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糾結的人選(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30 字 2020-12-24

「好了,都坐下。」

和別處學堂不同,別處學堂先生在當中儀態風雅,經史子集娓娓道來,聖人的微言大義,解讀的有模有樣。

當然了,社會科學持續了幾千年,都是這樣的高端大氣上檔次。

哪像數學家,有在浴缸里畫幾何的;有趴地上算這個常數那個常數的;有一言不合就跟人決斗的……很不和諧,不符合精神文明建設,以至於……也沒什么以至於,從來都是不被待見。

周文王的徒子徒孫們後來走上了看風水的不歸路;畢達哥拉斯學派更慘……你再說!你再說我濺你一身血!

「尺規作圖,你們已經初入門徑。相似三角形的特性,你們經過幾堂課的學習,也已掌握。」

說著,老張拿出一根直尺,朝廷官方欽定的標准尺,「誰能三十等分一尺之長,為師有一個小獎勵。」

他笑眯眯地又拿出一支望遠鏡,銅管的鏡身有些特別,不過,學生們都是認了出來,頓時一聲驚呼。

「誰最先作圖成功,給他一晚上看星星。」

「噢……」

一群人又失望了起來,不過能看一晚上星星,還是很有樂趣的。對此時的熊孩子們來說,他們一抬頭,看到的滿眼東西,都是未知。父母師長們告訴他們的知識,根本不足以解讀他們內心的疑惑。

當他們運用高斯定理從一加到一百得出五千零五十,然後又轉化成如何算梯形面積,他們就開始想:天似穹廬,籠蓋四野……這穹廬高有幾何,這四野廣有幾多?

整個世界,原來都可以用數學來表達。

慢慢地,有那么幾只熊孩子,幾只特別好奇的熊孩子,開始現了一個很好玩的東西,並且有了貞觀年第一聲感慨:「數學真好玩。」

第二天,終於有人來告訴張德,他知道怎么三十等分一尺之長了。

有人琢磨出來方法,老張很欣慰,然而看到了來人,他又很遺憾。總之,很糾結。

「哥哥,我知道怎么作圖了。你看!」

說著,尉遲環把宣紙一鋪,拿起圓規,定了一個固定尺寸。一尺之長為底,線段的一端畫出一條射線,形成了一個銳角。然後尉遲環用圓規在延長線上截了三十個點,最後一個點將底邊線段終端相連。

平行線等分線段原理,很好用。

不過讓張德糾結的是,琢磨出來的熊孩子,是個半路出家的「賽尉遲」「小張飛」狂熱崇拜者。更要命的是,他爸爸就是「賽尉遲」的那個尉遲。

老魔頭生的兒子有好幾種形狀,然而尉遲環是最不科學的那種。

要不是現尉遲恭家隔壁沒有姓王的住,老張是要狠狠地懷疑一番。

「阿環,你很有悟性啊。」

「哥哥謬贊了,小弟只是靈光一現,不值一哂啊。」

尉遲環很謙虛,這讓老張想起了剛來長安的時候,辣個時候……家里面也有一個小朋友很乖,他叫張大安。是能夠為了幾貫錢就哭暈在板車上的熊孩子,如今么,也是十三歲的青蔥少年。

老張有點無語,不知道說什么。

然而尉遲環卻急了,搓著手扭捏問道:「哥哥,那個千里眼,能借小弟一用么?」

嘴角一抽老張總覺得哪里出了問題,於是小心翼翼問道:「阿環是想要效仿乃父,遠眺敵陣,以應軍陣之變化?」

尉遲環懵逼了一會兒:「小弟只是想要看看明月。」

「……」

這就很尷尬了。

輪到老張懵逼,並且老張內心感慨: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你說說你,好好的門神之子不當,學什么數學啊你!不務正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