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節 義縱的覺悟(1 / 2)

漢元德元年九月,秋高氣爽,大雁南飛。

義縱帶著的漢室討伐大軍終於抵達遼東郡郡治所在地襄平。

襄平縣屬於漢室造襄防線中的一個戰略中樞。

所謂造襄防線,即是漢室在戰國和秦代的造陽至襄平一代的長城基礎上,建造的一條類似珍珠鏈一樣的防線。

在這條防線上,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唇齒相依,互為犄角,鎖住漢室東北方向的門戶,拒阻來自北方的威脅。

但,很少有人知道,或者記得,造襄防線是怎么建立起來的。

「燕昭王二十八年,燕將樂毅伐齊,取七十余城,燕乃全盛!」義縱策馬,躍上一個山坡,眺望著遠處的襄平心緒卻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其後,燕將秦開伐胡,卻東胡千余里,始造長城,自造陽至襄平……」

心中想著這些歷史,義縱就不免感嘆:「當年燕人營造襄平城,寓意諸胡成平,克敵制勝,不意自秦之後,襄平淪為一個防御要塞,直至今日……」

事實也確實如此!

當年燕人營造的造襄長城,+與其說是一條防線,倒不如說是為了起攻擊而苦心准備起來的橋頭堡。

戰國時期,燕國在中國內戰中雖然是僅次韓國的魚腩。

但地處北方,三面臨胡。

中原的秦楚趙魏等強國燕人奈何不了。

但周邊的胡人夷狄,燕國爸爸卻是無壓力碾壓。他們向北拓土了一千多里,向東拓土兩千多里。

實質上。這條造襄防線或者說燕長城,起碼有一大半。是燕人從東胡跟其他亂七八糟的夷狄蠻族嘴里搶來的。

燕國當年興建這條長城,也不是為了單純的防御。更多是為了進攻,為了開拓疆土。

畢竟,除了樂毅那會牛逼了幾年,吊打了齊國外,戰國時期的燕國,就是被諸國輪流調、教的小受。

燕隊,在內戰中更是敗多勝少,幾乎就是不斷的割地賠款,送妹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燕國要是不再想點辦法去彌補虧空和損失,估計早被人滅了。

特別是戰國末年,隨著秦國的威脅與日俱增,燕國的王族和貴族被逼急了,不斷的通過造襄防線這個橋頭堡,對外動征服戰爭。

今天的漢室的東方邊境能一直延續到唄水河畔,勢力延伸進朝鮮半島,也全虧了燕國人當年被逼到牆角後的拼死拓土。

只是燕人雖然已經很努力了,但秦人比他們更努力。

更麻煩的是。燕人拼死拼活,連最後的棺材本都拿出來,好不容易才打下的疆域,卻沒辦法立刻轉換成人力物力和兵源。相反,燕國的力量被大量的用在對外擴張上。

所以,它悲劇了。

然後滅亡燕國的秦國。雖然是戰國七雄中出了名的胃好牙口也好,消化功能獨步天下。

但面對這么大一只燕國。就算是吃貨中的戰斗貨,秦人也只來得及囫圇一下。尚未徹底消化,就被大澤鄉的一聲怒吼給吼碎了。

漢室以來,因為匈奴的崛起,造襄防線就真的變成了一條單純的防線,再也沒承擔起它的建造者們寄望的那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