第151 夫妻(1 / 2)

醫路坦途 臧福生 1943 字 2020-07-09

腦外的主任於濱已經去進修了,秦家姑娘說話算話,辦事也不拖延。秦諾雖然還在醫院當中,她就把進修的事情給落實好了,進修的三個人都是跟著華國頂尖的專家學習,手術量很大,不用擔心沒手術可做,進修的成果就看他們自己的悟性了。手術這個只能靠師傅領進門,剩下的全靠自己去感悟了。

李輝婚假也沒出去玩,就在家里安心給老婆安胎了。據說定科的事情已經確定了,歐陽已經簽字了。就等著他婚假後進科了。

張凡還不著急定科,他一點都不擔心研究生能影響他的定科,他現在的水平就說骨科的手術水平,別說研究生了,給個省三甲醫院的主任都不一定比他強。家有余糧心不慌,轉科並不是耽誤時間,而是對一個醫療體系的系統學習,很多上寫不到的東西在轉科的時候就可以去了解、去發現。

邵華也開始奮斗了,買了好多的資料書,金融行業的會計和企業會計差別還是很大,這一點真的不得不佩服邵華,大學的基礎真的很好,看書效果不錯。

腦外的副主任劉兆雲,老邊疆人。農場出身,算是第二代農場人,和邵華家的情況挺像。祖籍是南方人,畢業於蘇杭醫學院。當年畢業的時候看不上蘇杭當地的縣級醫院,回了邊疆的市區醫院,十來年的功夫,蘇杭周邊縣級醫院已經不是邊疆地區三甲醫院可以比擬的。

他好多留在蘇杭周邊縣城的同學,後來都陸續去國外進修學習,英國皇家醫學院的博士都有好幾個,這就是地區發展的差異。

也不知道他後悔過沒有,他已經失去了在醫學領域登頂的機會了,也就是個普通的醫生,上門診、手術,然後等著退休、養老、帶孫子。而他的好多同學,已經在各種醫學論壇上發光發彩了。現在的他連去參加的機會都沒有!舉辦方不會想到邊遠地區的醫院,就是想到也不會邀請!

不談奉獻,只談技術高低,他肯定會後悔,要是談奉獻,他在邊疆醫療戰線的作用,不一定比他的哪些同學差,醫療第一線沖鋒了幾十年,活人無數。

腦外科室在醫院中不算太大,因為難度太高。靠著腦外的主任於濱,重視醫療技術的發展,敢放手給下級醫生,所以科室發展還算可以,三個副高,四個主治,一正一副的主任都是正高。

張凡帶著轉科單子,進入了腦外科。劉兆雲接待的張凡。市醫院的外科系統的醫生都很熟悉張凡。

「坐張醫生,於主任走的時候就交代過,你來腦外轉科的時候就讓我帶你,你不用參與換葯寫病歷,跟著我上門診,上手術。要是有把握的手術,可以和我申請主刀的位置。」劉兆雲在他的副主任辦公室接待了張凡。

「好的主任,我聽你的。」

「我不值夜班,等你在科室熟悉後,就獨立值班管病號。獨立管病號是年輕醫生提升最快的方式。要定下心思迅速進入腦外的工作狀態。」

「行!」

腦外的科室已經有一個今年畢業的研究生定科了。夏華棟,也是一個神人。本科學的是中西醫,可考研的時候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考上了邊疆醫科大的神外,從此以後離著中醫是愈來愈遠!

他女友去年考上了茶素市的銀監局,他一畢業就奔著女友來了。因為是神外的碩士,茶素市稀缺的厲害,進醫院後先給了十萬的安家費。小伙子也是個人精,在科室里對老醫生很尊敬,很快就融入了神外。

周一晨會,劉兆雲交代了科室的日常工作以後,就帶著張凡和夏華棟去上門診了。這個兩個年輕人都不得了,一個是已經在骨科確立地位的人,另外一個是碩士,其他資歷淺一點的醫生還真沒辦法帶。

腦外的知識太繁雜、瑣碎,張凡還點不開二級腦外,現在腦外的技術也就是個地區三甲的副高。但是優勢就是在系統中練習的特別多,熟能生巧不是說說而已的,一個手術重復上千次後,絕對牛的不得了。

門診上的病號大多數是老年人,邊疆天冷,所以飲食習俗有很高的脂肪、口味喜歡喜食偏咸的食物,導致了心腦血管疾病很常見。隨著國家醫療體系的健全,高齡老人越來越多,再加上一個西北喝酒也很凶猛,導致了心腦血管患者意外身亡的數量也不少。

高血壓不高血壓的,在飯桌上可沒人操心你的這個血壓,好多人吃飯前多次強調喝不成酒,有高血壓,可等喝開以後,就有專門勸酒的,不喝都不行。

一周下來,張凡也熟悉了科室的工作程序,開始獨立收治病號。邊疆民風彪悍,有時候就是言語上的不合適,就可能引起戰斗,經常有人被打的頭破血流,顱骨損傷很常見。

打贏的一方負責醫葯費,進監獄接受再教育,打輸的一方躺在醫院,生不如死。張凡收治的第一個腦外病人,就是打架受傷的。

病號年紀不大,二十來歲正是熱血沸騰的年紀,在酒吧一個打三個沒落下風,身手是相當了得,可最終還是被一啤酒瓶給撂倒了。

頂著熊貓眼,留著鼻血來就醫。不過他命大,只不過是顱前窩輕度骨折,算是輕度的顱腦損傷,觀察了一晚上可以回家休息了。

結果這家伙不願意,說頭疼的厲害,要住院。張凡再次看了一遍x片和ct,再次確定就是顱腦輕度挫傷。

詢問病史,張凡也不得不感嘆,這家伙的骨密度太堅硬了,如此大的暴力打擊,竟然就昏迷了幾分鍾,而且神經系統和腦脊液檢查都未見明顯異常,按這種傷勢給家屬交代一番其實就可以回家觀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