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03 字 2020-12-24

所以說。長孫無忌就算會給張德遮掩點東西,但實打實的干貨。還是要給皇帝看一看的。

大河工坊,就是其中的一個案例。

當然了,老張當初在西河套起家,自然是有種種原因。後來冷處理一下,也不是說放棄,主要是李思摩作為突厥的帶路黨,必定會給皇帝做忠犬直到自己死去。因為像李思摩這種人,從突厥人的角度來看,那就是活脫脫的突厥奸。

然而突厥奸一定是忠臣。

所以,老張在河套搞的那些大新聞,必須皇帝有所耳聞啊。李董不知道,老瘋狗作為忠犬,怎么可能不每天派報紙提醒一下?

當年老陰貨作為關內道黜陟大使,視察了大河工坊之後,和老張雖然有了默契,但這種默契也是有上限的。

哪天老陰貨現這江南來的小王八蛋要掀桌,他全家老小就指著李唐這張飯桌,怎么可能在一旁拍手稱快?

所以,李世民大概是知道大河工坊的效率,同樣李世民大概也知道張德到底撈錢的度有多瘋狂,同時李世民大概還知道,張德一個大河工坊,到底塞了多少人力進去。

如果和前隋比,民部計吏們的辦公效率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正是因為大河工坊的存在,才顯得民部計吏們是何等的愚蠢。

計吏們愚蠢,就代表用計吏的尚書宰相戴胄愚蠢,戴老板愚蠢,重用他的李董自然也是愚蠢的。

政治不正確,打回重修。

那么計吏們必須學會不愚蠢,於是追溯到了源頭,就找到了張德。

於是在皇帝這里,有些事情就合理了。

為什么張操之撈錢效率這么高?因為張操之算術學得好。怎么證明張操之算術學得好?馬周馬賓王說的。

有人不服,馬賓王一個山東窮酸,他懂個卵?

王孝通王太史王老爺子,他也覺得張操之算術學得好。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表示情緒穩定……

一開始大肚婆不相信老公說的,等過了幾天,皇帝來了個旨意,說是京城賢達皆言梁豐縣男算學精妙,故征辟張德字操之入國子監教授算經。

「臣才學鄙陋,不堪大用,蒙陛下厚愛,微臣喜不自禁,然則不敢敗壞教化,有負聖恩……」

總之一句話:老衲很忙,不去!

裝逼么,都是套路。

當然皇帝知道是套路,可玩這套路的是張德,這就讓人不爽了。皇帝很想罵娘,但他不能,反而繼續讓人再去按照套路走一遍。

十七歲的兒郎嘛,得尊重人家的自尊心。

當然這也是套路,給普通圍觀群眾看的。

人民群眾一看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心潮澎湃,立馬民心點數加好幾百。順便在這個互動過程中,人民群眾會噢的一聲,作恍然大悟狀:原來梁豐縣男這么有錢,是因為四則運算用的好啊。

經過皇帝和梁豐縣男之間的一通忙活,長安就算是一條狗,也該知道張德張操之,他算學很不錯,很厲害,比王孝通老爺子還厲害。

氣氛酵的差不多了,滄州的天使土特產都拿不動了。老張才一半無奈一半高興地拜了又拜:「……微臣自當嘔心瀝血,為君效死……」

總之一句話:老衲覺得火候差不多了,這狗肉再焐下去,得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