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三節 磨刀霍霍(2)(2 / 2)

長城的另外一個方向,郅都所在增山關也迎來了自己的友軍。

總計五千騎的『忠勇軍』在太原完成了整編和修整後,也奉命馳援而來。

龐大的軍陣,遮天蔽日的籠罩了幾乎整個曠野。

一路之上,這支由歷代歸義匈奴人為軍官,以舊匈奴右賢王尹稚斜的本部降卒以及折蘭和白羊的降卒組成的軍隊,都在高唱著軍歌,士氣高漲。

「豈曰無衣?天子授我衣!豈曰無食?天子賜我食!」

「匈奴稽粥無仁義,殘暴狂悖又無義……天子授我王師義,天子賜我朝晚食……手持戰刀臨血海,除盡無道方罷手!」

立在城頭,聽著這半文不白的軍歌。

郅都笑了。

他對左右道:「早聞陛下有士曰:司馬相如者,善寫詩賦,尤擅以詩賦導夷入夏,可惜一直緣慳一面,現在看來,日後若回長安,吾非得謝之不可了!」

誰都知道,這忠勇軍是天子今年夏天才著手從被俘匈奴降卒之中,挑選人馬組建而成的軍隊。

全軍上下,總兵力最初多達一萬三千騎。

不過,在經過這幾個月的篩選和訓練後,就只剩下了這五千騎精銳。

剩下的人,自然都被淘汰掉了。

盡管如此,郅都其實開始也不是很放心這支主要由過去漢家的敵人組成的軍隊。

所以,將他們放在了太原。

本意是考察和觀察。

現在,郅都准許他們來到增山關,當然是郅確信了他們現在已經跟過去劃清了界限了。

成為了可以信賴和值得信賴的友軍!

而這要感謝很多人。

但,主要還是要感謝以司馬相如為的漢家宣達司的文吏們的努力。

若沒有這么巧舌如簧,而且熟諳人心,特別是匈奴降卒人心的人不斷宣傳和洗腦。

恐怕,郅都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安心。

正是宣達司持之以恆的不斷努力下,讓這些過去的漢家敵人,現在,全部堅信自己天生有罪,需要洗清,才可成為諸夏之民,享受到漢家天子的雨露滋潤。

更使得這支軍隊上下都確信,只要消滅殘暴的匈奴稽粥氏的統治,就可以讓那些被匈奴統治的同胞和族人,也擁有洗清罪孽,脫離苦海的可能。

至於那些不信者和意者不堅定的家伙,自然都在洗腦的過程被甄別出來,然後,踢出了忠勇軍。

在這樣的思想的武裝下,這支忠勇軍的士氣和斗志,連郅都都感到有些害怕。

自古,用思想武裝的軍隊,最可怕!

…………………………………………

長安,宣室殿。

劉徹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圖面前,望著地圖上一顆顆已經擺上了長城沿線的棋子。

一顆棋子,就是一路大軍。

或者一支匈奴的部族力量。

漢匈雙方戰前在河套的軍力和配置,到現在,已經基本上出來了。

在上郡的最前方的增山關,是衛將軍郅都所統帥的一萬五千余大軍。

其中,包括五千忠勇軍胡騎,虎賁衛、羽林衛的陌刀新軍共三千人,棘門軍的兩個校尉所率的三千五百余騎兵,灞上軍的三個校尉統帥的四千多步騎。

而他們直面著匈奴在河套的右翼。

沿著梓嶺、河陰、北河、高闕,總計過十一個萬騎,至少七萬多匈奴騎兵,居高臨下,面對郅都所部。

假如只有郅都一部北上,那跟送死沒有差別。

所以,郅都這一路,只是吸引匈奴注意力的。

在正面戰場上,義縱將統帥羽林衛和虎賁衛的主力。

其中有著三千五百名胸甲騎兵作為中軍,南北兩軍的主力騎兵,一萬兩千騎分做左右兩翼,外加七千多的步兵作為預備隊。

這支總兵力接近了兩萬五千人的主力,將成為漢軍的拳頭,作為砸開高闕要塞和匈奴人主力決戰的利器。

而在雲中的左翼,程不識將統帥樓煩軍,陌刀兵和一部分的雲中郡兵,直插梓嶺。

假如梓嶺之敵,匈奴的若盧部族識趣,那就不管它。

倘若他們想出來刷存在感,那就碾碎他們!

程不識所部的主要任務,還是為義縱主力,掃清道路,並且引誘匈奴主力決戰。

此戰,漢軍出塞的總兵力,將達到六萬余人。

其中騎兵過四萬!

大軍兵分三路,最終在高闕城下會師。

而之所以選擇三路出兵,而非是集結成一個拳頭。

倒不是漢室和劉徹對匈奴人的戰斗力有多么低估,或者說自信心已經膨脹到了可以無視匈奴人的地步。

之所以兵分三路,這其實是迫不得已,不得不如此!

你可以試想一下,六萬大軍的規模,有多么大?

毫不誇張的說,即使只是六萬人站在一起,也是密密麻麻,完全看不到盡頭的龐大軍陣。

更別提,漢家騎兵的標准配置就是一人雙馬。

再加上步兵的重裝備和武器。

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支大軍,行進在一條道路上的情景。

那幾乎就跟苻堅說的一樣了。

足可以投鞭斷流,每人吐口吐沫也足以匯成小溪。

而他們每人在路上踩上一腳的話……

哪怕是以堅固和實用著稱,在這個時代堪稱bug的秦直道也足以踩個稀巴爛。

甚至哪怕是水泥路,哪怕是柏油路,恐怕也經不起六萬大軍的踐踏。

而漢軍出塞,可不僅僅只有軍隊。

還有龐大的後勤民夫隊伍。

而這些人的數字,起碼是軍隊的四倍!

以現在中國的道路情況來說不存在一條可以維持如此之多人馬往來,馬蹄踐踏的道路。

假如硬要一路出兵,那結果只能是大軍出塞後,民夫們和補給物資全部陷在泥濘之中,動彈不得。

其實,哪怕是兵分三路後,道路的壓力也依然龐大。

僅僅是為了准備隨時修葺道路和疏通交通,漢家就已經做好了動員十萬以上的民夫的准備!

這也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局限性。

沒有鐵路,沒有水泥路,更加不存在飛行器。

人類,只能肩挑手提,跋涉在泥濘和寒風之中。

每一口送到前線的軍糧,都可能在道路上被消耗掉三分之二。

所以,歷史上,武帝才會迅的耗盡他的國庫,最終甚至干出了連小孩子也不放過的政策。

想到這里,劉徹也是嘆了口氣。

這是客觀事實。

打仗,哪有不花錢的?

現在,他唯一的希望,大概是這次戰爭,能帶回足夠多的戰利品來填充國庫了。(未完待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