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88 字 2020-12-24

李淳風掏出了一張李董的空白聖旨,然後道,「君上持『太昊天子』所賜之『帝誥』,則得我大唐庇佑。中原聖天子之偉力,君上拭目以待!」

不幾日,勃律王閻達封「黃冠子」道長為護國大法師,代「太昊天子」視察勃律之民情。

又過幾日,勃律護國大法師李淳風表示得「太昊天子」旨意,分勃律三十六方法主,拱衛「帝誥」。

原本閻達作為勃律大王,一聽媽的居然敢隨便分老子的地盤,你這是想要吞並我大勃律吧?結果仔細一看,喲呵,三十六方「法主」居然都要拱衛「帝誥」?誰是「帝誥」?老子就是「帝誥」!

換句話來說,閻達當時就領會了李淳風的精神,他勃律國主,乃是「太昊天子」的勃律代言人啊。

分三十六方「法主」一事,生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大家哄搶名額,大貴族和大寺廟都竭力表明自己絕對絕對的忠心耿耿,一定會為大唐帝國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另外一個極端是大家強烈反對,獨立於勃律直接統治之外的部族領袖和有些名望很高的僧侶,都表示這是亡國之道。

這真的是亡國之道嗎?

閻達到底也是做過一國之主的人,他深思熟慮過,有了「唐朝神仙」的這一套,他只要能保證「帝誥」一直是他家,那就完全沒問題。三十六方「法主」的控制,遠比一堆地方軍閥和人渣要容易的多。

三十六方「法主」之下,又控制著治下之民,此等「治民」原本隨時可能被那些地方軍頭給擄走,但有了這個框框,想要再行權力,得到「太昊天子」旨意的「法主」們也不會答應。

而為了拉攏中下級官僚、小有產者、商人、軍人,「唐朝神仙」根據旨意,賦予了他們高於「治民」的政治經濟權力,讓他們做「治民」的頭領,也就是「治頭」。在現行的框架下,勃律國中,非「治頭」不可出仕,唯「治頭」方可從軍……

但是,「治民」們不屬於最低階層,他們也同樣擁有高於「妖魅幽鬼」之人的地位,他們甚至可以在戰爭中,獲得「妖魅幽鬼」之人的人身權。

那么,誰是「妖魅幽鬼」之人,而誰又來定下這個標准呢?

「君上,今有信度河旁莫迪部,不尊君上,不敬『帝誥』,可興正義之士討伐。其部之民愚昧,誠乃『妖魅幽鬼』之民,今世不可脫,唯有日月勞作贖罪。來世可令爾等為『治民』,倘使崇敬『太昊天子』,或可嘉獎彼等為『治頭』、『法主』。」

閻達一聽,頓時感動:「天子何等寬宏也。」

七月,勃律有莫迪部輕慢「太昊天子」,勃律王閻達怒,兵討之,旋滅而歸,獲牛羊三萬,「鬼民」萬余。莫迪部余眾,南逃健陀羅、烏仗那,乃絕之。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且末,程處弼本來就琢磨著牛鼻子道士去勃律肯定就是隨便搞搞,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道士玩的這么大。

「都尉,勃律來信。」

氣喘吁吁的旅帥將信箋送上,程處弼展開一看,嘴里的羊肉就掉在了桌子上,他呆若木雞地拍桌子罵道,「入娘的,李淳風這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