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巧了(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69 字 2020-12-24

冉氏想要蘇絲想要棉花想要麻料想要金餅子銀元,可更想要在荊襄的水道上,站穩腳跟。

冉氏不是那些成天在長安遛狗斗雞的二世祖,也談不上什么落拓復興,冉氏對問題思考起來很直接。

家族要擴張,同時又契合了大皇帝陛下的雄圖霸業,那么順便撈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梁豐縣男這個人,他思路廣啊。

你說你一個江陰來的帝國四好青年,怎么就讓小弟走狗們跑來荊襄大干一場呢?

老張當然很想跟冉氏上下說一句:我也不是謙虛……

可惜沒這個機會,上回雙方交流,沒談攏,冉氏的胃口不小。

在嶺南,馮盎和他的屬官們形成了一個集團,雖然也有中央扔進去的惡狗摻沙子,但總體上來說,馮盎在嶺南的基本盤,能保證李世民只要活著,就不會散。

而靠著這個,馮盎除了和別的大地主一樣靠土地吃糧食之外,更是直接壟斷了經濟作物的出口。

這個經濟作物就是甘蔗,而手工業的加工半成品,就是灰糖。出口的對象也很簡單粗暴,就是中央核心地區的豪門世家。

沒辦法,此時的嶺南地區,除了珠江口,其余地區經濟活動基本上是和中央沒什么瓜葛的。一年上的稅才幾斤米糧?

同樣的情況,冉仁才難道不想做第二個馮盎?況且冉仁才所在的地方,還能有優勢的蜀錦。

甘蔗最北能種到淮水,但蜀錦能在亂七八糟的地方都有產出嗎?

知道冉仁才胃口大,但張德不能肯定冉仁才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光一個蜀錦轉運賣之權,老張還是有把握拿下的。

但顯然冉仁才和他的分歧點不是這么個玩意兒,冉仁才並不是很想讓華潤體系的牲口們介入到接下來的西南經略。

而西南經略,是平滅吐谷渾的支線劇情。但總體來說,它是包含在對吐谷渾的戰後處理中的。

只要讓慕容氏垮台,吐谷渾成為大唐的一份子之後,朝廷禮部和吏部就要開始撰寫公文。

不管是不是羈縻州,都得有這么一個人出現在檔案中。

誰誰誰是縣令,誰誰誰是刺史,誰誰誰又是什么校尉,你是孟獲還是奧特曼都不重要。重要事的,得有人,而且明面上對朝廷要溫良恭謙讓。遇見大皇帝立馬趴下是起碼的,逢年過節給皇帝上個書進個表,讓老鄉捎帶一點朝貢的貢品,也是禮尚往來的正常交際。

但問題來了,像華潤系這種權二代牲口多如狗的合法組織,當然是想要吸收一些西南地區的有活力社會團體頭目進來啊。

西南的山貨也很緊俏啊,一張花豹皮子扔洛陽能賣出一千貫!

老張的小伙伴們是這樣想的,很美好,無可厚非。

但是巧了,冉仁才也是這樣想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