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節 談判 1(2 / 2)

因為他知道,鹽鐵的利潤,其實也就是這幾年了。

再過些時間,等到天下人都開始學會了曬鹽,等到漢室的生鐵產量達到一個限度,等到生鐵足夠滿足市場。

那么其利潤就會直線下跌。

劉徹從來就沒有打算過,吃鹽鐵官營的本吃到死。

到現在為止,鹽鐵衙門的所作所為,都是用遠低於其他競爭者的價格或者優惠政策來搶占市場。

就以粗鹽為例,目前鹽鐵衙門所售賣的最廉價最大量的就是粗鹽了。

這種粗鹽,一斤售價不過五錢。

遠遠低於其他所有競爭者的成本——因為其他人要燒火煮鹽,還得制鹵。

於是,私營鹽業頓時潰不成軍。

又如鐵器,現在鹽鐵衙門就是靠著量大、質優和價低,同時靠著假民耕具政策搶占市場。

你私人的鐵器商人,再牛逼能玩的過國家調控?能拼得過假耕具政策?

所以,現在,私人鐵商,基本上都是直接對少府供貨。

他們不可能挑戰少府的壟斷地位。

但,終有一天,這個模式會落伍,會淘汰。

特別是隨著國家的生鐵產量不斷增加,鐵,肯定會變成一種普通的貨物。

就像布帛一般,再也沒有成為等價物的權力。

當然,在現在,無論是冶鐵還是織布,都是在印錢。

所不同的是,冶鐵的印錢暴利時代,很快就要落下帷幕了。

遲則十年,早則三年,生鐵的產量,就會增加到一個足以滿足人們正常需求的水平。

倒是紡織業,大約還可以繼續享受個二十來年的暴利時代。

甚至很可能會有長達一百年以上的暴利時代!

你可以想象,在現在這個世界,布帛,對於其他國家的吸引力。

這意味著,在未來,漢室很可能會用大量的布帛等紡織物,傾銷世界。

摧毀所有國家的手工紡織業和織造業,同時為漢室的資本積攢起第一桶金。

所以,劉徹很早就布局於此。

到今天,已經收攏了過十五萬名死心塌地,勤勞肯干,任勞任怨的婦女了……

這些都是過去的白粲、舂奴。

屬於男性的司空和城旦,在解放後可以過正常生活。

但這些白粲和舂奴,卻幾乎很難融入正常社會。

因為,她們幾乎不具備任何在社會獨立生存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解放之時,大部分人已經年紀很大(相對於西漢而言),大多數都有孩子了(鬼都不知道他們的父親是誰)。

所以,劉徹就下令讓東西織令將這些人收攏起來,進行培訓。

現在,這些人每年都用自己的雙手,為漢室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也養活了自己的和自己的孩子。

這些被解放的白粲、舂奴,成為了漢室第一批,經濟獨立的婦女群體。

而靠著這些心靈手巧的婦女幫助,漢室的紡織技術,不斷展。

雖然,現在珍妮紡織機還沒有被明。

但三錠腳踏紡車卻已經被人明了,雖然還有些問題,有些瑕疵,但,在粗布和棉布的紡織方面的技術難點已經被攻克。

軋棉機也被創造出來,棉花去籽技術也被攻克。

現在,漢室在紡織業方面的工業革命,已經只差臨門一腳了。

十年之內,大規模的人力紡織技術就會普及,棉花種植業也將帶來豐厚利潤。

而劉徹本人,則早已經找好了位置,躺下來等著天上掉錢。

當然,這些事情,劉徹是不會告訴別人的。

……………………………………

館陶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她的個性就是如此。

不然,在歷史上,她也不會在六十多歲的時候,還想著養小白臉,甚至帶著小白臉去見武帝了。

同時,還順便讓自己的小白臉創造了『綠帽子』和『主人翁』這兩個典故。

以至於史書,都將漢家公主私德不正的風氣都歸罪到了她的頭上。

事實上,館陶哪里背得起這么大的鍋?

打魯元長公主開始,劉氏長公主不養小白臉和面,那還是長公主嗎?

即使是武帝的平陽長公主,其實也拉過皮條,獻過美人給皇帝弟弟。

館陶走後,周亞夫就從屏風之後出來了。

「陛下,當真要如此?」周亞夫嘆了口氣,恭身問道。

「這是千載良機!」劉徹看著周亞夫的臉色說道。

劉徹很清楚,無論是在諸子百家的問題上,還是在現在的國家經濟政策和制度上,他都需要周亞夫的配合和合作。

而且,必須跟周亞夫以及諸子百家、列侯官僚士大夫們談判。

雙方自然各有底線和原則。

就如現在,劉徹的底線和原則就是——目前的國家穩定和經濟繁榮必須維系,必須保持。

而周亞夫的底線……

則不必去思考,直接代入史書上你所能見到的那一位位名臣的想法就可以了。

對於一個真正的中國貴族和君子而言。

必然是無法坐視,自己的同僚之中有人是商賈的。

法家還好一些,法家雖然對於商人喊打喊殺,而且手段狠毒,但他們並不排斥與商賈共事——對法家來說,只要結果符合他們的預期,他們才不管過程呢!

但,對其他人來說,則不是如此。

特別是儒家。

孔夫子以來的義利觀,決定了儒家在對待商賈的態度上,是絕對的。

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意思就是說,統治階級特別是高層,必須以身作則,作為天下人的榜樣。

自身的道德修養必須max,同時,還得做好其他方面的榜樣。

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想當君子,就不能談利。

儒家的這種義利觀,在劉徹眼里,只適合在封建社會和奴隸社會,但肯定不適合在未來的資本主義社會。

原因很簡單——你特么敢不讓資本家逐利?精神病人已經整裝待了!

而在另外一個層面,漢室的國策,至少在現在還是以農為本,商賈是賤業。

驟然之間,松綁了官員親屬經商——那不是在公然打歷代先帝的臉嗎?

周亞夫親近儒家的立場以及他自己本身的教育和認知,使得他無法認可這樣的事情。

但不要緊……

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交易,什么都可以談判,什么都可以妥協。

玩文字游戲?劉徹最擅長了!

儒家則更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