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病退(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90 字 2020-12-24

只是張德讓華潤號跟武士彟透露過一些事情,比如說李皇帝打算在長安和洛陽之間修一條直道,水泥的……

成本大概是一里路兩千貫,兩里路就是四千貫,武士彟一想京洛板軌仿佛也在七百里以上。這要是水泥修路,豈不是要一百四十萬貫?

朝廷財政才多少?

然而老張其實沒告訴武士彟,他要是給李皇帝報價,起碼翻兩番……

修一條路,而且還是長安和洛陽之間的直道,而且還是皇帝欽定。這上上下下,得多少人盯著?不是盯著工程質量,而且錢!

沒有皇帝緩則罷了,有了皇帝,什么親王郡王野生王,國公縣公郡公老公,一個個絕對不要臉地上來放肆。工程垮了,黑鍋不是他們背的,但要是肉吃不到,那就是徹底得罪了他們。

若非張公謹夫婦還是頗有威懾力,加上「忠義社」如今也絕非弱雞一群,老張還真不敢跟李皇帝玩這個。

可要平衡關系,自己掏錢是肯定不行的,他自己也得撈啊。所以,這個主意,就得打國家身上。

畢竟,命是自己的,錢是國家的……

這真是萬千先賢的總結,充滿了人文主義上的關懷。

兩千貫一里路,張德大概還是能賺到五百貫左右。要是翻兩番,眼睛一閉都能被錢砸死。

按照現在保利營造的施工方式,多是用竹筋,然後用不知道標號的水泥。至於人工,人工有時候甚至是不要錢的,管飯就行。

抓那么多奴隸,難道就是為了看么?

「水泥確實貴。」

眾幕僚也是感慨,不過現在感慨什么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眼下中樞的注意力,就在太子身上。武士彟順利脫身,只要人不在江湖,基本上李董就是默許他可以活下去。

在老張看來,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病退」了。

「六年的時候,要修新宮,名為『大明』,在龍原下。當時長安水泥工坊,產量著實太少,要想修建新宮,遠遠不夠。」

有人想起了此事,更是感慨道,「哪里想到,短短兩年,水泥工坊從京畿都蓋到了山南來了。」

「本地行商,便是鄉野俗物賣到府縣州城,也是越快越好。」有深諳商道的佐官微微拱手,「上縣城內,脫產之百姓,最少一萬。鄉野土財,哪怕只是賣春筍,卻也得趕時辰。只是山中挖筍,若是過了兩個時辰,便是澀嘴不已。可這上縣的縣城,又有幾個是臨山而建?」

以貞觀年的鄉間小道,想要兩個時辰趕到縣城通關賣新鮮竹筍,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竹筍值當幾個錢。」

「便是舉例。」那佐官微微點頭,然後接著道,「長安南郊,有一路,非是官道,乃是華潤號所修直道。南商為了趕路,哪怕是給十文過路費,也是情願。南山新筍,只要到了長安,便是大賣,這一進一出,每年都是多賺的。」

道理很簡單,讓武士彟豁然開朗,不過,這不重要了。

反正,他也要從荊州任上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