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41 字 2020-12-24

於是本該人口爆炸的契丹八部,在被張公謹威逼利誘肢解成二部之後,又直接在一場征遼戰爭中,打掉了三成戰兵。

整個過程中,定襄都督府扮演的角色,就是人口販子背後的金牌打手。而大賀窟哥這條原本驕傲的灰狼,現在連土狗都不如,只能卑微地惶恐地看著曾經的族人背叛契丹同族的旗幟。

然後,那些族人,那些反叛的別部契丹,就被打上了反賊的烙印,扣上了「不臣」的大帽子。

最後的結果,無非是作為一個健壯的勞力,在礦山挖礦至死。

杜天王是知道遼西在做什么勾當,自己的大兒子杜構和張操之在玩什么小把戲,他也一清二楚。

在續命的那兩年,杜天王雖然要死要死沒死成,但也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

貞觀名臣……貞觀名臣怎么了?貞觀名臣就不吃飯了?貞觀名臣就不能照顧自己的族人了?

更何況,房謀杜斷都是在合法的范圍內玩著皇帝可以容忍的套路。

如果說江南土鱉是因為社會結構上的前見識,使得他毫不猶豫地為了小霸王學習機的誕生放棄了千古一帝天可汗,那么房謀杜斷就是不但享受到了一代名臣一代名相的殊榮,更是在忠君任是之余,讓自己的子孫不至於在自己嗝屁之後就被清算。

總之,要死要死沒死成的杜天王很感慨: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杜天王對二兒子杜荷信心十足,他堅定地相信,只要自己一死,這個兒子一定能夠拉整個家族下水,然後一起死。杜二郎有這個能力,作為杜二郎的爹,杜如晦對此堅信不移。

所以,在老張忙著挖帝國主義牆角,希望廣大權貴階層盡量走向「共和」,當然了,貴族共和還是世家共和還是什么其他什么新貴共和,都可以。在這么一個挖牆腳行徑的同時,杜天王也不是閑著沒事干的。

家族興盛擴張,杜氏沉浮百幾十年,杜天王連和親叔叔拔刀相向都做過了,還有什么好怕的?所以,他需要杜氏能夠參與到征遼後續的瓜分狂歡中去,同時又能夠不沾染葷腥,再同時,還能讓皇帝倚重自己的「決斷」。

河北道、定襄都督府、遼東,北地的拼圖就這么串聯起來。工科狗把登萊、東海加上,稱呼為環渤海經濟圈。

杜天王不知道什么經濟圈不經濟圈,但他知道幾樣東西,在這一塊地方,因為石城鋼鐵廠,因為大洛泊,因為登萊滄州諸地港灣碼頭,使得這一個地區,不僅僅有便宜廉價的勞力,還有華潤號這等驚人的財貨,以及扔在那里數十年沒人折騰的土地……

於是,盡管大唐的宰相沒學過經濟學,但他在長安城,也能搞明白萬里之外的勞動、資本、土地三樣東西的重要性。

當張德還在養傷,擔心著鄭觀音是不是要攀扯他的時候,朝廷又出了決議,赤山以北,大洛泊以東,增設松州;饒樂水以南,遼水以西,增設漠州。二州草場重新編輯造冊,以賞軍士,制度有類永業田。

這個政策對河北道以南的人並沒有吸引力,但是對於河東河套河北早就見識過青料好處的燕趙幽冀之輩來說,不啻為一夜暴富的福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