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么做(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60 字 2020-12-24

至於「王學匠師」,指的就是學習王孝通一脈應用數學的初級工程師或者說初級技工。這些人已經能夠繪制圖紙,並且按照「王學」標尺來建造常用工具。王孝通老爺子之所以在石城鋼鐵廠遲遲不退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工教學,能夠快地給滄州提供優秀的船工和帆船建造師。

然而這些人才,在朝廷是比較尷尬的,至少他們絕對拿不到主導權,更別說人事權。即便是張德在軍器監時期,他也只是可以拿佐官名額去交易,更底層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就是說了別人也當沒聽到。

「朝廷可以等。」

張德當然比誰都清楚朝廷對「王學」的遲鈍,不像商賈,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也沒有搞明白為什么高買低賣走南闖北就賺了這個錢,但是他們能很快地反應過來什么能夠迅賺錢或者加強賺錢效率。

凡是反應不過來的商人,當然已經被淘汰了。

「等?」

「如今『王學』子弟,赤子之心也好,社中薪水供奉豐厚也罷,總計是沒那么容易專門跑去工部諸司下面任勞任怨做牛做馬。但是,朝廷只要等到時機成熟,比如『王學』子弟愈多,社中競爭激烈,總有遠走之人。此時,若朝廷拿出官位委任呢。」

當官,終歸是最要緊的。

當了官,什么資源什么權力什么地位都有了。這不是普通豪門子弟組成的會社下屬匠人可以比擬的。

甚至可以這么說,朝廷只要能狠心,要多少想要翻身的匠人都會有。

但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朝廷想要這些人才,勢必會讓「忠義社」一方減少人才,當然未來可能人才大增,就沒了這個危害,可是終究會讓「忠義社」減少收益。於是最直接的利益分配問題,「忠義社」中勛貴極多,尤其是貞觀新貴,多的驚人。

這些家族,怎么可能眼睜睜地割自己的肉,去喂飽皇帝呢?

第一代新貴或許會同意,比如尉遲恭,比如李思摩,比如程知節……

但如果換成了尉遲環、李毅、程處弼……這就是兩回事情。

「朝廷不會的。」

李奉誡搖搖頭,覺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李奉誡會這樣直截了當地下結論,那是因為,於朝廷中的士大夫而言,哪怕是馬周那樣的寒門,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馬周至少是屬於「門」。寒門,也是有門第的。

但是,讓黔泥腿子讀了點書,學了點知識,就堂而皇之地和諸公一起上下班,一起山呼萬歲,太難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王侯將相原本有好多「種」。

「所以,這就是為兄准備接下溫老兒這一擊捧殺的緣故。」

張德笑了笑,看著李奉誡,「為兄要保證,朝廷不會這么做。」

言罷,拿起酒杯,看著一臉呆滯的李奉誡,啪的一下,酒杯碰出來些許酒水,張德一飲而盡。(未完待續。)

第八十四章不會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