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節 布局(2 / 2)

劉徹想了想。還是提筆在劉閼的奏疏上寫下一個『可』字,批准了劉閼朝見的請求。

「這個『印度人』,無論真假,對朕都有些用處……」劉徹沉吟著想道。

什么用處?

當然是誇大印度的富饒!

不管此人是真是假,劉徹也一定會讓他在漢室的高層面前大吹特吹印度的富饒與財富。

模板,劉徹都已經幫對方找好了,就是後世那本刺激得歐羅巴人冒著生命危險橫渡大洋,開拓新世界的《馬可波羅游記》。

印度必須是一個流著黃金與蜂蜜的樂土。

什么稻米一年四熟,神廟的地板用黃金鋪成,國王用牛奶洗澡,能吹的都吹上,反正也不用上稅。

再通過高層影響整個漢室的所有階級,通過輿論宣傳,在全體國民心中留下印度是全世界財富的集中地,生活在哪里的人,從來不用為了生活操心的王道樂土。

這樣一來,劉徹敢打賭,不需要他鼓噪,整個漢室的所有階級都會全力向西,支持他的殖民政策!

在中國的歷史上,版圖自漢以後一直沒能向殷商西周時期一樣得到擴充,並不是中國人一下子就愛好和平了,而是,整個中國周圍,所有適合中國人居住和生存的土地都已經納入了中國的版圖。

即使是不適合耕種的草原戈壁,小豬統治時期,也咬著牙齒過去嘗試了一番,修築了輪台城,開啟了屯墾移民之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可最終結果證明,茫茫大草原,確實不適合農耕文明!

即使如此,漢室也沒有放棄輪台這個橋頭堡。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圍已經沒有適合中國人生存和繁衍的土地了。

誰特么還傻兮兮的硬著頭皮對外擴張?

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去占領那些完全不適合漢人生活生產的不毛之地?

這么干的皇帝,不是自己傻x了,就是臣子們傻x了。

這個世界,沒有人會願意干虧本的買賣!

而有了印度這個念想,有了印度這么個理想國的存在。

草原就不再是無利可圖之地。

只要能夠勝匈奴,在十年能解決匈奴人的威脅,或將之擊敗,逼迫其西遷,或將之肢解成幾個或者十幾個單於庭。

那么,自信心達到巔峰的漢室,必然會踏上向印度殖民的道路。

而只要到了印度,劉徹相信,沒有人會願意放棄殖民那個流著牛奶與蜜糖的天賜聖地的機會。

「歷史上,雅利安人、月氏人、綠綠、英國人,甚至就連西藏的喇嘛們也曾經殖民過印度……」劉徹在心里想著:「這和尚摸得,貧道自然也摸得!」

更美妙的是,印度本土的宗教不管是印度教還是佛教,都是適合外來殖民者殖民的絕好宗教,是一等一的愚民之教。

佛教還好一些,起碼有著一定的先進性。

而印度教……

劉徹吞了吞口水。

整個印度教在本質上就是一個為了殖民者量身設計的宗教!

歷史上唐代的王玄策單槍匹馬,不過從吐蕃人哪里借了三千兵馬,就幾乎橫掃整個印度,滅國無數……(未完待續請搜索飄天文學,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今天開始每天保底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