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節 你要戰!那便戰!(1 / 2)

將文職軍官們訓斥了一通,義縱將注意力重新放回戰場。

他舉起千里鏡,望向匈奴的精銳,絕對的主力胥紕騎。

此刻,這些可怕的匈奴騎兵,已經完成了繞襲的准備他們在一刻鍾內,就在戰場左翼,繞出了一個長達二十里的斜面。

「確實不愧是匈奴的第一精銳,單於的爪牙啊……」義縱將他們與折蘭騎兵稍微做了下對比,最終他知道,這是一支在作戰能力上很可能過折蘭人的騎兵。

而且,他們的武器裝備,比起當初的折蘭人,可謂是先進了一個時代。

折蘭人用的武器,主要是原始的青銅鋌和青銅小刀。

他們的弓,也是草原上常見的短弓。

最重要的是他們沒有馬鐙和馬鞍,以至於在面對漢軍時,只能被動挨打。

這些缺點,使得折蘭人在漢軍面前,幾乎不堪一擊。

但,現在的胥紕軍就沒有這些缺陷了。

「加強版的折蘭騎兵嗎?」義縱在心里想著:「若是殲滅了這支騎兵,匈奴的脊梁骨就要被徹底打斷!」

漢軍上次全殲折蘭騎兵,結果就是,高闕之戰,匈奴人望風而逃,許多關鍵地方幾乎是一鼓而下。

而且,匈奴人再也不敢侵犯代北長城,只能繞遠路,來這燕薊一帶。

若在此全殲了胥紕軍,那豈非是可以在心理上,取得對匈奴的徹底優勢?

千萬不要小看心理優勢帶來的巨大戰略優勢。

想當年,巨鹿之戰時,秦軍威風凜凜,東方諸侯軍隊束手無策,只能抱頭鼠竄。

即使是項羽率軍來援,這些諸侯軍隊,在整場戰役,都只是充當了一個人肉ob的作用。

那場戰役誕生了無數個成語和典故。

其中,作壁上觀,就是對這些諸侯軍隊的描寫。

再向前數十年,秦國一統天下,多少軍隊在秦軍面前是聞風而逃,不戰而降的?

義縱很清楚,只要這一戰全殲了這胥紕軍。

那么未來,漢軍在匈奴人面前,就將成為克星。

五千破三萬,兩千破十萬,將不再是傳說。

但,想要全殲這支騎兵,卻也不能不付出代價。

「命令:胸甲開始具甲……」義縱揮手下令:「命令細柳營都尉准備迎敵!」

義縱現在麾下的總兵力,連同輔兵和隧營在內,總共約有兩萬三千人。

其中,南北兩軍四千人左右。

細柳營一萬兩千騎。

另外還有飛狐軍留下的兩個胸甲校尉部一千七百騎(滿編兩千)以及一個游騎校尉部一千余人。

除此之外,就全是輔兵了。

自然,這些輔兵算不得戰力除非危機之時,誰會讓伙夫和馬夫上戰場呢?

而且,即使到了危機時刻,這些人頂不了用。

正規軍都敗下陣來了,上輔兵也是送死而已。

是以,義縱手里頭現在的可用兵力,也就是在大約一萬七千到一萬九千之間。

現在,他在右翼已經投入了三千七百騎,在中央則投入了南北兩軍的幾乎全部主力。

他手里頭大約還有一萬一千騎左右。

在這些戰力里,有四千騎,他是不會動的。

這是漢軍的預備隊,為了預防萬一的生力軍。

更是擔負著最終給與匈奴騎兵致命一擊的尖刀。

而胸甲騎兵,暫時也不能動。

還沒有到他們出場的時候。

換句話說,義縱現在能用的兵力,也就六千騎而已。

剛剛好,與匈奴胥紕軍的兵力相當可能要少個一千左右,但無所謂了。

因為,這支騎兵,是細柳營的老營!

幾乎所有士兵,都有著五年甚至更多的從軍經歷。

軍官層,幾乎參與過從吳楚之亂到現在的所有戰爭。

可謂是真正的漢家精銳,久經沙場的鐵軍!

…………………………………………

當蘭折野率領的胥紕騎兵,在戰場上完成了繞行後,他勒住戰馬,觀察戰場的情況。

但,他怎么可能看的清楚整個戰場?

這也是古典時代的所有軍隊指揮官要面臨的問題。

戰場太大了!

再牛逼的指揮官,即使是白起,孫武,也無法看到全局!

他們只能看到戰場一角或者是戰場表面的形勢。

就如現在的這個漢匈戰場來說。

從漢軍左翼到漢軍右翼,就足足有四十多里長,就算是義縱拿著千里鏡,也很難看清楚所有地方。

至於蘭折野,他看到的自然就只有影影綽綽的景象。

這讓他非常高興。

此刻,在他眼里,匈奴軍隊的情況不小好,而是大好。

在中軍,黑鴉騎沖過了漢軍防御深入其縱深數百步,兩軍殺成一團,屍體磊出一個個屍山。

匈奴騎兵卻在不斷前進。

既然是在前進,那肯定是戰時順利!

至於在右翼,他雖然看的不是很分明。

但至少,看得到,漢匈騎兵混戰成一團,漢軍右翼的兵力幾乎全部被調動了。

那還等什么呢?

蘭折野一揚馬鞭,意氣風的下令:「偉大的狼神在注視著他的子民!勇士們,神國的七十二族美女在等待你們!沖鋒吧!殺戮吧!」

胥紕騎兵們,立刻就被刺激的雙目紅,心生亢奮。

他們人人都知道,單於已經開出了前所未有的賞格,殺一個漢朝人,抵得上十個大夏人!

而斬得軍官,更是直升貴族!

即使戰死,也可以回歸狼神的神國。

太美妙了!

「殺!」胥紕騎兵們狂吼起來,此刻,他們的眼中,只有殺戮!

…………………………

蘭折野做夢也想不到,就在這個時候,在戰場的正南方,虒奚一帶的長城腳下。

匈奴單於軍臣的使者,謙卑的拿著一支節杖,在漢軍將士的怒目注視下,走到了設在一座山巒上的李廣帥帳。

「匈奴使者拜見漢朝將軍……」這使者雙手拿著國書,敬拜李廣:「奉吾主之命,特來與漢朝休兵彌合,解除誤會!」

李廣高卧帥位,微微笑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