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十章 神秘設備(2 / 2)

從零開始 雷雲風暴 4115 字 2020-07-14

我們考察了硬度之後開始計算材料的使用方式。朱雀已經明確說過材料是不夠的,我們當然不可能直接開始建設城市。最先的工作是統計並測算出實際材料使用量,以便我們合理安排。

測算結果正如小朱雀說的,材料不夠。為了合理利用只好再次計劃哪里使用天空之石哪里使用替代品。首先城市地最外面一層肯定都要用到天空之石。這個用量扣除後再計算剩下的部分。

一直搞到下午我們大致計劃出了使用方案,早就等的不耐煩了的二郎神開始指揮著人偶工作起來。我們首先要建設的是城市的底部裝甲層。當初設計時就計劃好了城市要使用模塊化設計,裝甲當然一律按照模塊化標准使用可拆卸的結構。按照設計方案,城市地底部是一個邊長32公里的正方形,它將由1024塊裝甲板保護起來。

每塊裝甲板實際上就是一個長1000米寬1000米厚100米地立方體。這個立方體的最下面30米的厚度是完全由天空之石組成的,它們在外面起到魔法抵抗和隱形的效果,光滑的天空之石不會粘上任何東西。即使從地面起飛也不會因為粘上大量泥土而失去隱形效果。在天空之石上面將安置大約70米厚的五彩神石。雖然在結構強度和魔法抵抗方面五彩神石不如天空之石,但是這東西敞開供應。不用擔心數量問題!

其實我本來想在裝甲層上安置鋼板,雖然比不上天空之石,起碼比五彩神石要結實一些。但是最終考慮到重量問題,我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天空之石地密度很小,我感覺它幾乎和泡沫塑料的密度差不多,扔進水里完全都不會下沉的,甚至六級以上的風都可以把它吹起來。五彩神石的密度也要比海水小。在水里可以像木頭一樣漂浮。這兩種材料的密度都不大,非常適合艾辛格的建設。我們的重力反抗裝置雖然功率很大,但是誰不希望節約一點呢?起碼魔晶石消耗能省一點。萬一以後艾辛格在海上失去動力,這么輕地材料建設的城市說不定不會下沉,到時候迫降在海面上起碼能當船用。

裝甲板的制作是分開進行的,反正要到最後一次性組裝,所以現在先按標准大量制造出來。除了底部裝甲,城牆也是需要防護的。所以實際需要建造的並不只1024塊,城牆用地也不少。幸好二郎神的人偶數量眾多,弄起來比較快。

人偶們先把天空之石搬過來撲成面積一平方公里的正方形,然後往上把厚度堆積到30米。完成這一層之後再用同樣方法把五彩神石堆上去,全部完工後小朱雀和二郎神會親自拿著融合符貼上去,然後這些石磚堆起來的結構就會變成一個整體。不但天空之石連接了起來,連天空之石和五彩神石接合的地方都沒有任何斷層,就像是完全長在一起的一樣。我們行會要是有這種符就不用費事的用焊接機焊接船體了,可惜二郎神說什么也不肯給我這種符。

在制作裝甲的同時另外一些玩家正在指揮著本行會的魔偶搬運著天空之石,他們讓魔偶把天空之石堆進了一個個事先做好的金屬殼里。這些金屬殼都是一根根鋼柱,長度各不相同,最長地竟然長達30公里,從那恐怖地焊接痕跡來看當初為了弄這些東西可是費了不少事情。鋼柱的直徑各不相同,但是它們內部都是空地。天空之石被放進去之後就形成了一個石柱的形狀,使用融合符一貼。那些堆進去的天空之石就變成了一整根真正的石柱。把石柱從金屬外殼內倒出來之後玩家們有開始往里面重新裝填天空之石。這些鋼柱其實只是模具,為的就是快速而精確的制造大梁。

巨大的城市需要支撐。這么大的城市,一旦飛起來其底座承受的力量是無法想象的。以前的城市底部是整塊的岩石,有足夠的強度支撐這些重量,但是現在的城市是模塊化的,裝甲部分不但不承擔支撐力反而還要消耗支撐系統的力量,為此我們需要建設一個足夠強大的支撐結構。

我們行會擁有來自海龜族的內部支撐技術,加上天空之石這種超級材料的優良性能,我們可以輕松的完成這個支撐系統。其實我們已經計算過了,建成以後的新艾辛格雖然尺寸上將比原來整整大一圈,但是總重量卻連原來的六分之一都不到,當然。這都是拜新材料優秀地性能所賜。

最大的支撐橫梁長30公里,底面是一個邊長300米的正方形。如此之大的橫梁即使密度和泡沫塑料差不多,卻依然重達百噸,要不是我們行會有大量起重設備還真是麻煩了呢!

由於人員比較多,外加設計合理,我們的施工進度出奇的快。深夜時分艾辛格的底層狂架已經完成了,不過現在還只是個龍骨。除了支撐架什么都沒裝上去,但是只要這個完成了。掛接各種設備地速度就快的多了。

趁著夜色一些巨大地秘密設備被運送到了艾辛格,這些東西全部來自鋼城。這些天我們建設艾辛格,鋼城那邊的修復已經完工了。新鋼城不但擴建了而且還增加了設備。以前因為是邊開采邊建設,所以城市里亂七八糟的,這次正好借著重建全都來了次規劃。現在鋼城基本上像個工廠了,不象以前看起來像垃圾堆。這些新設備就是鋼城完工後的第一套產品。

鋼城的這些設備被運到之後海上又來了另外一披物資,這次的物資來自亞特蘭締斯。白鯊族和人魚族合並後用兩族的科技合力完成了我們秘密訂購地新設備。這些東西的創意來自行會設計局的一個會員,但是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才智。實際上這次艾辛格的設計調整了這么多都是因為他的新奇設計,因為他的設計將可以使艾辛格擁有移動能力,所以我們才費這么大勁把城市改裝成了移動堡壘。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是有人替我們買單,改造費完全不用我們操心。

城市的建設依然在繼續,但是我們行會地技術人員卻集中到了一起開始組裝亞特蘭締斯和鋼城運輸來的超級設備。技術人員首先豎起了一些巨大的輪盤,這些東西是由墨鋼和亞特蘭締斯的特種合金混合制造的。其強度在目前我們制造的設備中恐怕是最高地,即使和天空之石比相信也不會差太多,光這些巨大的圓盤就用掉了我們差不多5千萬水晶幣。

圓盤被豎起,然後開始和別的型號的圓盤組裝到了一起。當它們組成一個完整部件之後所有人都可以發現它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輪子。這個超級金屬制造的輪子直徑達到了70米,差不多有二十幾層樓那么高。和高度相比這些輪子更加突出的是寬度,巨大的輪子寬度達到了500米。簡直像個滾筒。

這些巨大的輪子讓我們的大部分會員都很奇怪,因為大家並不知道這東西是干什么地。更恐怖地是它還不止一個,第一個完成後技術人員又開始指揮魔偶組裝第二個第三個,看樣子這東西還有很多。

天亮的時候3200個這樣地輪子堆放在地面上把那些不知情的人嚇了一跳,如此之多的巨型金屬輪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所有人幾乎都在猜測這個問題。

在這些輪子完成後我們的技術人員又擺弄起了新玩意。這次的東西是一台台巨大的機器,只要是我們行會的人沒有不認識這東西的。這個就是再普通不過的重力反抗裝置。不過這次的設備稍微有些另類。這次的重力反抗裝置都比正常尺寸要小的多,而且每個裝置似乎還多了點零件,只是大家都不清楚這些新增零件是干什么用的。

技術人員讓魔偶用天空之石制作成了一些條形板。這些條形板尺寸規格都是完全一樣,長度大約五百零幾米,比那些輪子稍微寬一些。寬度大約50米。而厚度全都是8米。這些條形板被技術人員用這次運來的一些金屬物品包了起來,看來這些尺寸當初就計劃好了。因為這些金屬包裹層的尺寸都剛剛好可以固定住天空之石的長板。包裹之後的石板被兩擺開,然後研究人員把重力反抗裝置放在了這些特殊的板上,從尺寸看這也是設計好的。金屬固定器上的突出物剛好插進了那些重力反抗裝置上的洞里。把重力反抗裝置放到板上固定好之後研究人員又用另外一塊板固定在裝置上面,這樣重力反抗裝置就被兩層板夾在了中間。

石板比較長,但是反抗裝置很短。一塊板上剛好一邊放一個反抗裝置,中間空隙部分用一些天空之石填充了起來。在這個結構完成後外面又被包裹了一層事先做好的金屬外殼,而且這次地外殼上竟然還有一些奇怪的裝置,看起來像伸出的探頭。

當那些金屬零件和天空之石的石板連接完之後就變成了一個一個造型奇怪的長條形物體,但是大家依然看不出這是干什么用的。到了下午的時候技術人員終於開始利用那些條狀物了,直到這個時候所有人才突然明白了那是什么東西,甚至連那些輪子地功能他們都明白了。

這些條形物被一個一個橫在一起。然後那些金屬卡殼上的連接物剛好可以互相鎖死。在設計人員忙碌了一下午之後400條履帶完成了。這些東西和坦克地履帶一模一樣,除了尺寸比較大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區別。大家一看就認出來這是履帶。不過大家依然很好奇,為什么要在這些履帶中裝入重力反抗裝置呢?

又一個不眠之夜,艾辛格的建設依然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海上的艦隊又運來了新貨物,技術人員指揮魔偶搬運了大量的設備上岸。這些設備體積巨大,看著都嚇人,有些零件就像碼頭的龍門吊,但是尺寸要更加巨大。連夜卸下的物資被快速地用了起來。

首先技術人員把一條履帶平展開放在地上。然後他們弄了8個大輪子上去。我指揮著幸運和瘟疫幫忙把一些奇形怪狀的設備連接了起來。這些設備完成後看起來像豪華游艇上用的那種大型柴油發動機,只是尺寸特別的巨大。這些看起來像發動機一樣的設備實際上確實是發動機,不過它們不是燒柴油的,而是用魔晶動力的。

研究人員指揮魔偶把八個倒過來的字母y一樣地金屬支撐架連接了起來,然後我們把動力設備也接了上去。這八個倒y型的支架剛好架在八個輪子的軸承上,然後動力設備上的傳動軸被連接到支撐架上。這個倒y型支撐不光是支撐,它還是傳動設備。當這些都完工後研究員把履帶從輪子上穿過並扣死。

現在要是誰還看不出來這是什么那就說不過去了,這個東西完全就是個履帶推進設備。唯一的特別之處就是履帶夾板里有重力反抗裝置。

研究人員照著這個樣子把剩下的零件都組裝了起來,400個履帶推進裝置全部完工之後非常壯觀,巨大地履帶加上那些支架簡直就是一個個的移動大廈。

這些依然不算完。第三披設備終於到了。這次運來的東西數量少,體積卻更大。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類似千斤頂的設備,當然,體積要大的多。這種千斤頂一樣的設備一共有401個。其中400個是一模一樣的,只有一個特別的大。

研究人員指揮著行會里的圖騰巨龍把這些高達百米地超級千斤頂一個個地翻了過來,多虧圖騰巨龍和守護獸一樣都是行會守護,並不因為艾新格毀滅而消失,要不然我們還真不知道怎么組裝這些超級巨大的零件呢!

這些千斤頂一樣地大型設備被倒過來接到了那些履帶推進器上,「千斤頂」上伸出的粗大金屬支撐柱剛好可以插進那些支撐架上的固定器里。這些千斤頂設備的功能很簡單,它們可以把金屬支撐柱伸長或縮短,除此之外它們還可以旋轉,功能也就這兩個而已。

當這些設備被安裝上去之後大家更加明白它們的用途了,在大家激動的目光中研究人員終於回來開始安裝設備了。但是他們沒有動那些履帶推進器而是把那個最大的千斤頂先弄了過來。

這個最大的「千斤頂」造型很奇怪。它看起來就好象是兩個千斤頂把中央的支撐柱連在了一起。也就是說它看起來像兩個頭對頭的千斤頂。

研究員讓巨龍把它弄到了城市中心。原本那些指揮施工的人還不明白為什么建造城市框架時要先用天空之石把框架架起來,現在終於明白了原因。這個超級千斤頂高達800米。要不是事先把框架架起來根本就弄不進來。

千斤頂被放在了城市正中心的位置,然後一些人爬上去手動操作千斤頂伸長,直到上部那個千斤頂頂在了橫梁上才停了下來。施工人員開始固定上面那個千斤頂,使用和這個千斤頂一起運來的零件大家很快把它和城市框架連接了起來。

研究員先實驗了收縮千斤頂,因為頂上和框架連接了起來,下面自然就離開了地面。確認不會松動之後研究員們又把它伸了出來頂起城市框架,然後命令拆除那些臨時支撐。當所有臨時支撐都拆掉之後城市完全由千斤頂支撐了。

我們再次實驗伸展收縮千斤頂,城市框架就跟著上上下下的動了起來。確定伸縮沒有問題我們開始旋轉千斤頂,這個千斤頂可以左右任意轉動,但是速度不會太快。下半個千斤頂支撐著地面,上面那半轉動的時候城市的框架也跟著千斤頂一起轉了起來。這個就是我們設計的轉向設備,多方便啊!

※※※※※※※※※※※※※※※※※※※※※※※※

本章8千,補昨天欠的2千,現在拉平了。另外,再次感謝那位提出重力反抗裝置改進意見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