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節 父系天下(1 / 2)

宣室殿中,劉徹舉著璽印,在匈奴和親的詔書上蓋印。+

這預示著,漢匈之間的新一輪和親條約正式簽訂,和平得到了條約的保障,按照過往慣例,漢匈和親條約簽訂後,至少有四年,匈奴人都不會破壞和親條約。

而這一次,劉徹預計,起碼有個五六年的安穩種田期。

匈奴使團,自然是歡天喜地的接過和親條約的文本,恭賀著道:「皇帝既定和親,漢匈永永交好,兩國永無兵革,外臣等伏維頓……」

劉徹有些沒好氣的看了這幫歡天喜地的家伙們一眼。

為了這次和親,劉徹付出了大量的金錢與各種物資。

這筆錢糧物資的總價值過五千萬錢!

相當於漢室去年歲入百分之一的財富,就這樣進了匈奴人的口袋。

換了誰,心里都不會舒服?

更何況,劉徹心里清楚,這筆錢,這個和親的條約,再怎么粉飾,怎么裝扮,再怎么妝點,也擺脫不了,這個和親,這個條約,實質上是與兩宋用歲幣來跪舔遼金西夏沒有區別。

嚴重一點來說,這就是個賣國辱權的條約!

是用金錢財帛來換取和平的條約。

再進一步,就與滿清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條約沒太多區別了。

劉徹此時,心中滿滿的都是屈辱感!

作為皇帝,作為天子,作為江山社稷的主宰,作為穿越者。無論是那個身份,他都很難接受這樣一個屈辱性的條約。

但現實逼迫他不得不接受。

「大抵後世唐太宗定渭河之盟。也是朕這樣的心情罷!」

唐太宗渭河之盟後四年就滅亡了突厥,俘虜了突厥可汗。

劉徹卻不知道。他要復今日之辱,要等待多少年,更不提抓個匈奴單於回長安當吉祥物這樣的夢想了。

匈奴人得意而去,留下滿殿悲憤的漢朝君臣。

劉徹抬起頭,看著匈奴人遠去的背影,道:「和親既定,傳令中外,毋違朕意,不可主動挑釁!」

在過往的記錄上。漢匈之間百分之八十的戰爭與紛爭,基本都是匈奴人主動挑起的。

但也有百分之二十,是漢朝這邊的愣頭青,忍不住匈奴的挑釁,主動出擊造成的。

歷史上,李廣就是這樣一個愣頭青!

是以,漢室每次和親換約後,都會重申,不許主動挑釁的命令。

但是呢。基本從皇帝到下面的大臣,都沒把這個命令當回事。

要是能占到便宜,那主動出擊的愣頭青,瞬間就能變成英雄——譬如李廣歷史上在上谷郡守任上干的那樣……

只是。劉徹是真的不希望,有愣頭青來破壞他的戰略。

假如說,歷史上小豬的霸權戰略是。先把塊頭最大的匈奴干趴下,再狹天下第一強國的威勢。來收拾四方小國,擴張版圖。

那劉徹的戰略。就是反過來了。

先易後難,先小後大。

先用周圍的小國練兵,打出自信,打出利益,打出民眾對戰爭的狂熱情緒,再來收拾匈奴。

就像元在二戰干的那樣,一步步蓄勢,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狹萬軍之勢,負天下之望,一舉打垮甚至消滅匈奴,避免戰爭拖延太久!

與小豬相比,劉徹的戰略,每一步都必須謹慎,每次進攻和擴張,都一定要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