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節 英雄豪傑(2)(1 / 2)

而在燕國地區,情況與趙地,稍微有些不一樣。

假如說趙國人民是慷慨激昂的浪漫之士。

那燕國的百姓和貴族,則是張揚而凶狠的代名詞!

正如後來司馬遷給他們做的評價民雕悍少慮。

注意是雕悍!

意思是說,燕人的性格,猶如猛禽,凶悍、敏捷、咄咄逼人。

燕國大兵,雖然在歷史上,諸夏內戰,不是很給力。

也就是樂毅之時,牛了一把,差點滅亡了齊國。

但對外,卻是將他們的這個性格揮的淋漓盡致!

以一隅之地,幽燕之土,燕國兵曾經北卻諸胡,打得東胡人只能龜縮到饒樂水,向北拓土一千里,營造起造襄長城,然後又掉過頭來,暴打萁子朝鮮,向東拓土三千里!

而燕國,在其亡國之際,是六國中反抗最激烈的,即使楚人自豪的聲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但楚人到底也沒有做到,敢於去刺殺秦王的事情!

此刻,燕薊大地上,當年太子丹與高漸離送別荊軻的詩歌,再次響徹!

「風蕭蕭兮易水寒,丈夫去兮不復返!」燕國的豪俠們,唱著這前輩的詩歌,收斂起自己的武器和裝備,昂闊步,跟上同鄉的腳步,向著薊城而去。

短短數日內,燕國這個人口不過百萬的諸侯國,就在薊城聚集了四萬人馬。

其中一大半是本來沒有接到征召命令的游俠、豪傑以及地主豪強。

對燕國人民來說,他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數百年,將近千年。

他們曾經與犬戎戰斗,與東夷戰斗,與東胡戰斗和朝鮮戰斗,也與匈奴戰斗,更與東方六國打了數百年。

流淌在他們血液里的好斗基因,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他們。

由於歷史的緣故,燕國人民的性格里,永遠存在著一些悲情色彩。

是以,燕人都以戰死為榮。

在燕國文化里,上陣殺敵,戰死最光榮,臨陣逃跑的人,會被人唾棄和責罵一輩子。

自戰國以降,燕軍和燕將,就少有投降和逃跑者,燕軍常常在不利的環境中,頑強作戰。

但,他們的上層,卻不是很給力。

自昭王以後盡出廢物!

此時的薊城王宮里,現任燕王劉定國,就跟一個被嚇壞了的婦孺一樣,哭哭啼啼,畏畏縮縮的躲在自己的寢宮里,摟著兩個妃子,日夜流淚。

「完蛋了……完蛋了……」劉定國將腦袋深深埋在自己妃子的胸脯里,就跟一個受驚的老鼠一樣:「匈奴人來勢洶洶,若攻破了漁陽,寡人休矣!」

他與自己的貼身宦官商量著:「若匈奴人攻破漁陽,你們就立刻為寡人准備車馬,帶兵護送寡人,前往邯鄲……」

就連他的宦官們聽到這樣的話,都面面相覷,有些不敢相信。

有人說道:「大王,您身負陛下之重托,守土之重則,不可輕言棄國啊……」

但劉定國卻是拿眼一撇,道:「寡人可不想留在這里,為匈奴所擄……一旦寡人不幸,恐怕天下都要震動……」

「你們這些閹豎,休要多言!快快為寡人准備車馬及撤退路線……」

這些宦官沒有辦法,只能點頭答應。

但,等出了宮門,他們卻都嘆道:「敬王(劉澤)、康王(劉敬)兩代先王遺德,盡毀於豎子之手啊!」

想當年,燕敬王劉澤,來到這燕薊大地為王,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整修邊牆,訓練士卒,隨時准備抵抗入侵的匈奴軍隊。

康王之時,雖然康王喜歡文士,但其骨子里也是一個君子。

但哪成想,如今的這位大王,根本就是個軟蛋啊!

而不僅僅一個劉定國想跑,燕國的許多貴族和大臣,都被十萬匈奴騎兵壓境的消息嚇傻了。

許多人慌不擇路的乘著馬車,逃出薊城,甚至還有燕國的都尉、校尉和列侯,棄官而逃。

這個時候,匈奴人還沒有起任何一次攻擊他們甚至還沒有出現在漁陽外圍的草原上。

這讓從四面八方,趕到燕薊的民兵和豪傑們,看到這種情況非常失望,內心深處的悲情再次泛濫。

燕人已經不是第一次被上層背叛了。

當年,樂毅伐齊,形勢一片大好。

但偏偏國家的上層,將征齊燕軍出賣了,可笑的惠王用一個小人換掉了樂毅,結果就是強盛無比的燕軍慘敗在田單的火牛陣中,齊人創造了奇跡,而無數燕國英雄,喋血齊境!

又如當年,秦國大兵壓境,燕國士兵和軍官們,紛紛誓,誓與國家同生死。

但是……

在易水河畔,原本慷慨激昂,誓與軍隊共存亡的燕王喜和太子丹,卻在戰事不利時,帶兵逃跑,導致大崩盤,無數英雄喋血於易水之畔!

「這些蠹蟲……」無數人痛罵著那些逃跑的小人,同時無比擔心薊城的燕王逃跑。

雖然他們不知道墨菲定律,但他們知道,壞事情不會單獨出現。

而燕國王宮,也果然有燕王想跑的消息傳出來。

這讓燕國豪傑們,心里難受無比,卻又無可奈何。

他們的滿腔熱血,總是這樣被高層的肉食者所出賣。

他們所珍視的,卻被那些大人物,棄之如敝履!

一時間整個薊城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不過好在,現在的燕國人民,不僅僅只有一個燕王可以依靠。

元德六年五月已亥(十六)。

安東都護府都督薄世率領的護濊軍先頭部隊,三千人從泉州登6。

薄世一登6,就聽到了有關薊城的消息。

他聞訊後,立刻就罵道:「豎子!想學合陽候?你有幾個腦袋夠掉的?」

當年,高祖命其堂兄劉仲為代王,本意是想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嘛。

結果,劉仲這個廢物在匈奴兵入侵時,還沒有打到代國,自己就帶著妃嬪子女,以風馳電摯的度逃到了雒陽,匈奴騎兵竟追之不及,只能望而興嘆,逃跑大王的名頭,從此就掛在劉仲腦袋上。

不過,劉仲因為是高祖的堂兄,所以,事後並沒有按律處理,而只是廢為合陽候。

但,你劉定國是誰啊?

真以為當今天子的刀不夠快?

齊魯四王的屍體就在哪里擺著呢!

但薄世也不敢怠慢此事,萬一燕薊真要出了亂子,他也擔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