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瘋狂的西斯人(2 / 2)

從零開始 雷雲風暴 2187 字 2020-07-14

「不可能。如果是朝聖者就不會只有一艘戰艦了。現在我們應該已經被漫天飛舞的無人戰機包圍了才對。那些怕死的家伙才不會身陷險地呢。好了,現在給我集中精神,一會聽我的命令,我說開始,你就給我把所有護盾集中到船頭,其他方向就不用管了。」

「是的指揮官。」

這邊全部安排好之後那個指揮官剛准備下令就聽到損管那邊的戰艦兵又叫了起來。「報告。d區2號炮台損毀,我們已經丟失了20%的外部炮台了。」

「主要飛船還能飛就不要報告我了,現在都給我準備好了,三、二、一,開始。」

聽到指揮官喊出開始的瞬間。駕駛台上的那個戰艦兵立刻將左右兩只手上連接著的機械式傳感器猛然向前推到底,同時那名問題很多的戰艦兵妹子也是在自己面錢的全息影像上點了幾下,然後手指向前一劃,將面前顯示的戰艦防護罩全部拉到了最前面。

就在這邊西斯帝國戰艦的艦橋做出行動的瞬間,那艘西斯帝國戰艦立刻就開始做出了反義,而船內的我和凌他們則是突然感覺到一股巨大的加速度,一時之間沒控制好身體,我們都被橫向摔了出去,好在我們反應快都及時抓住了東西,所以雖然摔了出去卻沒有真的飛多遠。

我們這里其實還是小問題,關鍵是外面的新星號那邊。

本來兩邊正在歡快對擼,結果那艘西斯帝國戰艦後面的推進器突然就猛然噴出耀眼的白光,而巨大的西斯帝國戰艦竟然在這種時候猛然加速朝著前面的新星號就直接撞了過去,而西斯帝國戰艦外面那層茶色的防護罩也是突然一下全部集中到了戰艦的正前方。形成了一面半球形的近乎於墨色的護盾。

新信號內部主控室顯示器上突然一下就跳出了巨大的紅色碰撞警告,戰艦下方推進器猛然點亮將地面上的泥土和岩石吹的四散紛飛,而新信號也在這巨大的推力下開始向後上方傾斜脫離。但是,新星號的行動本身就是看到對方動起來之後才做出的反應,所以這種時候閃避注定是來不及的,無非也就是降低沖擊力而已。

船頭剛剛翹起來一點點的新星號緊跟著就被野牛一般撞過來的西斯帝國戰艦撞個正著。兩邊的防護罩最先接觸。然後爆發出了一陣刺耳的尖嘯聲,同時有劇烈的光輻射出現。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維持多久,因為新信號外面的防護罩只堅持了五六秒就碎掉了,但是西斯帝國戰艦前面那個本來已經變成墨色的防護罩這一下也是淡化了很多,只剩下了一層淡淡的茶色。

不過,西斯帝國戰艦的防護罩畢竟還在,而新星號的防護罩則是徹底消失了。防護罩這種東西的特點就是,如果它不過載,那么就可以不斷的回沖能量。而且這個速度還算比較快。一艘戰艦從防護罩耗盡到完全充滿大概也就是五六分鍾的事情。所以,宇宙戰中最忌諱的事情就是打幾炮就跑,因為你如果不能一次擊穿對方的防護罩,人家很快就會重新恢復100%狀態,這樣的話,如果你玩游擊戰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打,那估計等你能量耗盡人家的護盾也打不光。

但是,以上只是護盾充能的限制。實事上防護罩還有個很重要的指標就是抗過載能力。防護罩在使用的時候回吸收大量的逸散能量。所以護盾發生器會非常容易過載。當然各家都有自己的技術可以防止過載,而一般來說只要護盾不被擊穿。護盾發生器就不會過載。但是,如果敵人用強大的攻擊力一次性耗干了你100%的護盾,那么你的護盾發生器必然會過載。

剛剛新星號的護盾碎裂就是過載的表現,而一旦護盾發生器過載就需要更換高能震盪模塊和俗稱保險絲的能量逆流限制器。這個限制器可以防止護盾發生器在過載的情況下反向沖擊戰艦的主能源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所以它的原理和保險絲其實並不一樣。但意義差不多,因此大家還是習慣叫保險絲。

因為護盾發生器是易損部件,而以上這兩種過載後會徹底損壞,需要更換的部件則是易損件中的易損件,所以很多戰艦上的護盾發生器中。這兩個部件都有專門的快速更換設計,有些甚至有類似自動裝彈機一樣的東西。當這兩個部件損壞後,設備會自動拽掉損壞的部件,然後將替換件直接插進去。當然,這種設置也不是所有戰艦都有的,而且也不是所有戰艦的這個替換裝置運轉速度都一樣。至少西斯帝國戰艦就很少有這種自動更換裝置,不過他們有手動更換裝置,只要兩個人一分鍾就能完成更換。當然戰場上一秒都很重要,一分鍾以後誰知道會發生什么。

要么說西斯帝國的技術落後呢。創造者們的戰艦上這種護盾自動更換器就好像機槍供彈裝置一樣,當護盾損壞後只要艦橋那邊發出更換指令,這個裝置可以在五秒之內完成替換,而且如果艦橋無人控制,這個裝置在檢測到護盾過載後會在等待十秒之後自動更換。

新星號也有這種更換裝置,而且比一般的創造者戰艦還要先進,只要三秒就可以完成替換。但是,這東西畢竟是需要時間的。當外面的防護罩崩潰後,那艘西斯帝國戰艦前面剩余的護盾便直接撞擊在了新信號的生物裝甲之上。

西斯帝國戰艦指揮官想象中摧枯拉朽一般的撞碎敵艦的情況並未發生,新信號的外裝甲在和西斯帝國戰艦的護盾接觸後立刻就出現了之前一樣的反應,而西斯帝國戰艦內部那個女戰艦兵再次叫喊了起來。「對方艦體表面出現斥力場反應。該死,這條船有雙護盾!」

雙護盾設計並不是什么高大尚的科技,它無非就是給一艘船裝備兩套互不相干的護盾發生器,其中一套緊貼船體,另外一套稍微靠外一些,這樣戰艦就可以有兩層防護,能夠更好的保護戰艦。

當然,以上都是做夢,因為實際情況是——雙護盾會互相干擾,結果就是用200%的能量消耗換來了150%的防護效果。雖然防護增加了,但是能耗比也增加了。當然,可能有人認為只要能擋住敵人的攻擊保護戰艦,多用點能量沒關系。對,這個想法是沒錯,可問題是這種設計的缺點不管是這一個。

雙護盾設計被提出來之後很多宇宙文明都試過,但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與其使用雙倍的能耗和雙倍的空間去安裝兩套護盾,還不如把能量和空間集中起來裝一套更大的。這有點像坦克上的火炮設計理念,也就是與其為一輛坦克安裝兩門小口徑的火炮,不如把空間集中起來裝一門更大的火炮。這個防護罩也是一樣的情況。兩個小的防護罩用掉的空間和能量如果集中裝一個大功率的護盾發生器,產生的防護效果其實要遠高於兩個小的護盾發生器。

正因為以上這種被廣泛認可的理論,所以宇宙戰艦後來幾乎都放棄了雙護盾設計,除了極個別特殊用途的戰艦會裝備雙護盾,一般的戰艦都是只有一層護盾。

大家都只有一層護盾,新星號這種帶兩層護盾,而且屬性還不一樣的情況就更顯得奇怪了,要不然西斯帝國戰艦上那些人也不會那么驚訝了。

而事實上就是……新星號其實只有一套護盾發生器,而這第二層所謂的護盾發生器,其實就是它的生物裝甲自帶的生物斥力場,也就是說這其實是裝甲材料本身的特點,不是護盾。當然,它其實也具備護盾的作用,而且不會干擾第一層護盾的強度,反而因為它逸散出去的能量會補充外面那層護盾的能量,所以反過來還能增加第一層護盾的強度。這絕對是個劃時代的設計,至少面前這艘西斯帝國戰艦上的西斯帝國士兵們就吃了個暗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