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500 字 2020-12-24

老張臉一黑,腦海中,浮現出豐腴的身材,凹凸有致的曲線,姣好的面容,華貴的氣質……

唉,李董好福氣啊。

「那二娘子現在就叫武明媚?」

「哪有,乃是個雅號,聽聞武公仔荊州聽說了此事,便改了二娘的名,如今正名京華。」

卧槽……我特么還叫煙雲呢,武士彠啊武士彠,你特么是老董事長的人啊,你的節操呢?就因為李董誇了一句你閨女,你就這樣毫無節操地出賣了道德底線?實在是太令人欽佩了,這才是政客應該有的素質啊。

「倒也是樁美談。」

「誰說不是。」

老張感慨,然而李葭卻有些吃味,抬頭有些期盼地看著張德,「姐夫,妾同月娘這般艱苦,不知多少詩文拿了出去,這才有些名聲。武二娘只是抖了幾下機靈,阿姊便給了她便利,如今,反倒是名聲在外,兩京有名。」

兩京?還真好意思給洛陽貼金啊。不過也是,就李葭的性子,決計不會讓自己的江湖地位太弱雞。洛陽的檔次要提高點,才能顯得自己牛逼不是?

「那葭娘的意思是……」

有求於人的節奏嘛,再說了,老張就是個移動「流芳百世」詩文庫,對李葭李月來說,保持良好的名聲,對於自身的個人自由,有很大的幫助。

「如今妾同月娘的名聲,不是自誇,便是山南,也是有人聽聞的。」李葭頓了頓,肉肉的小臉萌萌噠,露出了一個自認絕對風情萬種的微笑,「姐夫,幫忙把白疊布做成貢布可好?」

這是真正拿得出手的東西,也是真正能夠讓李葭和李月脫離皇族自由控制的籌碼。

老張在河北道推廣改良棉花推廣棉花,也是費了不少功夫。而棉布的主要形象代言人,其實就是李葭和李月。

和長安不同,長安惡狗太多,不會憐香惜玉。但是洛陽對李葭和李月來說,就有優勢了。先是豪強不敢對皇族如何,更何況是公主級的人物。再一個,當時李葭和李月是以「仁孝」還有「師說」兩個重磅炸彈開的路。

洛陽這里,提到「仁孝」,不可不提兩位公主殿下。講到「傳道受業解惑」的教育理念,也同樣繞不開兩位小公舉。

而幾場詩會,兩位小公舉的成果不說斐然,但也絕對比絕大多數男性權二代收獲豐厚。

先是洛陽地區的田畝,投獻贈送給兩位小公舉的,加起來有二十萬畝之多。再一個,但凡是渠道廣人手足的小開富二代,白疊布好不好要不要,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華潤號當然也可以包銷,但這畢竟占用資源,而集聚洛陽的南北豪奢之輩,僅次於長安。

加上洛水交通便利,南北二市之中,白疊布的生產商,都是在兩位小公舉名下的織布坊。

不是沒有人想和兩位公主競爭,實在是兩樣東西都被卡了。一是貨源,目前穩定的貨源只有兩個,河套和河北,很顯然,這玩意兒沒有老張點頭,別想到手。二是名聲,貞觀年沒有形象代言人,但貞觀年願意掏錢大力消費的小開們,長的都不丑。

人靠衣裝,這些小開們無形中,打開了市井小富階層的一扇窗。

棉布如何,用一用就知道。沒有絲綢輕便,卻比麻布強了十條街。

「貢布?」

老張笑了笑,看白痴一樣看著李葭,「這等無知想法,以後不要想了。」

淮南公主頓時撇嘴瞪了一眼張德:「姐夫莫非要不管妾了?」

「甚么話!我等一條船上的人,不分親疏彼此,何曾說要不管你?」老張依然看白痴一樣看著李葭,這個才女的含金量,是要低一些啊。

「若只是貢布,這才獲利多少?再者,皇帝焉能用白疊布?多是絲綢,這等貢布,也就是打下去,說不定連內侍省都能混上一匹。」

張德看了看認真聽講的李月,然後才鄭重道,「你們兩人久在洛陽,雖說也混了二十萬畝田產,然則人力不濟,要來也是無用,如今我在河北,套種麥棉,頗有產出,今年趕緊也跟著,只有大宗獲利,才能打動皇後,打動皇帝!」

聽了張德的話,李月大眼睛忽閃忽閃:「姑父,那我和十二姑姑,是不是還要多弄一些田畝?」

這不是廢話嗎?當然了,小開們能拿出來的田畝,估計這洛陽地區的二十萬畝,也是上限了。

而且這所謂的洛陽二十萬畝,估摸著水分不少,肯定有他縣田產濫竽充數。

「總之,無論如何,今年你們兩個手中田產,要套種麥棉。」

「一切聽姐夫安排就是了。」

李葭皺了皺眉鼻子,覺得這日子真是難熬。

一旁李月卻是興奮,小心翼翼地牽了牽張德的衣袖,「姑父姑父,最近可有開春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