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節 關門,放司馬(1 / 2)

五月丁卯,長安城外,渭河之濱,旌旗招展,文武百官,齊聚一堂,公卿貴族聚一處。

劉氏的象征,黑色的應龍旗迎風招展。

劉徹坐在攆車之中,平視前方,臉上無喜無悲。

「臣梁王劉武恭問陛下聖安……」梁王劉武,在其丞相軒丘豹以及內史韓安國,中尉張羽、客卿嚴忌、鄒陽、公孫詭以及枚乘等人的簇擁下,步行來到了劉徹的攆車前,然後依照臣禮,三叩九拜,躬身問安。

劉徹臉上露出一個平和的笑容,在王道的攙扶下,走下攆車,移步來到劉武身前,彎下腰,親切的拉起這位大漢皇叔,親密的道:「皇叔一路辛苦了,快快起來,都是一家人,就不必拘這些俗禮了,太皇太後她老人家平日教導朕——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且皇叔有大功於社稷,扶狂瀾於即倒,朕心敬重之!」

這時候的劉徹,仿佛就是去年四月之前,那個對劉武滿眼崇拜,且志同道合的小侄子一樣。

他拉著劉武的手,道:「皇叔這次來了長安,就多住些日子,好好陪陪太皇太後……」

「臣遵制!」劉武聞言,心中幾乎有些不敢相信。

在來的路上,他就天天絞盡了腦汁,在琢磨著該找個什么借口,在長安多賴些日子。

也好找機會,慢慢圖謀。

哪成想,劉徹這個皇帝,見面第一句話,就要他多留些日子……

這讓劉武有種不太敢相信的想法。

要知道。之前,這位皇帝侄子。可是想方設法的拖著他,不讓他來長安。

以他與幕僚們商議後的結論。也多是皇帝必然會找祖宗制度的理由,將他打回睢陽——漢制,諸侯王朝覲,一般只能逗留半個月,就必須回國。

這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劉武感覺自己的智商有些不夠用了……

劉徹卻是親切的對他道:「不瞞皇叔,朕承繼大統後,一直想著盡快將皇叔請來長安,一則,皇叔乃朕皇父胞弟。國之柱石,有皇叔在,朕就安心多了,二則,朕年少,於國事,多有不解,皇叔長者,行仁孝。海內知名,有皇叔在一旁指點、拾遺,朕可垂拱而治矣!」

劉徹悠然一嘆,接著道:「只是左相國太尉周公與御史大夫晁卿。多次上書朕前,陳奏,東南未靖。而諸侯蠢蠢欲動,若無皇叔坐鎮睢陽。震懾賊子,恐怕國家多事矣。是故,今日方才得見皇叔……」

劉徹毫不猶豫的把周亞夫和晁錯丟出來頂缸了。

當臣子,給皇帝背黑鍋,本就是他們的職責!

多少人想背還沒得背呢!

劉武聽完劉徹的話,在看著劉徹滿臉真誠的笑容。

他居然信了劉徹的說辭……

在心里面,狠狠的道:「好你個周亞夫,晁錯!」

只能說,文青就是文青,哪怕這個文青有了野心……

嘴上卻道:「陛下繆贊,臣不敢當啊!」

對於周亞夫與晁錯這兩位當朝三公,卻是一個字都不提。

劉徹見了,微微一笑。

對付文青,劉徹向來得心應手的很。

何況如今他大權在握,統治根基也基本穩固了,只要不出昏招,沒有人可以挑戰他的權威。

劉徹看了看跪在劉武身後的那一大票臣子。

劉徹的視線,在張羽身上略作停留——對張羽,他一直很眼熱,只是,張羽那個榆木疙瘩,是不可能投奔他的麾下的。

因此劉徹也僅僅只是多注意了下張羽而已,然後,就迅的將眼光看向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