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節 冬小麥(2)(1 / 2)

劉徹話音一落,頓時臣子們都是嗡嗡嗡的議論了起來。~

別的什么暫且放在一邊。

這麥子的收購價格跟粟米看齊?

這是個什么意思?

許多人的心里都是砰砰砰的直跳了起來。

只要不是個笨蛋,都明白,回去以後自己該怎么辦了。

趕緊的收麥子!

有多少收多少!

現在長安的糧食價格,因為粟米被保護的緣故,波動很小。

一般,一石粟米五十錢到六十錢之間,基本維持了去年的水平——再高的話,少府就要介入了。

而麥子,一石小麥,目前在市面上,最多能賣到三十錢,有時候,甚至才二十五錢。

若是麥價與粟米價格等同。

那么……

許多人都在心里悄悄的把小算盤撥的嘩啦嘩啦的響。

畢竟,居長安,大不易。

不論衣食住行,還是交際宴客,都是開支極大的花費。

只靠俸祿,大家早就餓死了。

就連當年向來以清正剛直聞名朝野的前丞相故安候申屠嘉,對於官場中的貪墨行為,只要不是太過分,他都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劉徹環視群臣,開口道:「岑公,此事就交給卿親自負責!」

「諾!」岑邁連忙出列拜道。

但心中卻是苦澀無比。

當今天子即位以來,花錢的度太快了!

快的少府都跟不上今上花錢的度了。

這樣下去,怎么了得?

太宗孝文皇帝、仁宗孝景皇帝攢了三十年的庫房。恐怕,用不了十年就要見底了!

只是。少府名為九卿,實則不過是天子的私人管家。

少府所有。俱是天子私人的私產。

別說是今上要拿來做這些有益民生的事情了,就是大興土木,酒池肉林,他也要照辦。

劉徹看著岑邁巍顫顫的模樣,也覺得怪可憐的。

他明白,少府也是要政績的。

若是照他這樣大手大腳的開銷下去,恐怕,岑邁這個可憐的老臣,要被逼瘋了。

於是。他出言安慰道:「岑公不必心憂府庫,朕前日接到江都國內史主父偃的奏疏,言其已按朕之意,在江都沿海,營造鹽田,朕已下詔,將江都鹽田,劃歸少府所有!」

主父偃奉命南下江都,身負的使命。除了督造可以在近海甚至遠海航行捕撈的船舶外,另外一個職責就是在江都國內開曬鹽的鹽田。

曬鹽法,不是什么高科技。

當初吳王劉濞就曾動十幾萬人,煮海為鹽。以吳地豐富的海鹽,壟斷了漢室大半的食鹽貿易,獲利無數。

劉濞所用的煮鹽還是太過原始。而且浪費人力。

劉徹讓主父偃帶了幾十個少府工匠和兩個墨家的弟子南下,交代了他們引海水到鹽田之中。利用日照曬鹽。

至於具體怎么操作,那就要看他們不斷的試驗和操作了。

反正。這個事情,技術難度並不高,只要耐心,多試幾次,總能摸索出方法。

這不,主父偃前幾天上書劉徹報喜。

鹽田曬鹽法已經成功啦!

隨奏疏而來的,還有整整一大包曬出來的海鹽。

劉徹看過了,主父偃曬出來的海鹽,其實是粗鹽,距離它變成後世的食鹽,可能還需要幾道工序,清除雜質,有害的物質等等。

但對西元前的農民來說,粗鹽也是鹽!

只要能吃,不會死人就行,計較那么多干嘛?

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絕大多百姓,食用的食鹽,都是粗鹽。

至於精鹽什么的,那是只有官宦人家和有錢的地主階級才吃得起。

換句話說,主父偃曬出來的鹽,是可以直接售賣的。

而鹽鐵利潤,不問可知,更何況,曬鹽的成本,除了人工和土地,幾乎等於零。

岑邁聞言,臉色這才好了些。

總算,能多一個進項不是?

將此事決定下來,劉徹看向其他臣子,劉徹心里很清楚,這些人肯定會利用提前知道的消息,去收購小麥。

不過,這卻是在劉徹預料中的事情。

想推廣冬小麥,僅靠一個提高價格,是很難達成效果的。

必須要得到關中的地主階級的支持和鼓動。

沒有地主階級的推廣和幫忙,只靠著農民自的行為,冬小麥的種植規模可能要好幾年才能提高到粟米的栽培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