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節 准備戰爭(1)(2 / 2)

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

為了一株棗樹,傳說中能點石成金,排場闊氣的王吉,竟然產生了妒忌!這妒忌情緒居然嚴重到了要休妻,以休妻為要挾,逼迫自己的鄰居砍樹!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假如穿越到西漢,想要財,最佳途徑,就是種棗樹!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擁有一千株棗樹的山林主,財富堪比『千乘之家』。

所以,劉徹在一年前,知道賣棗居然能賣出這么大一片天地後,就將種棗樹,定為了上林苑的戰略。

直到今天,整個上林苑,擁有了掛果棗樹近萬株,幼苗數萬株!

加上鹿皮、牛羊的養殖和租賃。

今天的上林苑,靠種樹和養殖,歲入數萬萬!

於是,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變成了現實!

而今年的棗果收成,尤為重要。

劉徹需要這樣一筆可觀的穩定收入,來充實自己的國庫,來犒賞和激勵軍隊。

若沒有這筆收入,劉徹很可能不得不增加上林苑的假田租稅。

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筆可以預期,同時非常穩定的收入。

哪怕現在要策劃一場規模空前,甚至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大戰。

劉徹也不用加稅。

打仗不加稅,這在中國是很重要。

假如,戰爭需要加稅,那么,負擔被加重的農民,就不會那么支持戰爭了。

而倘若不需要加稅?

那普羅大眾,對於戰爭的看法,當然是支持!

當然,也不是說,賣棗的收益,就能支撐一場如此規模的戰爭。

實際上,上林苑今年的棗子,能賣個幾千萬錢,劉徹就要笑死了。

但,正是因為有了這穩定的可靠的幾千萬收入,使得劉徹和漢家的國庫,有底氣,使勁的花錢!

一年,幾千萬,十年就是幾萬萬!

而整個河套攻略,丞相和少府預估的總花費,也不過二十萬萬!

這包括了大軍的軍餉、武器裝備的損耗以及戰後的賞賜。

除了種棗之外,劉徹還現了,此時,另外一個經濟作物,也有著巨大的潛力它的市場沒有棗類這么大,但效益,卻比棗高。

這個東西就是香瓜子。

諸侯王列侯最愛的零食。

後世的出土墓葬里,香瓜子是列侯、諸侯王的陪葬零食里最多的。

不過,這樣的事情,讓劉徹想著也有些搞笑。

「吃棗葯丸,吃瓜群眾……嘖嘖嘖……」劉徹微微笑著,走向前方。

兩千年後的諷刺挪掖之語,幾人能知,在這個西元前的時代,是貴族士大夫們的日常呢?

繼續向前走著。

沒走多遠,少府卿劉舍,就已經帶著他的六丞恭候在走廊一側了。

「大軍所需醬料與醋布,准備的怎么樣了?」劉徹對著恭身跪在地上的劉舍問道。

現在,高闕戰役的前期准備工作已經進入了高(潮)。

每天,都有過五萬石的糧食和干草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運抵了在長城之後的北地郡和隴右郡。

而,新化方面,所有的魚干、肉干,都被抽調。

用著樓船艦隊,運抵遼西的秦皇島,然後通過馳道,運往雲中郡。

但,大軍出動,不僅僅是糧草器械要做好保障。

醬料和醋布這樣的調味品,也需要保障供應不斷。

自秦以來,中**隊,就是統一由中央政府,進行配給醬料和醋布。

而且,醬料與醋布,在軍隊中的消費量非常大。

大到什么程度?

凡米兩斛,給醬二斗。

這是秦制!(睡虎地秦簡記載)

而在漢代,這樣的醬料配給更加細化了。

以羽林衛為例,一個士卒,每餐的標准供給是:米半斗、牛肉半斤、醬,四分之一升,魚干二兩,咸肉一塊,給韭蔥。

而細柳營雖然沒有羽林衛這么奢侈。

但標准供餐,也是米半斗、肉、魚以四兩,醬,四分之一升……

其他主力野戰軍團,標准都各有不同。

但,米半斗和醬料四分之一升,卻是鐵律。

米,很好理解,不吃飯,就沒有力氣。

但醬料跟米同一等級,卻能很形象的說明,大漢帝國的戰車,離不開家鄉的醬料的驅動。

讓士卒吃上好吃的放心的醬料。

這是關乎軍心和士氣的大事!

而醬料,特別是秦漢的醬料,種類繁多。

但,基本都是以大豆為原料,佐以魚、肉而成。

視地方習俗和習慣,而口味清寡不一。

所以,這種醬料的保質期,最長也就兩三年。

是以,漢軍每次出征前,都會由少府統一制作各種醬料,以供給軍隊。

這是大事!

皇帝也要親自關心和詢問。

這也是諸夏的傳統了。

早在商朝之時,君王就非常關心自己的軍隊的醬料供給了。

周書就說:伊尹受命於湯,賜椣側之醬。

椣側,是一種魚制成的醬料。

「回稟陛下,臣已經使使者,廣下郡國,平賈諸般醬料!」劉舍跪下來說道:「至於關中籍士卒之醬,臣已經督促太官、湯官及內者、宦者諸司曹,日夜營做,保證大軍之供給!」

劉徹聽了點點頭。

漢軍的士卒,有許多都是來自天下郡國。

這些地方的口味,與關中是不同的。

少府派員去地方郡國,平賈購買當地的醬料,作為軍需品,這是常態。

而宮廷的宮女和宦官,投入到軍需生產中,也不奇怪。

自太宗開始,就是這樣了。

「九月之前,必須將醬料與醋布准備妥當,歸倉入庫!」劉徹吩咐道:「在此事上,少府不得有差池!」

「諾!」劉舍與少府六丞都是深深一拜。

他們知道,這個事情的輕重。

辦砸了,是要掉腦袋的!

甚至要殺全家的!

但同時,劉徹的話,也讓他們知道,今年,漢匈大戰是打不起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