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節 調整(2)(1 / 2)

中國自古以來,臣權與君權的博弈,都無處不在。

哪怕是三國時期,漢獻帝尚且懂得玩一招衣帶詔來跟曹操掰手腕。

至於強盛時期的皇權,也從來不缺乏有人敢捋一捋虎須的。

秦皇漢武,唐宗天祖,都曾經遇到過敢於挑戰的人。

不過,這事情是要分情況和局勢的。

在考舉制度制定之初,即使劉徹已經有今日的權勢,恐怕也會被勛貴和官僚集團所非議和脅迫,從而不得不拿出好處收買和拉攏勛貴和官僚們來同意舉行考舉。

但在考舉制度已經推行了七年,總共送出上萬基礎官員的今天。

這局勢便已然對調了過來。

即使劉徹是個泥塑的傀儡,只要他說出這個要求,便無可阻擋了。

原因很簡單。

這就是大勢!

歷史的大勢!

浩浩盪盪,堂堂正正,碾壓過來,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

今天的考舉士子,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強大的,僅次於軍功貴族集團的利益集團了。

他們的影響力,沒有任何人敢於忽視。

畢竟,這不是一兩個人,也不是一兩個縣,更不是一兩個郡國的年輕人組成的集團。

他們是來自天下各個階級,甚至包括了列侯勛貴和官僚士大夫集團本身的年輕人組成的強大利益集團。

一個如此龐大的集團擺在那里,朝堂諸公那里敢裝作看不見?

在沉默了片刻後,大農直不疑就先出列拜道:「伏唯陛下能明鑒萬事,臣獨奉詔而已……」

這種能夠刷聲望的事情,直不疑向來就很熱衷。

而在直不疑之後,少府劉舍和大鴻臚公孫昆邪也先後拜道:「臣等附議……」

這兩個馬屁精自然知道自己的職責是什么?

就連丞相周亞夫也挪動腳步,拜道:「陛下萬壽無疆!」

當周亞夫也領命後,此事,自然就沒有人敢反對了。

瞬間,百官集體拜道:「臣等敢不奉詔?」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心里面覺得委屈的。

畢竟,這優待勛臣和貴族,自古就是傳統了。

哪怕是號稱暴秦的秦帝國,尚且要講人情,給貴族和勛臣以及高官的子弟優待。

所以,當下就有人弱弱的說道:「伏唯陛下口含天憲,動合陰陽,履則乾坤,只是……陛下,自古榮養功勛貴戚,聖王之道……豈不聞,右賢左戚,國之根本……臣愚昧不達大義,死罪死罪……」

這就是要拼命也要給自己和自己的後代留下一些特權了。

雖然,他們的特權本就已經強大無比。

劉徹略一沉吟,也知道,這個事情一個處理不好,恐怕要出麻煩。

中國政治,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以理服人』。

道理講不通,那就必然有的是人會滿腹委屈。

相反,只要道理講通了,則是無往而不利。

就好比劉徹的祖父太宗皇帝,一個從窮鄉僻壤來到長安即位的皇帝,本身並沒有什么力量。

但就是靠著『講道理』,生生的肢解了龐大的元老勛臣集團,放逐周勃等老臣,建立起無上威權。

也像前不久的石渠閣之會,劉徹也是靠著『講道理』,借著儒家的嘴巴,拆散了強大的三老集團,至少,子孫後代基本上不需要再擔心遇到門閥政治這種可怕的怪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