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靠山(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71 字 2020-12-24

其實李奉誡也清楚,吐谷渾滅國,大頭功勞就是天王級和候補天王級吃的,然後還有薛氏兄弟這種關隴土鱉能啃倆骨頭,說不定這幾年投降的突厥鐵勒鮮卑人也有濃湯可以喝。

任上兢兢業業的李大亮,指不定關鍵時刻讓他去負責文史工作……

「小弟這些年,早看淡了。」

李奉誡苦笑看著張德。

「無妨。」

張德拍了拍李奉誡的肩膀,讓少年頓時提了一口氣一般,張德正色道,「大郎要是不服,不如入仕吧。」

「甚么?」

「為兄的意思,大郎不如讀書,科舉去吧。」

張德目光平靜,對李奉誡認真道,「靠父輩,你是靠不上了。邊走邊說吧。」

「嗯。」

兄弟二人就尋了僻靜人少的坊間道路走著,張德道:「陛下春秋鼎盛,少說再統御天下二三十年無妨,屆時大郎人到中年,若是和當下一般,只怕萬事休矣。若是科舉入仕,不是為兄誇口,以為兄的門路,行卷都不需要,自有十八學士的人物關照。保你進士科得取。」

「哥哥何來誇口,此等之言,已是謙遜無比。」

李奉誡一臉崇拜道。

「為兄再說句不吉利的,李公想要得一絲公正,只怕活著是沒指望了。」張德目光盯著李奉誡,後者愣了一下,然後默然點點頭。

這一點,李奉誡也是懂的。如果李大亮死了,李董就會很痛心這樣的人才消失,然後又是一波千金買馬骨的戲碼。

「你我兄弟,為兄便不會拿閑話來糊弄於你。為兄在河北欲設鐵廠,此間原因,大郎也早就聽我說過。」

「嗯。」

「大唐疆域之大,北至蘇武牧羊之地,南臨萬里石塘。然則四方亦是機遇不絕,不論文武,胸腹之間有乾坤,總會出頭。」張德雙手後背,李奉誡亦步亦趨跟著,「處弼前去漠北任職,也是有此考量。」

說罷,張德接著道:「若你科舉入仕,憑我等忠義社人脈,運作一個李奉誡外放做百里侯,還是不成問題的。」

李奉誡身軀一震。

「哥哥!」

「為兄欲設鐵廠,如今乃是三不管地界,平州薊州,邊疆之所,三五年內,不會有任何變動。高句麗不似吐谷渾,滅國之戰,當運籌數年。」

李奉誡頓時明白了。

「小弟明白了。」

「明白就好,若無常何,馬賓王焉能在張亮老匹夫手下活命?若無為兄,又如何在東宮順風順水?」

張德拍了拍李奉誡的肩頭,「你不要怕沒有靠山,忠義社,就是你李大郎的靠山。忠義社哪天靠不住了,我張德也是你李奉誡的靠山。」

少年用力地點點頭,然後擦了擦眼角,昂挺胸跟著張德出了坊街。

只是剛出去的時候,街口叫賣的走卒販夫婆娘都是輕笑一聲,那狂傲無比的張大郎左臉腫的跟蛤蟆一樣,脖子上抹的全是香粉,整個一調戲婦女被毆打的浪盪子。而李奉誡一副剛流過淚的樣子,更是讓不少大嬸我見猶憐。

「啐。」

叫賣油餅的幾個粗大婦人瞪了一眼某只工科狗,然後低聲罵了一聲:「竟是個走旱道的腌臢青皮,可憐那小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