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節 合縱(2)(1 / 2)

「陛下這次舉行石渠閣之會,欲與諸子百家名士共商國事……」一進門,董仲舒就開明宗義的道:「師兄長者,素為陛下所敬,不知可有什么計劃或者說想法?」

說著,董仲舒就抬眼看了看胡毋生身旁的弟子公孫弘。

旁的,董仲舒無法確定。

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相信公孫弘肯定知道某些外人難以知曉的內幕。

畢竟,他身為主爵都尉,出入宮闈,與蘭台的不少尚書,甚至尚書令汲黯,都是往從甚密。

若是絕密的軍國大事,公孫弘可能還會被瞞著。

但這種實際已經公開的秘密,董仲舒知道,公孫弘肯定是知曉一二的。

而他就缺這個關鍵性的溝通渠道。

胡毋生卻是笑笑,沒有接話。

這種事情,是不能亂說的。

當今最討厭亂嚼舌頭根子的家伙!

去年,蘭台一位頗有潛力的尚書郎,就是因為在別人面前誇耀自己掌握的信息,結果被落到了會稽郡去破山伐廟,與當地巫祝做斗爭去了。

「師弟請入內……」胡毋生微微笑著,將董仲舒迎進自己的書房。

立刻就有下人奉上了從南方運來的上等茶葉,為主賓客人泡上。

熱氣騰騰,清香四溢的茶葉香味,讓董仲舒嗅著,都忍不住贊道:「師兄好雅致!」

如今,在長安的貴族士大夫圈,這種泡茶的方式非常流行。

尤其受到黃老派貴族和士大夫的追捧,認為這是真正的君子雅興。

就連儒家也頗為喜歡這樣的飲茶之法。

不過……

這種從南方運來的青茶,尤其是上等青茶,現在價格昂貴,不是等閑人能用的起。

但胡毋生就不同了。

他的弟子公孫弘,身為主爵都尉,掌管天下工商稅收大小事宜,負責核定商賈訾產。

整個天下,想要巴結他的商人,不知道有多少。

雖然公孫弘在坊間的物議很好,兩袖清風,就連一日三餐,也是其細君親手所做,不止有一個人曾經看到過主爵都尉的夫人,帶著下人在市籍之中選購青菜和米醋,也不止有一個人曾經親眼看到過這位主爵都尉自己給自己縫補衣物。

雖然說,這有可能是作秀。

但,最起碼董仲舒從未聽到過任何公孫弘以權謀私的傳聞。

恰恰相反,這位當今的稅吏,任何人的稅都敢收。

傳說,他甚至連程鄭氏外戚和卓氏外戚的稅,也是分文必爭。

但,公孫弘可以兩袖清風,並不代表商人們就沒有送禮和孝敬的地方了。

公孫子不收錢?

沒關系!

公孫子有老師,而他的老師在臨淄有一座名為稷下學苑的山門。

把子弟外甥什么的往稷下學苑一塞,歲時奉上捐贈。

這公孫子總沒有辦法拒絕了吧?

畢竟,大家打的旗號是『敬胡子長者,奉財帛以助胡子教化天下』

別說公孫弘沒有辦法拒絕和阻止,就是胡毋生本人,也是無可奈何的。

因為,當世辦學,不必從前了。

以前,大家都是用竹簡學習。

即使是窮光蛋,只要有毅力,去山上砍點竹子,自己動手,用繩子串起來,再買把刻刀,這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現在就不同了。

筆墨紙硯,哪一樣不要錢?

而胡毋生如今門下弟子號稱三千,賢者一百零八人。

其中寒門弟子占據了過七成,至少有千余人是純粹的窮人,別說筆墨紙硯了,就連自己的一日三餐都搞不定!

更何況,如此多人聚集在一起學習。

光是場地、住宿和衛生以及大小雜務,每年就要吞掉數以百萬的金錢。

這些錢,總不能從天上掉下來吧?

沒有金主資助,如今天下任何學派都無法展壯大,更別提爭奪話語權了。

董仲舒自己就是辦學的,他深知辦學的艱難。

為了更好的弘揚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傳承的先賢思想。

現如今這天下的知名學者,誰不是為五斗米折腰,捏著鼻子收下了一大堆,其實資質很一般,但就是家里有錢,願意出錢的富商子弟為學生?

所以,不止是胡毋生,就是董仲舒,也其實昧著良心,捏著鼻子,收下了許多許多的商賈子弟為門徒,同時接受了大筆的贊助。

畢竟,諸子百家可以討厭商人,但沒有人能討厭商人的錢。

沒看到,連黃老學的巨頭,黃生的清河學府,都開始出現了商人子弟的影子?

連向來清貴,不愛摻和俗務的黃老派都是如此了。

本就是在塵世中打滾的其他學派,自然無人幸免。

所以,董仲舒心里非常清楚,自己這位過去『賤為布衣,貧為匹夫,行正循義,了義好禮』的師兄,實則早已經被商賈的糖衣炮彈打的放棄了許多原則和底線。

因為他也是如此!

不然,那稷下學苑和潁川學苑的資金怎么來的?

他們師兄弟以及上百的弟子門人,是如何在這長安城里,住得高屋大宅,出入車馬相隨,錦衣聯袂?

總不能就靠著那點博士官的俸祿和太學的津貼以及補助吧!

想到這里,董仲舒的心里其實是苦澀的。

若有可能,他根本不想要商人的錢,也不願意接收那些資質殘差不齊,品行也是高低不一的商賈子弟。

本來說好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結果,在現實面前,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在趨向於利。

就連當今天子,嘴上雖然不去談論義利,但實則,所作所為,很多時候,都是盯著利益走。

有利可圖,立刻就拋棄了嘴上的那一套,馬上就去做,倘若要賠本的時候,則斟酌再三。

董仲舒甚至聽說,如今的蘭台尚書,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計算投入的得失與產出。

好好的國家,漸漸淪為利益的殿堂。

偏偏卻又看上去正義凜然,仿佛神聖無比。

這真讓董仲舒有些看不太明白!

胡毋生也是抬眼望了一言董仲舒,師兄弟兩人都是尷尬的一笑。

「自元德二年,陛下行博士分級之制以來,天下博士在冊已近四百……」胡毋生拿起茶杯,聞著香氣,慢條斯理的道:「其中,八成為四百石、六百石及千石博士……」

這事情,聽上去似乎與如今的石渠閣會議無關。

但董仲舒知道,恰恰相反,兩者的關系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