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1 / 2)

「今天,朕召集眾卿,是想與眾卿討論一下幕南的劃分問題……」劉徹拍拍手,立刻就有著宦官抬著一副巨大的幕南地區來到殿中。

幕南,在今天以前,只是一個形容詞。

與之對應的是幕北。

幕南與幕北,共同構成了匈奴帝國的兩條腿。

幕南富饒而溫暖,幕北寒苦而艱難。

自從殷商滅亡後,諸夏民族就再也沒有統治過草原,數個世紀以來,這些地方,都是夷狄戎族的樂園。

及至今天,漢室擊敗匈奴,奪取了幕南地區,終於使得此地從形容詞變成了一個地理名詞。

作為一個地域,幕南地區非常廣袤。

自戈壁大沙漠以南,包括廣袤的鄂爾多斯高原、錫林郭勒草原、大小興安嶺,延綿萬里,總面積幾乎相當於大半個中國。

這么大一塊地盤,落到了漢室手中,怎么分配?如何控制?就成為了決定漢室經營草原成敗的關鍵。

劉徹走到這副巨大的地圖前,凝視著地圖上那一個個代表著湖泊的區域,然後回身望著群臣:「朕已經決定了所有的湖泊群落,皆為列侯之封國,卿等若有意於幕南立國,可向宗正、大鴻臚等報備……」

湖泊在草原上,意味著一個固定的安全的水源,更是一個塞上天堂。

湖泊周圍,甚至可以進行農業活動。

毫無疑問,每一個湖泊群,都可以輻射和控制周圍數百里的草原,壟斷和主宰附近部族的命運。

依湖為城,就可以在草原上建立一個個節點。

再由這些節點,連接成一個網絡。

從而徹底控制這片廣袤富饒的草原!

自然,這些戰略重點,劉徹只會交給自己人。

幕南諸部之中,除非出現那種絕對忠心,且漢化程度足夠高的部族,不然,劉徹是不會輕易的准許他們接觸和控制草原的。

但……

劉徹雖然想著,想把好東西,都留給自己人。

然而,列侯卻未必願意接受這片好意。

畢竟,草原,一直以來就是貧瘠和苦寒的同義詞。

到現在為止,漢室也沒有什么貴族和富豪是通過畜牧致富的。

既然沒錢,還沒有什么好處,環境也惡劣,自然而然的,沒有什么人願意主動請纓了。

劉徹自也明白這些渣渣的想法,就像當年安東的加恩封國,這些家伙就是拿了封國,就丟給了自己的庶子,隨便塞了點錢和資源,讓他們自己去自謀生路。

結果哪成想,安東的資源忽然爆炸,局勢瞬間逆轉,於是,許多家族立刻上演了一出出好戲。

那些嫡子嫡孫們,忽然之間就都跳了出來,要去安東『為國出力』,人人都想著摘桃子。

只能說,人心就是如此。

這一次,也是一樣,列侯們沒有人願意去塞外吃沙子,去艱苦奮斗,人人都想著躺在祖宗的功勞簿和家里的黃金上逍遙自在。

沒有辦法,劉徹只能是點名了。

「汁方候……桃候……復陽候……舞陽侯……」一開始,劉徹就直接點名自己門下的四大金剛,根本不給他們異議的機會,直接說道:「四位愛卿,做好准備,移封幕南吧……」

「看中那塊地盤了,就來跟朕說……」

「陛下……」桃候劉舍『感動』的都快要哭了,但,他很清楚,假如自己拒絕,會是個什么下場?他只能是『感激涕零』的拜道:「臣謝陛下隆恩……」

其他三人,也是都拜道:「臣等謹奉詔……」

但心里面,卻都在打著拖延的准備。

四人的封國,哪怕是最差的汁方候侯國,那也是地處中原膏腴之地的。

如今,卻要被拿去與塞外幕南的一個不毛之地對換!

這叫他們如何甘心?

劉徹自然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直截了當的道:「卿等在明年春三月之前,必須移封!」

雖然沒有說過這個期限,還沒有移封,會是個什么下場。

但大家也不傻,用屁股都能猜到,最起碼,也是要被直接開除出『四大金剛』的行列。

沒有了四大金剛的身份來當護身符,這幾個渣渣自然猜得到自己會是個什么下場!

是以,他們不得不跪下來,恭身拜道:「臣等謹奉詔!」

但心里面,已經在哭泣了。

將這四個渣渣料理完畢,劉徹就看向丞相周亞夫,問道:「丞相,負天下之望,受社稷之重,今朕拓幕南之土,請丞相為天下先!」

這就是讓周亞夫做個榜樣了。

老劉家也一直有讓丞相當榜樣的慣例。

譬如歷史上,太宗皇帝就是通過一個『請丞相做榜樣』的借口,把時任丞相,元老重臣,手握兵權的故太尉絳候周勃趕回家種田了。

所以,周亞夫雖然聞言,微微有些尷尬,但還是服從了命令,拜道:「臣謹奉詔!」

有了丞相帶頭,再加四大金剛開路,劉徹覺得,他已經向天下證明了,他必定會經營和控制幕南,絕不會撒手的決心。

至於其他人要不要跟上,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總之,幕南雖大,但是膏腴之地和最好的牧場,就那么幾個。

先到先得,晚了的人,劉徹可不會管他們!

畢竟,做皇帝的機會已經給你們了,你們還不跟上,那怪誰?

至於畜牧業,有沒有搞頭,有沒有利益?

劉徹心里清楚,何止是有搞頭啊!簡直就是大有可為!

未來的漢室,要想建立起一套輕工業體系,就離不開畜牧業的加持。

而在後世,那些新西蘭、北美和澳洲的庄園主,哪個是窮人?

將這個事情暫時放到一邊,劉徹看著地圖上的其他區域,說道:「幕南之地,除了我漢家列侯封國之外,還有著廣袤的草原地區,這些地方,如今一片混亂,各部各自為政,長此以往,必然生出禍患來!」

「卿等皆朕肱骨,明於古今之事,如何控制和消弭幕南之患,還請卿等暢所欲言!」

其實說老實話,劉徹也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辦法了。

主要是從遼金和滿清控制草原的政策的得失之中,總結而來的辦法。

在歷史上,遼金與滿清,都先後控制過草原,其中,尤以滿清的政策最為成功。

滿清的政策,無非就是兩條腿走路,用利益和聯姻,拉攏蒙古上層貴族,再輔以喇嘛教精神麻醉,減丁政策控制草原人口。

這樣一來,蒙古的上層,全是愛新覺羅的親戚,只會為了大清而戰,根本不會去反抗,而下層則被喇嘛忽悠的找不著北,加上減丁政策控制了人口,使得草原各部的人口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不會對草原生態和環境造成嚴重負擔。

各部上層沉迷於紙醉金迷,下層沉迷於封建迷信。

人口又被控制住,一般不會有飢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