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幾章 怪癖(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2231 字 2020-12-24

這些工人的財力,比起河北道一些中下縣的土老財,居然也不遑多讓。

且河北道如今的糧價也被人為打了下來,按照許九的觀察,這里面居然有不少江南來的糧船。

那么問題來了,河北道又有幾個人有這等勢力,能將江南的米糧,運到河北來?

那么還有一個問題,河北道本身田產並不算少,緣何需要千里迢迢運糧?肯定是去年生了什么,而張德肯定和河北道的官場有了什么勾連。

琢磨透徹之後,許九便打算現在河北呆上一段時間,本來他跟著小伙伴們離京前往張德這里,名義上就是探望一下張德。

畢竟,忠義社會嘛。

李奉誡說的那些富貴,有些人覺得京城光靠宣紙、白糖、碾米坊、飼料、琉璃、瓷器、羊毛、皮貨,就足夠保三代不愁了。於是不少人都沒打算離京,反而是愛動腦筋或者囊中略有羞澀的,便偷偷瞞著家里,出了一趟京城。

來了之後,許九就可以肯定,那些沒出來的,將來一定會後悔。

「九郎,你說的正是道理。倭女命賤,殘廢死了,草席一卷埋了就是。再者如今有長孫伯舒在,想必倭人那里,價碼也不會太高。聽聞倭人女子極賤,有類牲畜,若是來工坊做工,興許十年八年後,還能有個自由之身,興許還能有些余財。」

這話也就是自我催眠說給自己聽的,喪良心的事情做多了,總歸是要找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其實有些時候,大家也很清楚,西河套那邊的煤礦,突厥奴死了多少?前年那個冬天,一口氣凍死一兩千人,這等殘酷之事,張德雖然沒說,難道李思摩不會說嗎?

老瘋狗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在他的治理下,突厥人死的非常快,這都是功勞啊。

於是乎,不僅僅是龐同善,就是李奉誡程處弼這種跟老張廝混最久的,也是經歷過精神上拷打的。

然後經過良心上的煎熬之後,他們終於成為了合格的有良心的吸血鬼。

總之,小伙伴們只要腦子比較聰明的,都會從內心對張德畏懼,這不是說程處弼那種什么刀槍棍棒耍的有模有樣,而是張德的事業基本就是拿血肉在提煉,但張德偏偏毫無愧疚毫無恐懼,甚至還風輕雲淡一起跟小伙伴們裝逼……

這讓人尷尬的同時,又讓人深深地恐懼。

心理變態的家伙,在哪個時候,都會讓人覺得陰嗖嗖。

後來有人也旁敲側擊問張德,是不是禮佛啊。

畢竟謀財害命的事情干了這么多,肯定要有個歸宿啊。然後張德有一次在宴會上,說自己信佛的。

然後有人問信啥佛。

老張說是「南無無機化學佛」「南無機械工程佛」「南無材料力學佛」……

聽都沒聽說過好吧!

所以小伙伴們在拍張德「哥哥義氣」的馬屁時候,內心默默地吐槽:哥哥好口怕。

「這一趟,哥哥興許就要忙到明年開春。彼時第二年的蠶就要出來,正是要用人的時候。河北人口凋敝,總是要用外奴的。契丹如今分崩離析,只剩大賀窟哥這條無膽小犬,哥哥也沒辦法對他下手,如今雖說傳言要和高句麗殺上一場,可小弟斷定,不會大打出手。」

頓了頓,許九更是篤定道,「所以,絲麻等事業,哥哥必定手頭無人。若是我等有了這等買賣,只消是做的熟絡,十年八年都是長久的財路。」

龐同善心中暗道:財路是財路,可這等事業,說穿了,不就是販賣人口嗎?唉,我龐家堂堂正正,豈能……可如今囊中羞澀,大人又看管的嚴厲,本來做官還能撈上一筆,可惜諸事不利啊。也罷,聖人說君子遠庖廚,我便不去看那些倭女的下場好了,這等臟手的事情,還是不要接手的好。

當下有了計較,龐同善一咬牙,道:「九郎,你說的便是道理。就依你的意思,咱們就做這等事業!」

「我二人只做一條船,有些可惜,這幾日小弟正在蕭二公子那里拜訪,若是如意,拉他一起便是。」

「我等年少,蕭二公子豈非小瞧了我等?」

「龐哥無慮也,你有所不知,蕭二公子有意撮合其女嫁於哥哥,我等乃是哥哥親密兄弟,素來友愛,若是有我等幫襯,便是有些成算。」

龐同善聽了這話,頓時笑道:「蕭二公子竟然也有這等好想法,只怕他的女兒,未必如何美貌。」

「噯,龐哥此言差矣。當初蕭二公子的女兒,可是差點被選入宮中,若是尋常姿色,豈能入皇後法眼?龐哥也是知道的,如今增補後宮的事體,皆掌於皇後之手,皇後賢名路人皆知,哪能做房氏婦那等無恥事體,必是美貌年輕女子。」

這話讓龐同善愣了一下,他突然想起來,張德在洛陽收的兩個小娘,其中一個,貌似也差點被收入後宮。

想到這里,龐同善又回憶起皇帝陛下跟張德之間的互動,頓時暗道:莫非和陛下有些干系的女子,更討歡喜?

一剎那,龐同善突然有了一個念頭,竟是笑了起來。

「龐哥,怎地笑的如此……猥瑣?」

「咄!說甚么怪話,何來猥瑣?!」

龐同善呵斥一聲,然後小聲道:「九郎,且先拜訪蕭二公子,事成之後,為兄有個計較,便是要和你商量。」

言罷,他咬耳跟許九說著私密話。

好一會兒,許九突然也是一愣:「是啊,哥哥身旁女子,多是跟陛下有些干系,莫非真是喜好這等趣味?不不不,這也不是甚么好趣味,若是讓人知曉了,怕不是要引起陛下的猜忌。哥哥也是個膽大的人,怎地有這等怪癖?」

兩人長吁短嘆,不由得暗暗道:真乃英雄也。

過了幾日,夏糧庫存開始處理,因為石城鋼鐵廠的面粉需求量暴增,以至於浮水漳河的水力磨坊就沒有停歇,湊夠一船立刻就往平州。

而這光景,平州也是拼湊了一支民夫,要做好石城到海岸的道路。

平整道路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按照張德和王孝通老爺子的意思,石城鋼鐵廠得有一條直接到海岸的專線軌道。

老張對專線軌道的期待還是很高的,但是目前來說,為了緩解運輸壓力,先要趕在冬天之前,把原先臨時平整的道路,再夯實拓寬一下。

正當老張又開始在工地上忙碌的時候,李震終於又傳來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