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26 字 2020-12-24

但是,他們不好好地禍害鄉里,居然想要破壞他張操之的官帽,實在是忍無可忍!

作為一條權限狗,老張怎么可能不利用手中的權限呢?於是熊氏和朱氏,就被張德踢出了「沔州財群」。

我是群主我最屌!

「汊川以東,倒是可以一試,秋收之後,入冬前可以完工。」

李德勝顯然早有准備,此事是討論過的,在隋朝就有施工方案,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實施。

實際上對楚地的開,一直在緩慢但有效地進行,只是沒有過像張德這種有目的有計劃的大型開。

作為工部水部司的小官僚,如果是寒門出身,那不必多說,沒什么戲唱。但李德勝除開丹陽郡公家公子的身份,當年在北地坑了范陽盧氏一事,他絕對讓不少朝中官僚記得他。

盡管事實上來說,他是給皇帝釣魚執法背黑鍋,但這不妨礙他在新貴集團中,名聲還是有的。

加上張操之在側,老李只要不掏出意大利炮而是意大利面,工部老大段綸,不介意給張德和李客師一個面子,而且很有可能還要低調地拍一下老板李世民的馬屁。

「舊時漢陰以北,小別山對岸,你可知估算有田畝多少?倘若沼澤平抑下去。」張德突然面帶微笑,給李德勝倒了一杯茶,省得他吃冰激凌吃壞肚子。

「多少?」

「一百三十萬畝,漢水南北加起來,大概是這么多。」

江漢平原是個好地方啊,可惜這年頭還沒開出來。

「窮你我之力,大約是有生之年看不到的。」

「愚公移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老張哈哈一笑,「總不能甚么事,你我都全部包了吧?」

「漢水以北就不要想了,待明年升了官,倒是可以一試。」

「給你個汊川縣令做不做?」

「先看看今年種麥,能產幾何再說。」

這年頭,小麥畝產感人,北地最好的片區,平均也就兩石。二十斤麥種下去,收個一百來斤就是老天保佑。像賈氏那樣挑揀實驗田,弄出四石五石六石這種事情,也就是給朝廷吹牛逼用的。

真實情況就是小麥產量低下,而且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所以賈氏一直在推廣套種,就是為了保證能夠豐年有余的同時,還能扛得住災年。

不過和西域地區比起來,河北河東的產量,那也是高產中的高產。

勃律王閻達就因為這件事情,跟「護國法師」打聽了一下唐朝的小麥畝產,不打聽還好,一打聽,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淚眼婆娑的勃律國主拉著「黃冠子」真人的手,一邊哭一邊叫:「小王慚愧啊,若依唐制,勃律國中麥產,一畝能得六十斤,已是豐厚;若有百斤,堪稱祥瑞,可以為霸業之基啊。」

「……」

「唐朝神仙」這時候就郁悶了,他有點後悔跟勃律王扯農業展綱要這種事情。不是說提了不好,而是專業不對口,容易露陷啊。

想到這里,李道長眼珠子一轉,一副悲天憫人狀:「貧道聽聞北天竺物產豐厚,敢問君上,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