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節 狂歡(2)(2 / 2)

在七十步的距離上,這種弩機,足以穿透舊式的胸甲防御!

甚至,即使不能穿透,巨大的動能,也足以將胸甲騎兵掀翻!

它的名字,叫做神臂弓!

據說是天子親賜。

當然,因為造價以及制造困難還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所以,這種強弩,只是試驗品。

墨苑總共就試造了一百具來進行實驗。

而陳嬌則打著『幫忙實驗』的旗號,撒潑打滾,順走了其中三分之一!

並將這些強弩作為了自己的底牌和王牌。

除了神臂弓,陳嬌還從墨苑,弄來一種更強勁的王牌!

只是可惜……

陳嬌只能讓它躺在倉庫霉……

因為,皇帝妹夫有嚴令:無詔令用此物,視為大不敬!

為了監管這種武器的使用,皇帝妹夫甚至派來了三個宦官和五個侍衛,日夜不停的監視著那堆裝在陶罐里的東西和那些堆積在倉庫里的零件。

陳嬌只能在某些偏僻的地方,並且在指定的時間,進行一些指定的實驗。

這個王牌,現在只能是個玩具!

當然,陳嬌也清楚,此物,暫時來說,使用的局限性很大。

每次使用,都需要組裝。

光是組裝時間,就是一個多時辰。

然後,它還需要數十甚至上百人操作。

太麻煩,太瑣碎,並不適合野戰。

只能作為陣地戰和防御戰時的王牌!

惋惜的看了一眼那些曾經讓陳嬌都覺得心驚膽戰和血脈僨張的陶罐以及零件,陳嬌戀戀不舍的將視線挪到它處。

然後,他出了一句感慨:「若是匈奴人真的來我安東就好了……」

他們要是敢來……

陳嬌誓,一定會用他們的血和頭顱,來裝點自己的武勛!

陳嬌現在是幾乎不缺什么了。

錢有了,地位也有了,甚至就是刺激也早就刺激夠了。

現在,唯一能讓他興奮和感到好玩的,大抵也就是拿著匈奴人的級,來為自己的武勛和名聲正名。

讓天下人都知道和明白:他不是二世祖,是真正的大丈夫。

就算是個二世祖,那也是一個大丈夫二世祖!

陳嬌再也不想被人評論說:呦!這不是那個防火防盜防二陳的老幺嗎?

他希望,人們和世人,能夠尊敬和崇敬的看著他,然後拜服在地,真誠的說一聲:隆慮候在上,末學後進敬拜。

而不是現在,是個出名點的文人和名士,都是表面上恭敬,背地里卻是不屑。

只是……

作為都護府的高層,作為懷化郡中的巨頭。

陳嬌更清楚一個事實:匈奴人,應該不會來!

因為,就在不久前,安東都護府已經正式答復了他:所謂天子預言之事,並非事實。

盡管,陳嬌自己非常希望,這是都護府為了掩人耳目的舉動。

但,理智告訴他,這是事實!

都護府若果真得到了長安天子的清晰指使,他們大概敢瞞著其他人,但絕不敢瞞自己這個西北都尉、隆慮候、大漢天子的妹夫!

要知道,上一個企圖戲耍國舅的家伙名叫宋忠。

還是當年賈誼賈長沙的好基友!

但那又怎樣?

宋忠被陳嬌的舅祖,已故的竇長君,一句話就送上了出使匈奴的名單。

然後……

人們再也沒有聽說過宋忠的名字了。

據說,宋忠在出使匈奴的路上,棄官逃歸漢地,從此,不復為用,最終,在一個小山村之中郁郁而終!

即使,都督薄世本身也是外戚,也沒有這個膽子!

除非……

「這是天子的直接命令……」陳嬌忽然托著腮幫子想道。

然後,他就手舞足蹈的振奮了起來。

雖然這個可能性不高。

但有這個可能性不是?

反正,現在全懷化,上下的人不都在說:此乃都護府欲蓋彌彰也。

大家都這么說,應該是不會有錯了!

空穴未必無風嘛!

………………………………

而對於懷化郡之內,星羅散布在各個優良沃土和可耕地的屯墾團的軍民而言。

這場波及全安東的流言事件,更像是一個火星子掉進了油桶里,頓時就熊熊燃燒起來。

以至於,雖然各個屯墾團都接到了都護府的回復:天子預言之事,並非事實,諸官切勿驚慌。

但是,大家都當都護府放了個屁!

原因很簡單。

不是大家對都護府的公信力存疑。

而大家壓根不願意相信!

當各個屯墾團,包括校尉和教官以及百姓在內,都不想相信都護府的話時。

就算薄世站出來賭咒誓,大家也是當做看不見的。

道理很簡單。

屯墾團是由漢軍諸野戰軍團以及地方主力郡兵營為主導力量存在的體系。

諸屯墾團,除了文官和管事的人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從軍隊調來或者退役的將官充任。

現在,南方的雲中,大漢帝國磨刀霍霍,一場天大的功勛,就等著同袍去撿了。

而大家伙卻都只能在這安東苦寒之地,眼巴巴的看著過去的同僚和同事們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這簡直是不能忍啊!

特別是虎賁衛和羽林衛以及細柳營等屯墾團,早就上跳下躥,嚷嚷著要上前線。

甚至還有傷殘的退役之士,打算寫血書給自己過去的上官:俺雖然負傷退役,但俺覺得,俺依然可以為天子,為社稷再戰三十年!

就在這個時候,天子預言了匈奴將要入寇安東的消息傳來。

這簡直就像是一個沙漠中飢渴了三年的迷途旅人,看到了綠洲,就像是遠離家鄉數十年的游子,再次聽到了家鄉的鄉音,聞到了母親煮的粟米粥的香味。

哪怕,這只是海市蜃樓,只是望梅止渴。

但,大家也依然願意相信和接受!

於是,各個屯墾團,在校尉們和軍官們以及教官們的鼓動下。

幾乎都是人人踴躍,個個爭先。

為了搶一個名額,甚至,有些家庭的兄弟,還大打出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