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527 字 2020-12-24

「宗長,這熬鹽太慢,就島上那點人手,不夠看啊。」

「誰跟你說是熬鹽?」

張德眼睛一橫,張青山頓時悻悻然道:「那便聽宗長安排。」

「屈突二郎之前派來的鮮卑人,這光景也可以用上,不過不是用在日本,而是百濟和新羅。」

「宗長明示。」

「嗯。」張德點點頭,「這制鹽新法,產量極高,到時候我讓你和他們接頭。去年那幫鮮卑人震懾了一把百濟的那條土狗。如今也算是有了點惡名,算是個山頭。島上產出的鹽,走私過去,讓他們把私鹽銷路打開。」

別的不敢說,老張可以保證,這條私鹽銷路只要開了一個頭,就可以直接弄垮百濟新羅的官鹽賣。甚至可以這么說,光大量物美價廉的私鹽出現在兩國市場上,就可以讓百濟新羅諸多中上貴族不要節操地跟著一起禍害王族重臣根基。

這些貴族的特點,必定是有著高大上的血統傳承,然後現實是沒有在朝中擁有匹配的政治權柄。

他們這種人,想要弄死,會動搖王族的統治根基。可是如果不弄死,他們並不會在意國家的動盪混亂。

「宗長,要是鹽貨量大,作甚不走私到大唐?」

「你是嫌我現在麻煩不夠多嗎?」張德莫名其妙地打量著張青山,以前挺正常的一個強盜頭子,怎么去了一趟韓國……新羅,怎么就變成這個鳥樣?智商直線下降啊。

嘆了口氣,《夏日香氣》雖然劇情在展開,奈何韓劇害人不淺啊。

「此事非為金銀之利,我有計較。」

聽得張德這話,張青山頓時有了底氣,連忙道:「但聽宗長吩咐。」

鹽路控制和言路控制比起來,前者是強者的勛章,後者是虐菜的記錄。大唐如今對草原的控制,也逐漸由粗糙走向了精細,由模糊走向了明確。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毛紡業的進一步分工明確,到時候工序流程上的崗位會越來越多,而伴隨而來的,就是對羊毛輸入的大唐單方調控。

這是從經濟收益上的控制,整個體系還包括了畜牧業的進一步展,比如奶業,比如屠宰業。圈地之後的草場,會逐漸進入牛羊存欄量的統計時代,到時候存欄量的牲口口數,是增是減,看的不是天災,看的是大唐的需要。

除此之外,就是生活必需品的控制。

這其中,不僅僅包括了毛紡業的工業制成品,畜牧業的肉類加工品和奶類加工品,還囊括了消化肉食所必須的茶葉,以及保證日常鹽攝入的鹽。

而安北都護府的建立,使得鹽鐵專賣這個招牌,讓草原上的每一塊鹽池,都是官方所有,私人已經無力也無膽去開。

同時,朝廷並沒有選擇用草原鹽,而是供應了質量上乘的青海鹽。

整個草原配給多少鹽,依然控制在大唐的手中。而青海早在幾年前,就落到了朝廷的手中。

大唐對草原的玩法,輕車熟路,張德不可能看不到。當然這背後,自然也有他在默默地伸出罪惡的黑手推了一把。

而現在,老張不過是把大唐相對於草原這個龐大的局面,濃縮成一百分之一的規模,在東海也玩上一玩。

築紫島非常適合中原本土肉桂的生長,雖然比不上交趾肉桂的品質,但勝在產量穩定。

肉桂加工的大頭消耗,其實還不是大唐自己,而是萬里之外的西域以及更西的地方。

因此在短時間內,如果在築紫島搞肉桂種植園經濟,還是有利可圖的。張德並不是說一定需要這一點點利潤,而是為了徹底讓築紫島勞力,淪為種植園經濟的附庸,使得築紫島的糧食自給系統崩潰,這樣的話,再通過糧食調控,整個築紫島,和奴隸島的區別不大。

再一個,因為官方鹽法的緣故,張德並不能夠伸手觸摸這一塊,但是築紫島既然落到他手中,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合法合理進入鹽業加工的機會。

最重要的一點,按照之前的估算,對馬海峽兩岸,人口應該也有六七百萬,這是天大的暴利,而起極為穩定。

只要對著六七百萬人進行剝削,加上大唐本身具備的百萬級脫產人口的市場,有生之年達到工業革命的臨界點,完全不是夢。

至於種植園經濟崩潰之後,那些種植園奴工的命運……關他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