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廣而告之(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665 字 2020-12-24

李二心情愉悅,卻也沒有被自己的牛逼沖昏頭,瞧瞧地讓退休了的史大忠帶著一票內侍省馬仔去探探口風。

結果么……很殘酷。

斷然拒絕!

隔著千里,李二都覺得臉蛋火辣辣的痛。崔氏女真不是那么好娶的,崔氏並非不想要政治盟友,比如房玄齡這樣的,有多少要多少。但崔氏絕對不想做政治附庸,比如李世民兄弟子侄還有長孫皇後家的兄弟子侄……

總之,皇帝你自個兒玩兒蛋去吧。

像李董這種殺哥宰弟且為樂的人,怎么可能被區區打臉就弄的退縮呢?他想了想,得有甜頭,與其干干巴巴的嘴巴說,不如直接砸好處出去。

白糖是別想了,崔氏的基本盤是在北方,南方都是那群江南土鱉的地盤,不好搞。

羊毛呢,不靠譜,凡是和禽獸相關的,都不靠譜,一場瘟疫的事情,輕松血本無歸。

回歸到最後,居然還是土地。可是土地李董又舍不得,雖說現在永業田按人頭算,人均二三十畝那是起碼的。可人口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個三五十年,三口之家直接變成五口八口十幾口,到那時候,田還夠么?那不能。

最終結果,又變成了誰的田多誰牛逼,誰的人多誰牛逼。那么誰能爭得過五門七望?就算那時候科舉大成,小康之家也能培養一個優秀的讀書人,可毫無意義啊。因為那個時侯,或許一百年或許七八十年,世家隨便抬抬手,百八十個讀書人一起去和土鱉子弟競爭。

這樣一來,除非是寒門中的級精英級天才,才能力壓群雄。

可這種概率有意義嗎?

於是在正月的某一天,雪很大,李董在賞雪,想要吟詩,一開口結果是「白雪卻嫌春色晚」,讓李董氣的一口氣喝了一大杯茶。

畢竟這詩讓他想起了曲江池不堪回的往事,一群熊孩子吊打一群自命不凡自詡風流的大人物。

可這一杯茶喝下去,李董突然一個激靈,盯著杯子許久。

「季修公,你是說,尚書左仆射,帶了很多的雀舌去貝州?」

崔慎點點頭,然後又繼續寫道:關中茶園各色茶葉,約一二十種,皆有。

張德頓時一愣:關中茶園最大的種植園園主,是我啊。

關中茶葉比較零散,但偷偷摸摸搞炒茶的老張,一口氣承包了一堆的山頭,種了一一茬又一茬的茶樹。如今安平那小店里面賣的茶葉,全特么是張德茶園產的。

後來李奉誡說涼州也有幾處地方也能種,就是成活率低,老張就讓賈君鵬的幾個族弟,帶著人去了涼州,給涼州都督扶貧。展種植業的同時,還順便搞了一下養殖業,目前效果不錯,黨項人居然還真就安分守己起來,跑去李都督那里賣萌。

「采訪使難道要經常請客?居然帶這么多茶葉?」張德有些奇怪,「這也太……大運河上運茶的船隊也不少啊。我去年就讓人從蘇州囤積了茶葉到河北,這里茶葉多的喂豬都行。」

老張有點想不明白,然而崔慎又寫道:更有精美器具無數,聽聞長安有一瓷板,精妙絕倫,宛若美玉,房相於貝州,多有示人。

嗯?!

張德摩挲著下巴:房玄齡有瓷板嗎?難道是問房遺愛這逗逼兒子要的?這不科學啊,茶具還差不多,我還送了他一套五色……

忽地,張德一個激靈,反應了過來,接著他來回踱步,眼神放著光:「好好好,我明白了,明白了!皇帝這是……不管皇帝,不管那暖男的老婆討不討得到,老子這一波,也是要啊。」

茶樹選種培育最優秀的人才,都在他張某人手里。瓷器更加不用說了,老張還有很多殺手鐧沒有放出來。

這一回,皇帝要是想要兩大法寶收買世家,也不是沒有希望。但不管他成不成,跟老張沒關系,因為這一波,賺的最大的,必定是他張德。

「哈哈哈哈哈……了了,正愁沒辦法開路,結果李……結果有好人廣而告之,省了多少事情啊。」

崔慎一臉狐疑,然後問道:「暖……暖……暖男……是……何……何意?」

老張拍了拍崔慎的肩膀:「季修公,我個人送你一片茶庄怎么樣?地方選在……選在河南吧,淮南也行。」

崔慎眨眨眼睛,有點凌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