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節 張蒼去世(2 / 2)

只是……

劉徹早就有了蘭亭閣閣令的人選。

太史令司馬談!

原因很簡單,司馬談為人低調內斂,沒有野心,也沒有任何政治企圖,生平唯一的願望就是完成祖輩的希望,編出一部史記。

這樣的人,是蘭亭閣閣令的最佳人選。

巡視了一下蘭亭閣的工程進度,詢問了一下少府負責這個工程的官員幾個問題後,劉徹就來到了凌煙閣所在地。

前少府令岑邁早早的就在那里等候劉徹了。

岑邁在上個月正式卸任了少府一職,專心將精力投入到了凌煙閣工程之中。

在岑邁看來,他年紀大了,能不能更進一步,甚至青史留名,就全看凌煙閣這一戰了。

所以,這個前九卿,現在干脆是吃住都呆在了凌煙閣工地上。

一則是表明決心。

二則,卻是逃避那些絡繹前來當說客的家伙。

自從凌煙閣的消息傳出去後,天下列侯和燕楚齊等諸侯王,就都開始圍攻岑邁起來。

誰都想給自己的祖宗臉上多貼幾個金。

特別是那些還活著的太宗功臣,更是丟掉節操,帶著大包小包的禮品,直接堵門了。

岑邁不勝其煩,也不好拒絕,所以干脆就躲到凌煙閣的工地里來了。

但即使如此,也還是常常被人直接找到了工地。

讓岑邁真是幸福且快樂著。

但實際上,岑邁也知道,其實這些事情,根本就不是他能做主的。

他只是一個具體的實施者。

那位功臣,應該有怎樣的評價和描述,只能由天子決定。

甚至,某些人的地位和評價,還要上朔望朝討論,才能定下來。

跟武苑與太學一樣,凌煙閣,也才剛剛開始動工。

劉徹也就沒有進去看,只在御攆上問了岑邁幾個問題,然後就離開了。

他也不需要進去看。

這些事情,自然有專業的的專家操辦。

身為皇帝,只要知道工程進度,表示一下關心,做做樣子就可以了。

在返回甘泉宮的路上,劉徹接到了一個噩耗。

太宗孝文皇帝時期漢室政壇上最重要的角色,主持了漢律的全方位修訂以及制定了漢室官員考核制度和上計制度的前丞相,北平侯張蒼,在三天前撒手人寰。

享年一百零四歲。

劉徹問詢,身子都顫抖了一下。

張蒼的離世,代表著戰國時代,徹底落幕了。

他是最後一位在世的荀子門徒,也是最後的一位見過秦始皇的人物。

他的離世,標志著中國歷史上最精彩,同時也是最輝煌的一個年代,永不再見。

戰國,在今天,終於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

再也沒有了見證者和描述者了。

同時,張蒼還是漢室歷史上功勞最大的功臣之一。

在劉徹看來,他的功勞,完全能與蕭何、曹參比肩。

他奠定了漢室的政治基礎,完善了漢室的律法系統,建立了漢室的官員考核制度。

他秉政十五年。

他上台之時,漢室千瘡百孔,經濟疲憊,民生艱難,府庫一貧如洗,官場弊政叢生。

他去職之時,漢室社會穩定,人口恢復到了秦末戰亂之前的水平,府庫堆滿了銅錢和糧食,長城的防線,基本穩固。

除了政治功勞外,張蒼在數學、音樂、文化和天文方面的建樹也非常多。

他幾乎就是一個全才。

劉徹閉上眼睛,對左右近侍道:「北平侯薨,朕甚哀之,其令,天下郡國致哀,漢軍各部軍旗降半旗,命燕王劉定國,登門代朕致哀,騎兵一千五百人,自未央至北闕,分列而陳,以像北平侯秉政十五年,賜金縷玉衣、黃腸題湊各一具,以諸侯王禮下葬,命有司商議北平侯之謚號,以美其功!」

這就是要國葬的架勢。

而北平侯張蒼的功勞,絕對當得起這樣的哀榮!

甚至,可以說,再怎么追崇,張蒼都配得上!

劉徹不想,後世史書上,這位真真正正,埋干實事的大臣,再次得到與他的功績不相匹配的評價甚至是侮辱了。(未完待續)

ps:這兩天腰疼的厲害,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