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68 字 2020-12-24

「滾」

程老三委屈極了,但為了正義的事業,他馬不停蹄地叫上了李思摩的兒子李毅,然後就去了李勣府上打門。

孔聖顯靈來圍觀的人很多,最激動的其實不是皇帝,而是孔祭酒。

孔穎達渾身熱,其實褻褲都沒穿,披了個袍子就出來了。左手捧著書,右手拿著毛筆,隨時准備把滿肚子的豪言壯語寫下來。實在不行寫別人的詩篇也是好的。

金吾衛的大兵就苦逼了,熬夜值班就算了,要換班的時候,來了幾千百姓還有達官貴人。

連女兒家也要來瞻仰一下孔聖靈光。

隨著太陽升起,紅日透射,那光芒越聚集,整個文宣王廟看上去就是要比別處亮。

不多時,李董的御輦到了。

終於到了清場的時間,李董下了馬車,也感覺渾身熱血沸騰。莫非老天是在告訴朕,朕乃天命所歸?

「陛下天命所歸,乃有顯聖昭告萬民啊」

老孔趕緊上去拍馬屁,他是孔家嫡系,孔聖後裔,拍皇帝馬屁的同時,也是隱形抬高自己的地位。

所謂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孔祭酒能感覺到十八學士的其余老朋友眼神何等的羨慕嫉妒恨,雖然他很不想說粗鄙之言,但從內心來講,老孔的意思只有一個:你們要是不服,回去重新投胎啊

「陛下天命所歸,孔聖顯靈,昭告天下」

李董的感覺越地良好,腳步也有點飄,一邊走一邊看著四配十哲石像,光芒四散,太有神聖感了。

本來配享四聖,是在考慮要不要把顏回和孟子去掉的,後來皇帝拍板,承舊例,復聖聞一而知十,乃是智慧的象征,必須有。

當然這話正面理解其實也沒啥,但讀書人大多都不是傻逼,很顯然顏回沒問題,孟子就要考量了。

孟子的主張,讓做君王的都很蛋疼。

李董肯定也不例外,所以他沒有正面說亞聖滾粗文宣王廟,就是想等著小弟們主動分憂。

然而小弟們雖然一顆紅心向陛下,但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於是山東士族商量了一下,只說孟子的「仁政」,其他的啥也不管。

因此復聖聖像基座上,刻了「知」,而亞聖聖像基座上,刻了「義」。為什么沒有刻「仁」呢?因為給述聖孔伋了。

畢竟,孔子的孫子,肯定要比亞聖「仁」一點。

博弈嘛,總是有得有失,雖然亞聖聖像還是立了起來,但總算沒有搞個大新聞,讓李董多少也能接受。

十哲塑像雖然沒有孔聖四配那么高大上,但每個塑像配一條經典語錄的形式,讓李董眼睛一亮。

搞意識形態嘛,表面工作肯定要做好,一定得有讓國內外人民群眾都認可的普世價值。

至於那些不認可的,很顯然,他們都是頑固的反唐份子。

不信普世價值的人,很危險,這時候,就需要唐軍亮個相,偶爾教做人。

李董站在子貢像前,然後念出了語錄:「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

「陛下英明」

老孔上前,笑著說道。

「監丞張德,何其貼切也。」

李董指了指端木賜旁邊的語錄,「朕要重賞。」

孔祭酒頓時興趣缺缺,不是賞老夫啊。未完待續。

ps:爭取晚上多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