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昔時因(1 / 2)

天龍八部小說 金庸 12080 字 2020-12-23

.

眾人回過頭來,只見杏子樹後轉出一個身穿灰布衲袍的老僧,方面大耳,形貌威嚴。

徐長老叫道:天台山知光大師到了,三十余年不見,大師仍然這等清健。

智光和尚的名頭在武林中並不響亮,丐幫中後一輩的人物都不知他的來歷。但喬峰、六長老等卻均肅立起敬,知他當年曾發大願心,飄洋過海,遠赴海外蠻荒,采集異種樹皮,治愈浙閩兩廣一帶無數染了瘴毒的百姓。他因此而大病兩場,結果武功全失,但嘉惠百姓,實非淺鮮。各人紛紛走近施禮。

智光大師向趙錢孫笑道:武功不如對方,挨打不還手已甚為難。倘若武功勝過對方,能挨打不還手,更是難上加難。趙錢孫低頭沉思,若有所悟。

徐長老道:智光大師德澤廣初,無人不敬。但近十余年來早已不問江湖上事務。今日佛駕光降,實是丐幫之福。在下感激不盡。

智光道:丐幫徐長老和太行山單判官聯名折柬相召,老衲怎敢不來天台山與無錫相距不遠,兩位信中又道,此事有關天下蒼生氣運,自當奉召。

喬峰心道:原來你也是徐長老和單正邀來的。又想:素聞智光大師德高望重,決不會參與隱害我的陰謀,有他老人家到來,實是好事。

趙錢孫忽道:雁門關外亂石谷前的大戰,智光和尚也是有份的,你來說吧。

智光聽到雁門關外亂石谷前這八個字,臉上忽地閃過了一片奇異的神情,似乎又興奮,又恐懼,又是慘不忍睹,最後則是一片慈悲和憐憫,嘆道:殺孽太重,殺孽太重此事言之有愧。眾位施主,亂石谷大戰已是三十年前之事,何以今日重提

徐長老道:只因此刻本幫起了重大變故,有一封涉及此事的書信。說著便將那信遞了過去。

智光將信看了一遍,從頭又看一遍,搖頭道:冤家宜解不宜結,何必舊事重提依老衲之見,將此信毀去,泯滅痕跡,也就是了。徐長老道:本幫副幫主慘死,若不追究,馬副幫主固然沉冤不雪,敝幫更有土崩瓦解之危。智光大師點頭道:那也說得是,那也說得是。

他抬起頭來,但見一鉤眉月斜掛天除,冷冷的清光瀉在杏樹梢頭。

智光向趙錢孫瞧了一眼,說道:好,老衲從前做錯了的事,也不必隱瞞,照實說來便是。趙錢孫道:咱們是為國為民,不能說是做錯了事。智光搖頭道:錯便錯了,又何必自欺欺人轉身向著眾人,說道:三十年前,中原豪傑接到訊息,說契丹國有大批武士要來偷襲少林寺,想將寺中秘藏數百年的武功圖譜,一舉奪去。

眾人輕聲驚噫,均想:契丹武士的野心當真不小。少林寺武功絕技乃中士武術的瑰寶,契丹國和大宋累年相戰,如將少林寺的武功秘笈搶奪了去,一加傳播,軍中人人習練,戰場之上,大宋官兵如何再是敵手

智光續道:這件事當真非同小可,要是契丹此舉成功,大宋便有亡國之禍,我黃帝子孫說不定就此滅種,盡數死於遼兵的長矛利刀之下,我們以事在緊急,不及詳加計議,聽說這些契丹武士要道經雁門,一面派人通知少林寺嚴加戒備,各人立即兼程趕去,要在雁門關外迎擊,縱不能盡數將之殲滅,也要令他們的奸謀難以得逞。

眾人聽到和契丹打仗,都忍不住熱血如沸,又是栗栗危懼,大宋屢世受契丹欺凌,打一仗,敗一仗,喪師割地,軍民死於契丹刀槍之下的著實不少。

智光大師緩緩轉過頭去,凝視著喬峰,說道:喬幫主,倘若你得知了這項訊息,那便如何

喬峰朗聲說道:智光大師,喬某見識淺陋,才德不足以服眾,致令幫中兄弟見疑,說來好生慚愧。但喬某縱然無能,卻也是個有肝膽、有骨氣的男兒漢,於這大節大義份上決不致不明是非。我大宋受遼狗欺凌,家國之仇,誰不思報倘若得知了這項訊息,自當率同本幫弟兄,星夜趕去阻截。

他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眾人聽了,盡皆動容,均想:男兒漢大丈夫固當如此。

智光點了點頭,道:如此說來,我們前赴雁門關外伏擊遼人之舉,以喬幫主看來,是不錯的

喬峰心下漸漸有氣:你將我當作什么人這般說話,顯是將我瞧得小了。但神色間並不發作,說道:諸位前輩英風俠烈,喬某敬仰得緊,恨不早生三十年,得以追隨先賢,共赴義舉手刃胡虜。

智光向他深深瞧了一眼,臉上神氣大是異樣,緩緩說道:當時大伙兒分成數起,趕赴雁門關。我和這位仁兄,說著向趙錢孫指了指,說道:都是在第一批。我們這批共是二十一人,帶頭的大哥年紀並不大,比我還小著好幾歲,可是他武功卓絕,在武林中又地位尊崇,因此大伙推他帶頭,一齊奉他的號令行事。這批人中丐幫汪幫主,萬勝刀王維義王老英雄,地絕劍黃山鶴雲道長,都是當時武林中第一流的高手。那時老衲尚未出家,混跡於群雄之間,其實萬分配不上,只不過報國殺敵,不敢後人,有一分力,就出一分力罷了。這位仁兄,當時的武功就比老衲高得多,現今更加不必說了。

趙錢孫道:不錯,那時你的武功和我已相差很大,至少差上這么一大截。說著伸出雙手,豎起手掌比了一比,兩掌間相距尺許。他隨即覺得相距之數尚不止此,於是將兩掌又自外分開,使掌心間相距到尺半模樣。

智光續道:過得雁門關時,已將近黃昏。我們出關行了十余里,一路小心戒備,突然之間,西北角上傳來馬匹奔跑之聲,聽聲音至少也有十來騎。帶頭大哥高舉右手,大伙兒便停了下來。各人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擔優,沒一人說一句話。歡喜的是,消息果然為假,幸好我們毫不耽擱的趕到,終於能及時攔阻。但人人均知來襲的契丹武士定是十分厲害之輩,善者不來,來者不善,既敢向中土武學的泰山北斗少林寺挑釁,自然人人是契丹千中挑、萬中選的勇士。大宋和契丹打仗,向來敗多勝少,今日之戰能否得勝,實在難說之極。

帶頭大哥一揮手,我們二十一人便分別在山道兩旁的大石後面伏了下來。山谷左側是個亂石嶙峋的深谷,一眼望將下去,黑黝黝的深不見底。

耳聽得蹄聲越來越近,接著聽得有七八人大聲唱歌,唱的正是遼歌,歌聲曼長,豪壯粗野,也不知是什么意思。我緊緊握住刀柄,掌心都是汗水,伸掌在膝頭褲子上擦干,不久又已濕了。帶頭大哥正伏在我身旁,他知我沉不住氣,伸手在我肩頭輕拍兩下,向我笑了一笑,又伸左掌虛劈一招,作個殺盡胡虜的姿式。我也向他笑了笑,心下便定得多了。

遼人當先的馬匹奔到五十余丈之外,我從大石後面望將出去,只見這些契丹武士身上都披皮裘,有的手中拿著長矛,有的提著彎刀,有的則是彎弓搭箭,更有人肩頭停著巨大凶猛的獵鷹,高歌而來,全沒理會前面有敵人埋伏。片刻之間,我已見到了先頭幾個契丹武士的面貌,個個短發濃髯,神情凶悍。眼見他們越馳越近,我一顆心也越跳越厲害,竟似要從嘴里跳將出來一般。

眾人聽到這里,明知是三十年前之事,卻也不禁心中怦怦而跳。

智光向喬峰道:喬幫主,此事成敗,關連到大宋國運,中土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死,而我們卻又確無制勝把握。唯一的便宜,只不過是敵在明處而我在暗里,你想我們該當如何才是

喬峰道:自來兵不厭詐。這等兩國交兵,不能講什么江湖道義、武林規矩。遼狗殺戮我大宋百姓之時,又何嘗手下容情了依在下之見,當用暗器。暗器之上,須喂劇毒。

智光伸手一拍大腿,說道:正是。喬幫主之見,恰與我們當時所想一模一樣。帶頭的大哥眼見遼狗馳近,一聲長嘯,眾人的暗器便紛紛射了出去,鋼鏢、袖箭、飛刀、鐵錐每一件都是喂了劇毒的。只聽得眾遼狗啊啊呼叫,亂成一團,一大半都摔下馬來。

群丐之中,登時有人拍手喝采,歡呼起來。

智光續道:這時我已數得清楚,契丹武士共有一十九騎,我們用暗器料理了十二人,余下的已只不過七人。我們一擁而上。刀劍齊施,片刻之間,將這七人盡數殺了,竟沒一個活口逃走。

丐幫中又有人歡呼。但喬峰、段譽等人卻想:你說這些契丹武士都是千中挑、萬中選的頭等勇士,怎地如此不濟,片刻間便都給你們殺了

只聽智光嘆了口氣,說道:我們一舉而將一十九名契丹武士盡數殲滅,雖是歡喜,可也大起疑心,覺得這些契丹人太也膿包,盡皆不堪一擊,絕非什么好手。難道聽到的訊息竟然不確又難道遼人故意安排這誘敵之計,教我們上當沒商量得幾句,只聽得馬蹄聲音,西北角又有兩騎馬馳來。

這一次我們也不再隱伏,逕自迎了上去。只見馬上是男女二人,男的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服飾也比適才那一十九名武士華貴得多。那女的是個少婦,手中抱著一個嬰兒,兩人並轡談笑而來,神態極是親昵,顯是一對少年夫妻。這兩名契丹男女一見到我們,臉上微現詫異之色,但不久便見到那一十九名武士死在地下,那男子立時神色十分凶猛,向我們大聲喝問,嘰哩咕嚕的契丹話說了一大串,也不知說些什么。

山西大同府的鐵塔方大雄方三哥舉起一條鑌鐵棍,喝道:兀那遼狗,納下命來揮棍便向那契丹男子打了過去。帶頭大哥心下起疑,喝道:方三哥,休得魯莽,別傷他性命,抓住他問個清楚。

帶頭大哥這句話尚未說完,那遼人右臂伸出,已抓住了方大雄手中的鑌鐵棍,向外一拗,喀的一聲輕響,方大雄右臂關節已斷。那遼人提起鐵棍,從半空中擊將下來,我們大聲呼喊,眼見已不及上前搶救,當下便有七八人向他發射暗器。那遼人左手袍袖一拂,一股勁風揮出,將七八枚暗器盡數掠在一旁。眼見方大雄性命無僥,不料他鑌鐵棍一挑,將方大雄的身子挑了起來,連人帶棍,一起摔在道旁,嘰哩咕嚕的不知又說了些什么。

這人露了這一手功夫,我們人人震驚,均覺此人武功之高,實是罕見,顯然先前所傳的訊息非假,只怕以後續來的好手越來越強,我們以眾欺寡,殺得一個是一個,當下六七人一擁而上,向他攻了過去。另外四五人則向那少婦攻擊。

不料那少婦卻全然不會武功,有人一劍便斬斷她一條手臂,她懷抱著的嬰兒便跌下地來,跟著另一人一刀砍去了她半邊腦袋。那遼人武功雖強,但被七八位高手刀劍齊施的纏住了,如何分得出手來相救妻兒起初他連接數招,只是奪去我們兄弟的兵刃,並不傷人,待見妻子一死,眼睛登時紅了,臉上神色可怖之極。那時候我一見到他的目光,不由得心驚膽戰,不敢上前。

趙錢孫道:那也怪不得你,那也怪不得你本來他除了對譚婆講話之外,說話的語調中總是帶著幾分譏嘲和漫不在乎,這兩句話卻深含沉痛和歉仄之意。

智光道:那一場惡戰,已過去了三十年,但這三十年之中,我不知道曾幾百次在夢中重歷其境。當時惡斗的種種情景,無不清清楚楚的印在我心里。那遼人雙臂斜兜,不知用什么擒拿手法,便奪到了我們兩位兄弟的兵刃,跟著一刺一劈,當場殺了二人。他有時從馬背上飛縱而下,有時又躍回馬背,兔起鶻落,行如鬼魅。不錯,他真如是個魔鬼化身,東邊一沖,殺了一人;西面這么一轉又殺了一人。只片刻之間,我們二十一人之中,已有九人死在他手下。

這一來大伙兒都紅了眼睛,帶頭大哥、汪幫主等個個舍命上前,跟他纏頭,可是那人武功實在太過奇特厲害,一招一式,總是從決計料想不到的方位襲來。其時夕陽如血,雁關門外朔風呼號之中,夾雜著一聲聲英雄好漢臨死時的叫喚,頭顱四肢,鮮血兵刃,在空中亂飛亂擲,那時候本領再強的高手也只能自保,誰也無法去救助旁人。

我見到這等情勢,心下實是嚇得厲害,然而見眾兄弟一個個慘死,不由得熱血沸騰,鼓起勇氣,騎馬向他直沖過去。我雙手舉起大刀,向他頭頂急劈,知道這一劈倘若不中,我的性命便也交給他了。眼見大刀刃口離他頭頂已不過尺許,突見那遼人抓了一人,將他的腦袋湊到我刀下。我一瞥之下,見這人是江西杜氏三雄中的老二,自是大吃一驚,百忙中硬生生的收刀。大刀急縮,喀的一聲,劈在我坐騎頭上,那馬一聲哀嘶,跳了起來。便在此時,那遼人的一掌也已擊到。幸好我的坐騎不遲不早,剛在這時候跳起,擋接了他這一掌,否則我筋骨齊斷,那里還有命在

他這一掌的力道好不雄渾,將我擊得連人帶馬,向後仰跌而出,我身子飛了起來,落在一株大樹樹頂,架在半空。那時我已驚得渾渾噩噩,也不知自己是死是活,身在何處。從半空中望將下來,但見圍在那遼人身周的兄弟越來越少,只剩下了五六人,跟著看見這位仁兄說著望向趙錢孫,續道:身子一晃,倒在血泊之中,只道他也送了性命。

趙錢孫搖頭道:這種丑事雖然說來有愧,卻也不必相瞞,我不是受了傷,乃是嚇得暈了過去。我見那遼人抓住杜二哥的兩條腿,往兩邊一撕,將他身子撕成兩半,五臟六腑都流了出來。我突覺自己的心不跳了,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不錯,我是個膽小鬼,見到別人殺人,竟曾嚇得暈了過去。

智光道:見了這遼人猶如魔鬼般的殺害眾兄弟,若說不怕,那可是欺人之談。他向掛在山頂天空的眉月望了一眼,又道:那時和那遼經纏頭的,只剩下四個人了。帶頭大哥自知無幸,終究會死在他的手下,連聲喝問:你是誰你是誰那遼人並不答話,轉手兩個回合,再殺二人,忽起一足,踢中了汪幫主背心上的穴道,跟著左足鴛鴦連環,又踢中了帶頭大哥肋下穴道。這人以足尖踢人穴道,認穴之准,腳法之奇,直是匪夷所思。若不是我自知死在臨頭,而遭殃的又是我最敬仰的二人,幾乎脫口便要喝出采來。

那遼人見強敵盡殲,奔到那少婦屍首之旁,抱著她大哭起來,哭得凄切之極。我聽了這哭聲,心下竟忍不住的難過,覺得這惡獸魔鬼一樣的遼狗,居然也有人性,哀痛之情,似乎並黨組織咱們漢人來得淺了。

趙錢孫冷冷的道:那又有什么希奇野獸的親子夫婦之情,未必就不及人。遼人也是人,為什么就不及漢人丐幫中有幾個叫了起來:遼狗凶殘暴虐,勝過了毒蛇猛獸,和我漢人大不相同。趙錢孫只是冷笑,並不答話。

智光續道:那遼人哭了一會,抱起他兒子屍身看了一會,將嬰屍放在他母親懷中,走到帶頭大哥身前,大聲喝罵。帶頭大哥毫不屈服,向他怒目而視,只是苦於被點了穴道,說不出半句話來。那遼人突然間仰天長嘯,從地下拾起一柄短刀,在山峰的石壁上劃起字來,其時天色已黑,我和他相距又遠,瞧不見他寫些什么。

趙錢孫道:他刻劃的是契丹文字,你便瞧見了,也不識得。

智光道:不錯,我便瞧見了,也不識得。那時四下里寂靜無聲,但聽得石壁上嗤嗤有聲,石屑落地的聲音竟也聽得見,我自是連大氣也不敢透上一口。也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只聽得當的一聲,他擲下短刀,俯身抱起他妻子和兒子的屍身,走到崖邊,涌身便往深谷中跳了下去。

眾人聽得這里,都是啊的一聲,誰也料想不到竟會有此變故。

智光大師道:眾位此刻聽來,猶覺詫異,當時我親眼瞧見,實是驚訝無比。我本想如此武功高強之人,在遼國必定身居高位,此次來中原襲擊少林寺,他就算不是大首領,也必是眾武士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擒住了我們的帶頭大哥和汪幫主,將余人殺得一干二凈,大獲全勝,自必就此乘勝而進,萬萬想不到竟會跳崖自盡。

我先前來到這谷邊之時,曾向下引望,只見雲鎖霧封,深不見底,這一跳將下去,他武功雖高,終究是血肉之軀,如何會有命在我一驚之下,忍不住叫了出來。

那知奇事之中,更有奇事,便在我一聲驚呼之時,忽然間哇哇兩聲嬰兒的啼哭,從亂石谷中傳了上來,跟著黑黝黝一件物事從谷中飛上,拍的一聲輕音,正好跌在汪幫主身上。嬰兒啼哭之聲一直不止,原來跌在汪幫主身上的正是那個嬰兒。那時我恐懼之心已去,從樹上縱下,奔到汪幫主身前看時,只見那契丹嬰兒橫卧在他腹上,兀自啼哭。

我想了一想,這才明白,原來那契丹少婦被殺,她兒子摔在地下,只是閉住了氣,其實未死。那遼人哀痛之余,一摸嬰兒的口鼻已無呼吸,只道妻兒俱喪,於是抱了兩具屍體投崖自盡。那嬰兒一經震盪,醒了過來,登時啼哭出聲。那遼人身手也真了得,不願兒子隨他活生生的葬身谷底,立即將嬰兒拋了上來,他記得方位距離,恰好將嬰兒投在汪幫主腹上,使孩子不致受傷。他身在半空,方始發覺兒子未死,立時遠擲,心思固轉得極快,而使力之准更不差厘毫,這樣的機智,這樣的武功,委實可怖可畏。

我眼看眾兄弟慘死,哀痛之下,提起那個契丹嬰兒,便想將他往山石上一摔,撞死了他。正要脫手擲出,只聽得他又大聲啼哭,我向他瞧去,只見他一張小臉脹得通紅,兩支漆黑光亮的大眼正也在向我瞧著。我這眼若是不瞧,一把摔死了他,那便萬事全休。但我一看到他可愛的臉龐,說什么也下不了這毒手,心想欺侮一個不滿周歲的嬰兒,那算是什么男子漢、老丈夫

群丐中有人插口道:智光大師,遼狗殺我漢人同胞,不計其數。我親眼見到遼狗手持長矛,將我漢人的嬰兒活生生的挑在矛頭,騎馬游街,躍武揚威。他們剎得,咱們為什么殺不得

智光大師嘆道:話是不錯,但常言道,側隱之心,人皆有之。這一日我見到這許多人慘死,實不能再下手殺這嬰兒。你們說我做錯了也好,說我心腸太軟也好,我終究留下了這嬰兒的性命。

跟著我便想去解開帶頭大哥和汪幫主的穴道。一來我本事低微,而那契丹人的踢穴功夫又太特異,我抓拿打拍,按捏敲摩,推血過宮,松筋揉肌,只忙得全身大汗,什么手法都用遍了,帶頭大哥和汪幫主始終不能動彈,也不能張口說話。我無法可施,生怕契丹人後援再到,於是牽過三匹馬來,將帶頭大哥和汪幫主分別抱上馬背。我自己乘坐一匹,抱了那契丹嬰兒,牽了兩匹馬,連夜回進雁門關,找尋跌打傷科醫生療治解穴,卻也解救不得。幸好到第二日晚間,滿得十二個時辰,兩位被封的穴道自行解開了。

帶頭大哥和汪幫主記掛著契丹武士襲擊少林寺之事,穴道一解,立即又趕出雁門關察看。但見遍地血肉屍骸,仍和昨日傍晚我離去時一模一樣。我探頭到亂石谷向下張望,也瞧不見什么端倪。當下我們三人將殉難眾兄弟的屍骸埋葬了,查點人數,卻見只有一十七具。本來殉難的共有一十八人,怎么會少了一具呢他說到此處,眼光向趙錢孫望去。

趙錢孫苦笑道:其中一具屍骸活了轉來,自行走了,至今行屍走肉,那便是我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智光道:但那時咱三人也不以為異,心想混戰之中,這位仁兄掉入了亂石谷內,那也甚是平常。我們埋葬了殉難的諸兄弟後,余憤未泄,將一眾契丹人的屍體得起來都投入了亂石谷中。

帶頭大歌忽向汪幫主道:劍通兄,那契丹人若要殺了咱們二人,當真易如反掌,何以只踢了咱們穴道,卻留下了性命汪幫主道:這件事我也苦思不明。咱二人是領頭的,殺了他的妻兒,按理說,他自當趕盡殺絕才是。

三人商量不出結果。帶頭大哥道:他刻在石壁上的文字,或許含有什么深意。若於我們三人都不識契丹文字,帶頭大哥舀些溪水來,化開了地下凝血,塗在石壁之上,然後撕下白袍衣襟,將石壁的文字拓了下來。那些契彤文字深入石中,幾及兩寸,他以一柄短刀隨意刻劃而成,單是這份手勁,我看便已獨步天下,無人能及。三人只瞧得暗暗驚詫,追思前一日的情景,兀自心有余悸。回到關內,汪幫主找到了一個牛馬販子,那人常往遼國上京販馬,識得契丹文字,將那白布拓片給他一看。他用漢文譯了出來,寫在紙上。

他說到這里,抬頭向天,長嘆了一聲,續道:我們三人看了那販子的譯文後,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實是難以相信。但那契丹人其時已決意自盡,又何必故意撒謊我們另行又去找了一個通契丹文之人,叫他將拓片的語句口譯一遍,意思仍是一樣。唉,倘若真相確是如此,不但殉難的十七名兄弟死得冤枉,這些契丹人也是無辜受累,而這對契丹人夫婦,我們更是萬分的對他們不起了。

眾人急於想知道石壁上的文字是什么意思,卻聽他遲遲不說,有些性子急燥之人便問:那些字說些什么為什么對他們不起那對契丹夫婦為什么死得冤枉

智光道:眾位朋友,非是我有意賣關子,不肯吐露這契丹文字的意義。倘若壁上文字確是實情,那么帶頭大哥、汪幫主和我的所作所為,確是大錯特錯,委實地我顏對人。我智光在武林中只是個無名小卒,做錯了事,不算什么,但帶頭大哥和汪幫主是何等的身份地位何況汪幫主已然逝世,我可不能胡亂損及他二位的聲名,請恕我不能明言。

丐幫前任幫主汪劍通威名素重,於喬峰、諸長老、諸弟子皆深有恩義,群丐雖好奇心甚盛,但聽這事有損汪幫主的聲名,誰都不敢相詢了。

智光繼續說:我們三人計議一番,都不願相信當真如此,卻又不能不信。當下決定暫行寄下這契丹嬰兒的性命,先行趕到少林寺去察看動靜,要是契丹武士果然大舉來襲,再殺這嬰兒不遲。一路上馬不停蹄,連日連夜的趕路,到得少林寺中,只見各路英雄前來赴援的已到得不少。此事關涉我神州千千萬萬百姓的生死安危,只要有人得到訊息,誰都要來出一分力氣。

智光的目光自左至右向眾人臉上緩緩掃過,說道:那次少林寺中聚會,這里年紀較長的英雄頗有參予,經過的詳情,我也不必細說了。大家謹慎防備,嚴密守衛,各路來援的英雄越到趙多。然而從九月重陽前後起,直到臘月,三個多月之中,竟沒半點警耗,待想找那報訊之人來詳加詢問,卻再也找他不到了。我們這才料定訊息是假,大伙兒是受人之愚。雁門關外這一戰,雙方都死了不少人,真當死得冤枉。

但過不多久,契丹鐵騎入侵,攻打河北諸路軍州,大伙兒於契丹武士是否要來偷襲少林寺一節,也就不怎么放在心上。他們來襲也好,不來襲也好,總而言之,契丹人是我大宋的死敵。

帶頭大哥、汪幫主,和我三人因對雁門關外之事心中有愧,除了向少林寺方丈說明經過、又向死難諸兄弟的家人報知噩耗之外,並沒向旁人提起,那契丹嬰孩也就寄養在少室山下的農家,事過之後,如何處置這個嬰兒,倒是頗為棘手。我們對不起他的父母,自不能再傷他性命。但說要將他撫養長大,契丹人是我們死仇,我們三人心中都想到了養虎貽患四字。後來帶頭大哥拿了一百兩銀子,交給那農家,請它們養育這嬰兒,要那農人夫婦自認是這契丹嬰兒的父母,那嬰兒長成之後,也決不可讓他得智領養之事。那對農家夫婦本無子息,歡天喜地的答應了。他們絲毫不知這嬰兒是契丹骨血,我們將孩子帶去少室山之前,早在路上給他換過了漢兒的衣衫。大宋百姓恨契丹人入骨,如見孩子穿著契丹裝束,定會加害於他

喬峰聽到這里,心中已猜到了八九分,顫聲問道:智光大師,那那少室山下的農人,他,他,他姓什么

智光道:你既已猜到,我也不必隱瞞。那農人姓喬,名字叫作三槐。

喬峰大聲叫道:不,不你胡說八道,捏造這么一篇鬼話來誣陷我。我是堂堂漢人,如何是契丹胡虜我我三槐公是我親生的爹爹,你再瞎說突然間雙臂一分,搶到智光身前,左手一把抓住了他胸口。

單正和徐長老同叫:不可上前搶人。

喬峰身手快極,帶著智光的身軀,一幌閃開。

單正的兒子單仲山、單叔山、單季山三人齊向他身後撲去。喬峰右手抓起單叔山遠遠摔出,跟著又抓起單仲山摔出,第三次抓起單季山往地下一擲,伸足踏住了他頭顱。

單氏五虎在山東一帶威名頗盛,五兄弟成名已久,並非初出茅廬的後輩。但喬峰左手抓著智光,右手連抓連擲,將單家這三條大漢如稻草人一般拋擲自如,教對方竟沒半分抗拒余地。旁觀眾人都瞧得呆了。

單正和單伯山、單小山三人骨肉關心,都待撲上救援,卻見他踏住了單季山的腦袋,料知他功力厲害,只須稍加些勁,單季山的頭顱非給踩得稀爛不可,三人只跨出幾步,便都停步。單正叫道:喬幫主,有話好說,千萬不可動蠻。我單家與你無冤無仇,請你放了我孩兒。鐵面判官說到這樣的話,等如是向喬峰苦苦哀求了。

徐長老也道:喬幫主,智光大師江湖上人人敬仰,你不得傷害他性命。

喬峰熱血上涌,大聲道:不錯,我喬峰和你單家無冤無仇,籍光大師的為人,我也素所敬仰。你們你們要除去我幫主之位,那也罷了,我拱手讓人便是,何以編造了這番言離出來,誣蔑於我我我喬某到底做了什么壞事,你們如此苦苦逼我

他最後這幾句聲音也嘶啞了,眾人聽著,不禁都生出同情之意。

但聽得智光大師身上的骨骼格格輕響,均知他性命已在呼吸之間,生死之差,只系於喬峰的一念。除此之外,便是風拂樹梢,蟲鳴草際,人人呼吸喘息,誰都不敢作聲。

過得良久,趙錢孫突然嘿嘿冷笑,說道:可笑啊可笑漢人未必高人一等,契丹人也未必便豬狗不如明明是契丹,卻硬要冒充漢人,那有什么滋味連自己的親生父母也不肯認,枉自稱什么男子漢、大丈夫

喬峰睜大了眼睛,狠狠的凝視著他,問道:你也說我是契丹人么

趙錢孫道:我不知道。只不過那日雁門關外一戰,那個契丹武士的容貌身材,卻跟你一模一樣。這一架打將下來,只嚇得我趙錢孫魂飛魄散,心膽俱裂,那對頭人的相貌,便再隔一百年我也不會忘記。智光大師抱著那契丹嬰兒,也是我親眼聽見。我趙錢孫行屍走肉,世上除了小娟一人,更無掛懷之人,更無掛懷之事。你做不做丐幫幫主,關我屁事我干么要來誣陷於你我自認當年曾參予殺害你的父母,又有什么好處喬幫主,我趙錢孫的武功跟你可差得遠了,要是我不想活了,難道連自殺也不會么

喬峰將智光大師緩緩放下,右足足尖一挑,將單季山一個龐大的身軀輕輕踢了出去,拍的一聲,落在地下。單季山一彈便即站起,並未絲毫受傷。

喬峰眼望智光,但見他容色坦然,殊無半分作偽和狡獪的神態,問道:後來怎樣

智光道:後來你自己知道了。你長到七歲之時,在少室山中采栗,遇到野狼。有一位少林寺的僧人將你救了下來,殺死惡狼,給你治傷,自後每天便來傳你武功,是也不是

喬峰道:是原來這件事你也知道。那少林僧玄苦大師傳他武功之時,叫他決計不可向任何人說起,是以江湖上只知他是丐幫汪幫主的嫡傳弟子,誰也不知他和少林寺實有極深的淵源。

智光道:這位少林僧,乃是受了我們帶頭大哥的重托,請他從小教誨你,使你不致走入岐途。為了此事,我和帶頭大哥、汪幫主三人曾起過一場爭執。我說由你平平穩穩務農為主,不要學,再卷入江湖恩仇之中。帶頭大哥卻說我們對不起你父母,須當將你培養成為一位英雄人物。

喬峰道:你們你們到底怎樣對不起他漢人和契丹相斫相殺,有什么對得起、對不起之可言

智光漢道:雁門關外石壁上的遺文,至今未泯,將來你自己去看吧。帶頭大哥既是這個主意,汪幫主也偏著他多些,我自是拗不過他們。到得十六歲上,遇上了汪幫主,他收你作了徒兒,此後有許許多多的機緣遇合,你自己天姿卓絕,奮力上進,固然非常人之所能及,但若非帶頭大哥和汪幫主處處眷顧,只怕也不是這般容易吧

喬峰低頭沉思,自己這一生遇上什么危難,總是逢凶化吉,從來不吃什么大虧,而許多良機又往往自行送上門來,不求自得,從前只道自己福星高照,一生幸運,此刻聽了智光之言:心想莫非當真由於什么有力人物暗中扶持,而自己竟全然不覺他心中一片茫然:倘智光之方不假,那么我是契丹人而不是漢人了,汪幫主不是我的恩師,而是我的殺父仇人。暗中助我的那個英雄,也非真是好心助我,只不過內疚於心,想設法贖罪而已。不不契丹人凶殘暴虐,是我漢人的死敵,我怎么能做契丹人

只聽智光續道:汪幫主初時對你還十分提防,但後來見你學武進境既快,為人慷慨豪俠,待人仁厚,對他恭謹尊崇,行事又處處合他心意,漸漸的真心喜歡了你。再後來你立功愈多,威名越大,丐幫上上下下一齊歸心,便是幫外之人,也知丐幫將來的幫主非你莫屬。但汪幫主始終拿不定主意,便由於你是契丹人之故,他試你三大難題,你一一辦到,但仍要到你立了七大功勞之後,他才以打狗棒相授。那一年泰山大會,你連創丐幫強敵九人,使丐幫威震天下,那時他更無猶豫的余地,方立你為丐幫幫主。以老衲所知,丐幫數百年來,從無第二個幫主之位,如你這般得來艱難。

喬峰低頭道:我只道恩師汪幫主是有意鍛煉於我,使我多歷艱辛,以便擔當大任,卻原來卻原來到了這時,心中已有七八成信了。

智光道:我之所知,至此為止。你出任丐幫幫主之後,我聽得江湖傳言,都說你行俠仗義,造福於民,處事公允,將丐幫整頓得好生興旺,我私下自是代你喜歡。又聽說你數度壞了契丹人的奸謀,殺過好幾個契丹的英雄人物,那么我們先前養虎貽患的顧忌,便成了杞人之憂。這件事原可永不提起,卻不知何人去抖了出來這於丐幫與喬幫主自身,都不見得有什么好處。說著長長嘆了口氣,臉上大有悲憫之色。

徐長老道:多謝智光大師回述舊事,使大伙有如身歷其境。這一封書信他揚了揚手中那信,續道:是那位帶頭大俠寫給汪幫主的,書中極力勸阻汪幫主,不可將幫主大位傳於喬幫主。喬幫主,你不妨自己過一過目。說著便將書信遞將過去。

智光道:先讓我瞧瞧,是否真是原信。說著將信接在手中,看了一遍,說道:不錯,果然是帶頭大哥的手跡。說著左手手指微一用勁,將信尾名撕了下來,放入口中舌頭一卷,已吞入肚中。

智光撕信之時,先向火堆走了幾步,與喬峰離遠了些,再將信箋湊到眼邊,似因光亮不足,瞧不清楚,再這么撕信入口,信箋和嘴唇之間相距不過寸許,喬峰萬萬料不到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僧竟會使這狡獪會倆,一聲怒吼,左掌拍出,凌空拍中了他穴道,右手立時將信搶過,但終於慢了一步,信尾的署名已被他吞入了咽喉。喬峰又是一掌,拍開了他穴道,怒道:你你干什么

智光微微一笑,說道:喬幫主,你既知道了自己身世,想來定要報你殺父之仇。汪幫主已然逝世,那不用說了。這位帶頭大哥的姓名,老衲卻不願讓你知道。老衲當年曾參預伏擊令尊令堂,一切罪孽,老衲甘願一身承擔,要殺要剮,你盡管下手便是。

喬峰見他垂眉低目,容色慈悲庄嚴,心下雖是悲憤,卻也不由得肅然起敬,說道:是真是假,此刻我尚未明白。便要殺你,也不忙在一時。說著向趙錢孫橫了一眼。

趙錢孫聳了聳肩頭,似乎漫不在乎,說道:不錯,我也在內,這帳要算我一份,你幾時歡喜,隨時動手便了。

譚公大聲道:喬幫主,凡事三思,可不要胡亂行事才好。若是惹起了胡漢之爭,中原豪傑人人與你為敵。趙錢孫雖是他的情敵,他這時卻出口相助。

喬峰冷笑一聲,心亂如麻,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就著火光看那信時,只見信上寫道:劍髯吾兄:數夕長談,吾兄傳位之意始終不改。然余連日詳思,仍期期以為不可。喬君才藝超卓,立功甚偉,為人肝膽血性,不僅為貴幫中矯矯不群之人物,即遍視神州武林同道,亦鮮有能及以。此才具而繼承吾兄之位,他日丐幫聲威愈張,自意料中事耳。

喬峰讀到此處,覺得這位前輩對自己極是推許,心下好生感激,繼續讀下去:

然當日雁門關外血戰,驚心動魄之狀,余無日不索於懷。此子非我族類,其父其母,死於我二人之手。他日此子不知其出身來歷則已,否則不但丐幫將滅於其手,中原武林亦將遭逢莫大浩劫。當世才略武功能及此子者,實寥寥也。貴幫幫內大事,原非外人所能置喙,唯爾我交情非同尋常,此事復牽連過巨,祈三思之。下面的署名,已被智光撕去了。

徐長老見喬峰讀完此信後呆立不語,當下又遞過一張信箋來,說道:這是汪幫主的手書,在當認得出他的筆跡。

喬峰接了過來,只見那張信箋上寫道:

字諭丐幫馬副幫主、傳功長老、執法長老、暨諸長老:喬峰若有親遼叛漢、助契丹而厭大宋之舉者,全幫即行合力擊殺,不得有誤。下毒行刺,均無不可,下手者有功無罪。汪劍通親筆。

下面注的日子是大宋元豐六年五月初七日。喬峰記得分明,那正是自己接任丐幫幫主之日。

喬峰認得清清楚楚,這幾行字確是恩師汪劍通的親筆,這么一來,於自己的身世那里更有什么懷疑,但想恩師一直待己有如慈父,教誨固嚴,愛己亦切,哪知道便在自己接任丐幫幫主之日,卻暗中寫下了這通遺令。他心中一陣酸痛,眼淚便奪眶而出,淚水一點點的滴在汪幫主那張手諭之上。

徐長老緩緩說道:喬幫主休怪我們無禮。汪幫主這通手諭,原只馬副幫主一人知曉,他嚴加收藏,從來不曾對誰說起。這幾年來幫主行事光明磊落,決無絲毫通遼叛宋、助契丹而厭漢人的情事,汪幫主的遺令自是決計用不著。直到馬副幫主突遭橫死,馬夫人才尋到了這通遺令。本來嘛,大家疑心馬副幫主是姑蘇慕容公子所害,倘若幫主能為大元兄弟報了此仇,幫主的身世來歷,原無揭破必要。老朽思之再三,為大局著想,本想毀了這封書信和汪幫主的2令,可是可是他說到這里,眼光向馬夫人瞧去,說道:一來馬夫人痛切夫仇,不能讓大元兄弟冤沉海底,死不瞑目。二來喬幫主袒護胡人,所作所為,實已危及本幫

喬峰道:我袒護胡人,此事從何說起

徐長老道:慕容兩字,便是胡姓。慕容氏是鮮卑後裔,與契丹一般,同為胡虜夷狄。喬峰道:嗯,原來如此,我倒不知。徐長老道:三則,幫主是契丹人一節,幫中知者已眾,變亂已生,隱瞞也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