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1 / 2)

「義氏,你跪在山門之前,可是有冤情要申?」劉德不緊不慢的問道。

其實,這事情,劉德心里清楚的很。

前世之時,這位義夫人跟劉德一樣,就是個茶幾啊。

年少破家滅門,父母雙雙被人砍了腦袋。

好不容易跟弟弟逃了一條性命。

那個不成器的弟弟卻又落草做了強盜,跟人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買賣。

辛辛苦苦的學了點醫術,以女子的身份行醫,剛剛有了點名聲,馬上就被貴族子弟們給盯上了……

因此不得不入宮做了一個侍女。

雖然命好,因為懂得醫術,很快博得了王娡王太後的歡心,還因此讓其弟弟義縱被王太後赦免,還任命做了中郎。

可惜,馬上就因為她深的太後的歡心,於是,被劉徹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給推了。

沒名沒分的跟了劉徹兩年,天天給劉徹暖床洗腳,可惜,卻因為不能生育,遲遲不能上位成皇家正式冊封的妃嬪。

之後,就是衛子夫登上了舞台。

從來只有新人,有誰見過舊人哭?

這也就算了,沒兩年,王太後也薨了……

不過,義夫人雖然前世一生坎坷,但他的弟弟卻因此飛黃騰達。

劉德就記得,前世寧成罷官,跑回了南陽老家,做了土財主,威風不可一世,歷任南陽郡守,在其面前跟孫子沒差別。

南陽郡幾乎有一半的土地。被寧成用各種巧取豪奪的名義霸占了。

於是,寧成越囂張,甚至將朝廷委派到南陽郡的官吏視為豬狗一樣呼來喝去。

然後。就是義縱被任命為南陽郡守。

寧成這個二貨,以為義縱跟之前的太守一樣好欺負,偏偏要在義縱面前裝逼,結果,義縱二話不說,立刻調動郡兵,包圍了寧成的府邸。將寧成全家上下幾百人統統拖到了郡守衙門前砍了腦袋。

其後,義縱窮治寧成一案,將之前南陽郡所有攀附寧氏的地主豪強全部殺了。土地統統沒收。

於是,南陽大治,號稱路不拾遺,道無匪患。百姓安居樂業。庶民溫飽可得。

之後,義縱歷任河內、定襄等郡的太守,為官嚴苛、清廉,雷厲風行,做事果決,狠辣而不失大將風度。

基本上,劉徹對於義縱的使用態度是,那個地方吏治敗壞了。就派義縱去那里,反正。只要一年不到的時間,那個本來豪強橫行,官吏貪污受賄成風,民不聊生的郡縣,馬上就會『大治』,不止大治,官場習性與吏治立刻都大大好轉,當時,義縱在世人眼中就是郅都的衣缽傳人,漢家天子最為鋒利的爪牙。

劉德最欣賞義縱的地方,不是他殺人夠狠,比起狠辣,義縱不如王溫舒,更不是他治政的策略,老實說,義縱的治政思路簡單粗暴的很,無非就是一上任,先把郡內的地主豪強統統殺了,然後把被霸占、侵占土地分給百姓,這樣一來,老百姓馬上就會感恩在心,對其的行政命令無比服從,再調動大軍,進剿車匪路霸,靠著曾經做過盜匪的優勢,義縱很清楚盜匪的思維,於是,盜匪也被殺個干干凈凈,治安立刻好轉。

這個思路,是可以被復制的,沒有義縱,劉德也能制造出張縱王縱李縱。

在劉德的眼中,義縱最大的優點就是善於提拔和現人才。

前世,義縱為官十一年,提拔了三位後來的九卿,十幾位兩千石封疆大吏,三位徹侯,一位將軍,平均一年提拔一位郡守。

這效率,簡直是曠古爍今,不說後無來者,至少也是前無古人了。

因而,比起其姐姐,現在在劉德面前的這個少女,劉德對義縱的興趣,顯然更大一些。

只是這樣一來的話……

「貌似我手下就要變成冤家對頭聯歡會了?」劉德在心里笑了一聲,審視了一下他目前的手下,他現這個情況真是有意思啊。

在前世,張湯是顏異的苦主。

汲黯跟張湯也尿不到一個壺里。

再把義縱弄過去,那他就可以去跟寧成開個趴體。

而義縱又跟張湯是對頭……

「要是再把公孫弘也招徠到手下,那就好看了……」劉德在心中不無惡趣味的想著。

無疑,這個情況,讓劉德很放心。

他的手下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念完全就是南轅北轍,這樣,劉德就不需要擔心他們會聯合起來,結黨營私了,反而,因為相互競爭,不得不時刻綳緊神經,否則,就要被對手越甚至是碾壓了。

義婼卻是不知道劉德心里的想法,她低著頭,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叩道:「民女此來,確實是有冤情上告貴人!」

「民女要狀告河東太守周陽由,濫殺無辜,民父民母,本是良善人家,世代奉公守法,躬耕於安邑,然周陽由一上任,就以『私通盜匪、強賣民田』之罪,將民女闔家上下盡數論死……」義婼說到動情處,忍不住抽泣了起來。

「這樣啊……」劉德也正襟的道:「且待我查問清楚,再給你一個答復……」

老實說,劉德對於義婼的話,並不怎么相信。

在漢室天下,郡守要殺人,也並非是什么簡單的事情,最起碼,也要捏造一個罪證,否則,在廷尉面前很難說的過去。

而地主豪強們,幾個沒有原罪呢?

就算是民間所謂的良善之家,那家的崛起路上不是沾著其他人的血淚?

無非就是良善之家懂的做人,會給別人一條活路,而惡霸則蠻橫了一些。不會那么斯文。

但,這個區別,到了衙門。差別不大,左右都是欺負泥腿子,郡守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的天下,死刑的復核權力還沒被收歸中央,地方郡縣的長官。是可以判處犯人死刑,並且執行死刑,只需要事後向廷尉備案。

死刑的復核制度。要一直到隋朝的隋文帝楊堅之時,才被建立起來,之後歷代朝廷,開始推崇少殺慎殺。

而在漢室。中央雖然提倡少殺慎殺。但是,地方官員總是簡單粗暴的隨意處決犯人。

後來的王溫舒就感慨道: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

這貨在整個冬天都在忙著處決犯人,殺了整整四個月,流血十余里,可他還覺得不過癮,居然想讓冬天再多一個月,好讓他殺個過癮。

這種事情。對於社會來說,有利有弊吧。

地方官能隨意處決人犯。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冤案、錯案甚至是代人受過的案子。

然而,在另外一個角度,正因為如此,直到宣帝之前,漢家天下從來都不用擔心什么地主豪強坐大的問題,地主豪強通常還沒坐大,腦袋就被地方郡守給砍下來,用來當成自己的政績了。

宣帝之後,推崇親親相隱,這才讓地方官不再敢隨意的拿地方豪強的人頭來給自己做墊腳石,從那以後,地方郡守就跟地方豪強合流了,最後,終於養出了王莽這個篡國的權臣和後來東漢的門閥政治。

所以說,在整個漢室天下,自劉邦開始一直到昭宣時期,所謂的地主豪強,都是夾著尾巴在做人,稍有不慎,馬上就是大禍臨頭,闔家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