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節 破裂的聯盟(1 / 2)

當然了,既然法律與刑罰是為了公平,為了維護統治。

那么,現在地方官們亂用刑罰的事情,自然也是破壞公平和統治秩序。

所以,劉徹稍稍將語調放輕松一些,說道:「如今,所議者乃是地方官刑罰之限制問題……請諸公就此而言!」

這也算是給了董仲舒一個台階下,不然,就太尷尬了。

以漢人的個性和社會習俗,若沒有這個台階,恐怕董仲舒回家後不是自殺就是被自殺。

「陛下聖明,臣愚鈍不黯聖意,伏請治罪……」得了台階,董仲舒連忙恭身再拜。

他還年輕,可還不想死!

而法家則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法家最害怕的就是,在今日的石渠閣最終得出一個要求刑罰少用,死刑慎重的結論。

那就太糟糕了!

尤其是廷尉官僚們,更是如釋重負。

廷尉上下,可都還沒有忘記當年張歐為廷尉帶來的災難!

張歐主政廷尉時期,整個廷尉衙門,幾乎都停擺。

監獄之中,羈押著大量等待處死的罪犯。

但張歐為了自己的名聲,就是死活不批准,不批復。

結果導致了上百名窮凶惡極的死刑犯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這些死刑犯里有一半,在出獄後半年,重新犯罪,而且變本加厲!

甚至有人悍然將一個家族上下七口滅門!

在那個時候,廷尉衙門里的許多法家官員,都是深感憤怒。

許多人掛冠而去,更有剛烈者,憤然自殺以明志!

對儒家來說,正義就是德政,就是仁政。

但對法家來說,正義就是法律得到尊重和貫徹!

而張歐為了一己之私名,將整個漢室法律置於度外。他自己倒是得到了朝野稱贊,但在廷尉內部,卻陷入空前孤立。

當年,張歐被今上解職時,整個廷尉上下,都是彈冠相慶,慶賀這個可怕的災難,終於離開了漢室政壇。

自趙禹為廷尉,至今六年,廷尉上下,努力至今,也只是堪堪將張歐的惡劣影響清除。

若在此時,再來一個比張歐還可怕的不利結論。

許多廷尉官員,恐怕會灰心喪氣,徹底失去斗志。

許多人因此將崇拜和敬仰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天子,同時摸了摸自己的頭上所戴的法冠。

獬豸神獸,是公平公正的法律之神獸。

基本上,所有法家官員,在戴上法冠之前,都會立誓。這是法家的傳統,自商君以來,就流行至今。

而在近年以來,在法家巨頭張恢的牽頭下,更是完善和補全了整個誓言的程序。

每一個法家官員,在他戴上自己的法冠,成為一個執法官前,都會在師長父兄的監督下立誓。

其誓曰:太一在上,八主在列,吾誠以立誓:誓必緣法而治!誓必以法為繩!誓必按法而行!如違!請以大罰齏之!

這誓言,其實是法家從墨家那里偷學而來。

墨家子弟入門,其誓言和程序更嚴格。而且,墨家內部還有規矩來懲罰那些背誓者。

法家雖然只是學了立誓,但,效果依然好的驚人。

使得今天的法家,緊密的團結在一起,上下一致,而且有著共同的抱負與追求!

自然也就導致了,法家在一些問題上格外敏感和驕傲。

於是,董仲舒,自然就成為了他們的眼中釘了。

「好你個董仲舒,居然想敗壞漢家制度!」許多法家官員都在心里憤恨不平,想要找個幾乎給董仲舒和他的學生一個好看。

而被法家盯上的人,無疑是很悲慘的。

因為,現在的法家,全面控制了漢室的司法體系。

除了立法權沒有之外,他們幾乎霸占了其他剩余的權力。

他們若是想要對付某一個特定人群,簡直是太輕松了。

千萬不要以為法家冠了個法字,就不會弄權,就不會曲解法律,就不會羅織罪名了。

在歷史上,張湯就曾經明腹誹的罪名,干掉政敵顏異。

至於在之前,法家的先賢們,為了推動變法,什么事情沒有做過?

事實上,諸子百家之中,在法律這個體系里。

假如說黃老派是守序力量,那法家就是混亂力量。

他們為了達到目的,才不在乎自己用的究竟是什么手段呢!

當然了,法家也是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的。

不是隨便什么時候,什么事情都會濫用法律、指鹿為馬。

總的來說,法家在很多時候,是一個非常矛盾的群體。

為了盡地力之教,富國強兵,他們很多時候,都會踐踏法律。

但是,在其他時候,他們又會拼死維護法律,成為秩序力量的主導者。

法家並不像黃老派那樣,會古板而固執的謹守法律。

在法家眼里,法律就是一個工具,假如工具不合適,那就換一個,這就是變法!

倘若工具還可以使用,但當時的情況下,需要變動,那,法家也會毫不猶豫的曲解法律,以達到目的。

所以,一般來說,一個成功的法家大臣,最終都會變成其他人眼里的酷吏。

他們冷酷無情,不擇手段,雙手沾滿了貴族地主和百姓的鮮血。

任何被他們盯上的人,都會大難臨頭!

而現在,他們盯上了董仲舒和他的弟子門徒,只能說,董仲舒只能自求多福了。

但盯上董仲舒的,卻不只是法家。

黃老派的大臣與貴族們,也拿著異樣的眼光看著董仲舒和其他儒生。

對黃老派來說,無疑,法律是最神聖的。

在維護法律方面,他們比法家還堅定,因為過於教條和呆板,所以,很多時候,黃老學者,常常是頑固和守舊的代名詞。

然而,你不能因此判斷,他們就是社會腐朽墮落的一派。

事實上,守舊派在任何社會都存在。

而且,很多時候,守舊派並非是腐朽墮落的一方。

恰恰相反,所謂的進步文人,可能才是腐朽墮落的一方。

因為世界和社會是復雜的。

就拿現在來說吧,儒家為鼓吹的德政和仁政,從歷史長河的角度來看,自然是相對進步的。因為人類遲早會走到這個階段!

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儒家的這些主張,只會引災難!

甚至毀滅如今強大的自耕農和平民階級!

讓他們大量破產,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最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再次陷入循環。

做為皇帝,作為穿越者和重生者,劉徹在很久以前就已經認知到了一個真理世界是復雜的,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最重要的一點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

有積極的一面,就必然有消極的一面。

世界不存在盡善盡美的事情,也不存在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

就像黃老學派主張小政府,政府不要干涉人民的自主行動。

這有利於民生和社會展,但卻可能導致地方山頭坐大。

漢室建立以來,刨除劉邦和呂後時期的動盪,自太宗至今,已經生過三次諸侯王大規模叛亂了。

這是黃老派主張的小政府帶來的必然結果。

想當年,吳王劉濞的鑄錢,甚至與中央的鑄錢,瓜分了整個漢室的金融!

這怎么可能不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