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節 陷落與對策(1 / 2)

劉徹忙於種田攀科技的時候。

前線的棘壁城,卻已是搖搖欲墜。

吳楚聯軍猛攻棘壁已經將近八天了。

這八天,棘壁化身為絞肉機,數萬人在此喪命。

此時,棘壁的城樓已經是千瘡百孔,整個城市,幾乎所有的磚瓦結構的房屋都被拆掉,用做軍械來防守。

棘壁城前的護城河,也早已不能揮作用了——死屍與各種殘破的攻城器械堵塞了護城河。

仗打到這個份上,不管是吳楚聯軍也好,梁軍也罷,都有些心力憔悴了。

這時候,各種暗流涌起。

在吳楚聯軍的營寨中,幾個楚國的將領悄然聚在一起商議著。

「聽說,王上沒死,還在長安……」一個校尉小聲的道:「吳王這些日子驅使我等楚國子弟,在棘壁城下送死,就是意圖消耗我楚國實力……」

這些天,不是傻瓜,都瞧出不對了。

攻城的主力,除了開始三天是裹挾的民壯外,余下的,都是楚軍作為主力。

而吳王的吳軍,卻是作為督軍,列陣於後,美其名曰助戰,但實際上,人人皆知,這吳王在消耗楚軍的力量,特別是那些忠於楚王的軍隊。

原先,吳楚聯軍一路勢如破竹,雖然不能利益均沾,但楚軍也著實獲得了不少好處。

但此時,隨著棘壁城下的血戰,楚軍死傷慘重。

最起碼有一萬多彭城子弟再也回不到家鄉了。這對於本鄉本土的楚軍來說,觸動極大。

最重要是,在戰爭中。死掉的都是忠於楚王的軍隊,而那些早早投靠吳王,表了忠心的,卻沒有太大損失。

這讓人不得不懷疑吳王劉濞,是在借棘壁來消耗楚軍。

這樣若還能忍,那就不是人了!

更何況,這些楚軍將校中。還藏著許多長安的釘子,此時,還不知道鼓動人心。離間,那就太蠢了!

「我這有一封休候的親筆書信……」見到將校們都有些意動,那個校尉掏出一封帛書,悄悄的道:「休候在信中說了。王上確實遇刺。但刺客乃是吳王所派,現在,王上還好好的在長安呢!」

那封帛書被人傳遞著看了一遍。

其實,楚王沒死的傳聞,這些將校早就有所耳聞了。

吳王雖然極力封鎖消息,但這種事情,豈是能被輕易封鎖的?

因此,大家人人都聽說過了。只是一直沒被確認而已。

此刻,聽了那校尉的話。想著過去幾日被驅使著送死的經歷,許多人心里那原本早已經消逝的『忠君思想』再度蠢蠢欲動起來。

只是……

一個校尉道:「吾亦有所耳聞,只是我等現在皆為叛軍,縱有心效忠楚王,徒之奈何?」

這時候,最初那個校尉立刻壓低聲音道:「諸君,可能還有所不知吧,太尉周公已經到睢陽,帶著天子詔命和王上手書,只要我等能撥亂反正,一切,既往不咎!」

「果真?」許多人頓時心腸開始熱起來了。

原本,順風之時,跟著吳王搶錢搶糧,花天酒地,對長安自然沒有什么認同感,就連楚王,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此刻,隨著朝廷大軍到來,棘壁又如絞肉機一樣,攪進了無數人命。

楚軍里,許多人都開始不看好吳王了。

連一個棘壁都打了八天還拿不下,那睢陽呢?雒陽呢?長安呢?

一旦天下勤王大軍匯至,光靠那十幾萬吳軍,能成什么事?

當年韓信用兵如神,還不是被天子說殺就殺了,英布英明神武吧,還不是死在了東甌人手里。

這吳王估計也懸了!

這么想著,一時間,整個楚軍營寨,都是人心浮動。

上層的軍官想著撥亂反正,下面的士卒,也開始思念故鄉了。

對楚人來說,跟著吳王,擔著這么個反賊的名頭真是不好受。

還是回彭城家鄉比較好。

不是說王上屁事沒有嗎?

我們還打個毛啊!

……………………………………

而在另一側的睢陽,情況又有不同。

棘壁一戰,就像一個絞肉機,將整個梁國的軍隊都攪了進去。

數萬苦心積攢下來的軍隊,在棘壁這個絞肉機里,只見進去,沒看到出來的。

無數的府庫積蓄,更是流水一般的流了出去。

梁王劉武這些日子也沒心思吟詩作賦了。

整天就對著地圖,研究來研究去。

同時,不經意間,一個想法,如同魔鬼一般在他心頭縈繞不去。

「寡人不過是梁王而已,這長安得失,與寡人何干?不若放了吳楚軍隊過去?」雖然劉武很清楚,他的這個梁王與長安,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長安的天子不是他的皇兄,他這個梁王也當不下去,甚至可能被殺。

一如當年諸呂一樣。

呂氏里也不是沒有好人。

但,一朝大廈將傾,管你以前做過什么,統統都被殺掉了。

甚至就連不過十三四歲的少帝兄弟以及呂氏那些在襁褓中的嬰兒,也是一個不留。

況且,事情都到了這個份上,再考慮這些,確實已經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