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66 字 2020-12-24

從前沒有甜頭這個詞,後來有人做了白糖,於是就有人嘗到了甜頭。然後嘗到甜頭的人,就琢磨能不能繼續再嘗嘗。

羊毛的使用歷史很久,原始人就知道薅羊毛保暖,但哪怕中原有人把絲綢都穿上了,羊毛的利用方式,不比原始人強多少。

西市也有粟特人帶來的粟特毛毯,模樣很漂亮。然而價錢昂貴就不說了,羊毛軟硬程度不一致,毛線全是手工搓制而成,粗細不均勻。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脫脂,臊味還是很重。

實用性就不先管他,光這些缺點,就足夠很多貴人放棄。唯有豪商拿此物來炫富,當做財力憑證。

所以,張德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不多。

先是羊毛挑選,雲中、定襄、契丹三地的綿羊都是上品,和波斯羊毛一個級別,更何況,河套地區還有灘羊,灘羊毛更是珍品,如果能加工成功,放草原就是硬通貨。

其次是脫脂,這需要反復試驗,但毫無難度。

然後是並線,手工紡錘和手搖紡錘都可以,至少這種技術要求極低,對智力要求只要過程處弼就行。

最後才是紗機改造,說白了還是解決動力源問題。

長安八水都可以安裝水力紗機,但黃河的流太高,容易損害轉輪。因此張德還要在河套地區的黃河岸邊做一定的改造,將水流度降低才能運轉。

和棉花需要精細加工不同,羊毛的成品紗粗一點不影響二次加工,減少了對機器苛求。

問題在於毛線織布上,如果同樣用水力織布機,毫無疑問,羊毛布的韌性會大大加強,但這對工人要求太高,尤其河套地區多的是蠻子。讓他們殺人顯然更容易。

入冬,釣魚台的白糖工坊又死了幾十個突厥人,張德知道後,嘆了口氣,只好決定在河套搞毛紡的話,還是用簡單點的傳統經緯織布機。至於粗毛線……讓突厥廣大婦女同志學會織毛衣織圍脖織毛線內褲。

老張下定決心,等成品出來,第一時間送李董一條白色的毛線內褲。

今年是暖冬,李思摩在雲中安排了一些族人後,便回長安給皇帝匯報工作,然後表示工作不好做,大家都不服他,有人想搞事。

太宗皇帝語重心長地說道:你辦事朕放心,放手去干,實在干不下去,朕還能讓你受委屈?朕還缺個門衛,隨時給你留著位子。

思摩感激涕零,當場把刀子給臉上來了一刀,然後誓一定要為天可汗效死。

天可汗感動無比,當場封了他一個懷化郡王,命其為北開州都督,而且允許他的牙帳設立在黃河以南。

思摩又感激涕零,當場又准備給臉上來一刀,要不是天可汗攔著,估計出去的時候別人認不出這是懷化郡王,而覺得這是嗚喵王。

十一月,李大亮在涼州干死兩千吐谷渾人,然後不理會伏允一干部眾在那里挑釁,天天吃米糕蘸白糖。等到侯君集作為先鋒臨近庫山,就聽說吐谷渾人敗了……

這一戰當然沒干死吐谷渾,伏允也是覺得天氣不夠冷,不大可能弄死唐軍,所以沒敢讓心腹並肩子上。豈料歪打正著,那些個對他不滿的部眾,死了一半多不說,還有七八萬牛羊被李靖趕著去隴右。

李天王很清楚,今年是沒可能弄死伏允了,就算有機會,伏允也未必會在部眾受創之後再來廝殺。

侯君集沒撈著多少好處,便去李靖帥帳中吃肉。

看到軍帳四周堆著許多羊毛,頓時奇怪:「李公,緣何吃肉還要剃毛?」

李靖支吾了一句:「有幾個商人收購羊毛,底下軍士便剃了羊毛賺些氣力錢。」

侯君集頓時愣了:「這么多羊毛……這是要做什么?」

看著軍帳外堆得跟山一樣的羊毛包,潞國公突然虎軀一震,虎目中散出奇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