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兩事徐王(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27 字 2020-12-24

蕭二公子投的那一鋪,是「東風」船隊東行,然後繞東瀛一周,順溜南下,再從琉球或者海州上岸。鯨群的游動路線相對固定,只要耐得住寂寞,船隊一次出去只針對鯨群,不對島嶼土著進行劫掠,也能一本萬利。

而且如今幽冀一帶多食鯨魚肉,像石城鋼鐵廠,因為工作模式不同,基本上要保證工人頓頓有肉,否則就無法維持高強度的重體力活。僅此一項,就讓石城鋼鐵廠附近的肉價堪比長安東城洛陽北城。

可是三地的消費人群卻是大不一樣,石城鋼鐵廠主力消費人群是工人,那些脫了賤籍的奴工,為了更快改頭換面,需要時常地和漢人聯絡感情,酒肉是萬萬不能少的。而長安洛陽,肉食者依然還是達官貴人為主力,平民中雖然消費能力也日漸增長,卻比例相對較少,無法保證天天都能吃肉,即便是便宜的豬肉,非華潤體系所產的豬肉,味道實在是難以下咽。

李元禮能那么爽快同意李元嘉的建議,一起上書把崔弘道留下來,繼續在新的徐王治下做事,自然不會那么無聊。

此時的徐州,還不是後世的徐州。此時的徐州地理位置,大部分地區深入到了後世的皖北和豫南,屬於正宗的中原富庶之地。

這里有大量的人口,別人不清楚,崔弘道卻很清楚,因為寬松的人口統計環境,加上當年對山東士族的妥協,徐州本地的隱戶數量,說和在籍人口一比一也不為過。任山、丁公山一帶,獵戶、石匠、燒炭工等數量,在武德年就有六七千,兵災凶殘,此地有山有水,土地也肥沃,可以說但凡亡命之徒,沒有不往這里流竄。

再一個,徐州北部地勢平緩,是個大平原,在後世它是微山湖,因黃河決堤而形成,但此時此刻,就是個大糧倉。滕縣到沛縣這廣大的一塊,平均畝產能有兩石半,泗水不威,達到三石也是有的。

煤鹽鐵銅糧,什么都不缺,水力資源又極為豐富,可以說只要狠得下心,李元禮不說一夜暴富,兩年內能在諸王中嗓門大,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只是這一切,靠他李元禮是不可能的,必須有徐州坐地戶,更必須有華潤號和忠義社。

前者就是崔弘道,後者就是張德。

「這個崔弘道,是清河崔氏徐州房?」

長安城中,進行最後裝修的太極宮正在安裝大塊的平板玻璃,和以往的宮殿不一樣,采光非常的好,並不需要內部點多少燈。視察了一遍富麗堂皇的宮殿,李董頗有興致地和大舅哥聊天。

這陣子長孫無忌一直在躲著宰輔們,生怕被逮住了吊起來打,終於等到房玄齡和杜如晦帶著一票干臣弄了個「產本」出來,老陰貨才有出來冒頭。

「是,不過聽說和武城那邊,頗有分歧。」

「嗯。」

李董眼睛一亮,點點頭道,「兩事徐王,也是一樁美談嘛。」

「陛下所言甚是。」

老陰貨不著痕跡地拍了個馬屁,心中暗道:這崔弘道,時運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