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節 神跡(1 / 2)

「大農和少府,現在有多少斗食之官在關中?」劉徹問道。

劉舍和直不疑互相看了一眼,臉色有一點點尷尬。

什么叫斗食?

就是年俸不足百石,每天的薪水,以斗來計數放的低級官員。

他們是整個統治階級金字塔的最底層。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秩比一百石以上的官員,稱為有秩。

斗食與有秩之間的區別,不僅僅體現在薪水上,更體現在待遇上。

一百石以上,依照制度,可以佩戴相應的冠綬,有官印。

哪怕只是一個地方上的廧夫,人家腰間也是掛了個某某鄉廧夫的官印。

而斗食?

甚至不被承認是官。

在此時,斗食之官,就是漢室政府的臨時工和編外人員。

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是屬官的屬官的屬官。

直不疑支支吾吾了一陣,然後,答道:「稟陛下,應該有七八百人左右吧」

劉舍也報告道:「陛下,少府各曹,大抵應該有個數千人左右」

劉徹沒有計較這兩個家伙的這個疏漏。

畢竟,就是後世的天朝部委領導,假如不去翻電腦里的檔案,恐怕他也說不清楚,自己的部門里雇佣了多少臨時工和編外工作人員。看?

「大農,朕命爾,即可動員所有所屬斗食,由六百石以上各官帶隊,進入關中諸縣,麥苗種植區,指導百姓,做好防洪防凍之事!」劉徹沒有含糊,馬上就下達命令。

這是一場跟老天爺之間的賽跑。

劉徹得爭取在災難來臨前,盡可能的多保住一些麥田。

至於動員整個部門的力量,進行保護桑苗的工作。

這在漢代,是非常常見的政府行為。

大農的前身,治粟內史衙門在高皇帝和呂後時期。甚至在天下各郡國廣泛設置諸如『護田校尉』『候農令』『守農令』等職位。

後來小豬朝時,將這個傳統揚光大。

在草原上大搞屯田,設置了無數個屯田校尉、屬國農都尉以及渠犁田官。

要不是草原上的水土流失度太快太過嚴重,不是個合適的耕種地。許多地方種著種著,成了鹽鹼地。

恐怕,在歷史上的小豬時期,中國人能一直把田種到中亞,甚至西亞去!

即使如此。小豬朝的屯田的工作,也取得了許多的成績。

譬如漢四郡和輪台這樣合適的種田地方,就成為了中國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直至後來東晉,子孫不肖,才喪失掉了這些地方。

至於南方,那種田就不要種的太嗨皮了!

中國人把田都種到中南半島那邊去了。

論起種田的本事,中國人敢說第二,全球范圍,誰能說自己是第一?

而在秦漢之際,中國種田事業的精英和骨干。就是大農和郡國的斗食農稷官。

對這些人的業務能力,劉徹還是很放心的!

「諾!」直不疑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