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對比(2/4)(2 / 2)

越來越多的電影已不滿足於拍攝現實或歷史的城市空間,科幻和奇幻類型電影成為了導演和藝術總監們「新畫布」。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美國經濟繁榮的標志時期,英雄主義動作冒險電影成為了娛樂大片的寵兒。

利用剛升級換代的特效技術,《星球大戰》的「漢·索羅」換裝後成為了斯皮爾伯格《印第安納·瓊斯》系列的絕對主角。

喬治·盧卡斯繼續引領者他的概念藝術團隊帶來了《帝國反擊戰》與《絕地歸來》,但所有科幻電影在制作設計領域的光芒完全被雷德利·斯科特的開創性傑作《銀翼殺手》蓋過了。

這部電影以2019年洛杉磯腐朽黑暗的未來工業城市為背景,催生了「賽博朋克」和「未來主義黑色電影」類型,同時也是通過電影建築來隱射社會發展矛盾,探討未來城市問題的典型科幻片代表。

《銀翼殺手》將科幻片引入了另一個新高潮!

20世紀90年代是另一個多產的十年。

幻想藝術被《剪刀手愛德華》帶入了一個新的黑暗童話世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日新月異,特效技術在《侏羅紀公園》、《黑客帝國》中開花結果。

斯坦·溫斯頓工作室制作的物理特效在80年代的《終結者》中初出茅廬,在90年代「復活」恐龍的技術競賽中大放異彩。

當然,特效界的領航員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號》奠定了21世界好萊塢在海外市場的摧枯拉朽之勢,也為下個十年的「科幻核彈」《阿凡達》奠定了基礎。

進入二十一世紀…

一切原地打轉了——現在最流行的是什么?

漫威大法——用拍電視劇的方式一部接一部的講漫改超級英雄的故事!

……

呂瀟然以前真覺得好萊塢沒什么了不起的…

你盡管拍漫威,一個套路的東西,總有一天觀眾會厭倦!

最近惡補了一下《銀翼殺手》、《星球大戰》、《異形》、《星際迷航》…

整個人都懵逼了!

你想象一下,人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玩這一套東西了!

不對,《星際迷航》是六十年代的,最初是電視劇,後來改成了電影…

「突然感覺我們現在玩的這套商業模式,正是好萊塢幾十年前玩的!」

鍾麗芳皺眉:「所以呢?」

「我以前覺得好萊塢沒什么了不起的,甚至覺得華語電影一旦完成工業化,反超他們是一件很隨意的事情…」

「難怪那幫人對好萊塢念念不忘…真牛逼!」

而且不是導演一個人牛逼,是整個產業鏈的厲害…

九十年代,好萊塢進口大片進入國內…

真的是,降維打擊!

鍾麗芳搖了搖頭:「現在好萊塢電影已經無所謂什么大片不大片,一個ip就是一部電視連續劇——主要還是時代變了,以前,美國電影觀眾通過電影來學習怎么打扮、怎么泡妞、怎么過才算時尚生活,新世紀互聯網的出現讓好萊塢徹底改變經營模式,現在每周進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口比例不到1969年的百分之一。」

「科技的發展帶來了娛樂的多樣性,電影已經不是唯一了!」

呂瀟然很認可這個觀點,點了點頭,然後問她:「…你來找我干嘛?」

「《影》定檔的事情…」

「…放在明年賀歲檔吧!」

「賀歲檔?競爭會不會太激烈?」

呂瀟然笑了一下:「你想多了,明年賀歲檔會非常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