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峽棺山 第十九章 隱士之棺(上)(2 / 2)

鬼吹燈 天下霸唱 1033 字 2020-08-17

孫九爺綳著臉說:「你們幾時見我胡說過?這不明擺著嗎——松皮為槨、荊藤為冠,這就是古時隱逸之士的葬制,史書上是有明文記載的呀,肯定不會錯。」

巴蜀之的的崖葬懸棺,皆是古人所造,大部分都有幾千年的歷史,根據歷代方志記載,除了古巴人之外,還有許多修仙求道的隱士,對懸棺葬情有獨鍾,臨終後葬於幽峽深谷的峭壁之上,以古松作為棺槨,陪葬品非常簡單,只有些「竹簡、龜甲、銅劍」之物,大多是連古代盜墓賊都瞧不上眼的簡陋「明器」,在離巫山不遠的峽區,就有「兵書峽、寶劍峽」一類的地名,就是由在懸棺中發現的明器命名,可那所謂的「兵書、寶劍」究竟為何物?如今早已無處考證。

我們曾在「棺材峽」里見到過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懸棺,全部都是岩樁式,也就是鑿在峭壁上幾個窟窿,再插入木樁,把棺木橫架其上,而在金絲燕子窟下方的這處「隱士」懸棺,則藏是在岩隙里,利用了峭壁上天然的狹窄洞穴,人在其中難以站立,棺中坐起的古屍,頭部已經快碰到頂上的岩石了。

孫教授見懸棺墓穴渾然天成,更加確信他自己的判斷了,這古屍即便不是避士隱居之人,也多半是通曉河圖洛書,懂得天地造化玄妙的高士,可惜這處墓穴已經被盜發過了,否則棺中屍體怎可能自行坐立起來?必定是被盜墓賊用繩套從棺材里拽起來的。

胖子卻不耐煩聽孫教授講什么「隱士」,趴在木梁一端不住問我:「老胡,棺材里邊有明器沒有?咱們能不能帶點小紀念品回去?」

我拿了手電筒撥開古藤,將半個身子探進岩縫中的墓穴,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墓中除了「一屍、一棺、一劍」之外,還有些陶瓦碎片,岩壁上刻著幾幅北斗七星的簡易圖案,看得出這位墓主人生前很可能通曉「天文、玄學」之類的異術。

我又仔細打量了一番松木棺材,棺蓋被揭在一旁,破損得比較嚴重,而坐於棺中的古屍頸中掛著條索子,果然是被盜墓者光顧過,這些事無不被孫九爺一一料中,我看明白之後,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力,轉頭對木梁上的眾人說:「棺木顯然早就被盜發過了,而且我看倒斗的手法很專業,應該是專家做的。」說完我試著拔了拔古屍懷中所抱的青銅古劍,劍在鞘中紋絲不動,好象死者依然有知,過了幾千年,還不肯松開貼身陪葬的銅劍。

我進棺材峽是有所為而來,對那柄青銅古劍並不感興趣,只是有些好奇為什么盜此懸棺的賊人,沒有將青銅劍取走?難道他們當初盜走了更重要的東西?心中猜疑了一陣,又想試試古屍是否僵硬干枯,以便對棺材峽里的風水龍氣有個具體認識,當下就戴上手套,想將這具仙風道骨的屍首輕輕放倒回棺中,不料竟是一碰就倒,屍身半點不僵。

孫九爺不解的問道:「胡八一,你動那古屍做什么?看看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動,懸棺里不會有你們看得上眼的陪葬品,回頭把這個發現報上去,你的功勞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