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24 字 2020-12-24

「借我幾個臨漳山書院的人,我在竟陵也准備開個學堂,總得有個教化功績。不如一魚兩吃,給朝廷一個交代,給自己一個方便。那些窮酸措大,不是只會仗劍砍人,就是只會念詩作賦,有個屁用。實務經濟,方能於此時立足。上行下效,皇帝有所好,當今天下么,必定跟從如風。」

這個判斷很精准,眼下貴族圈確實就是如此,隨著大唐的地位越來越趨近於漢朝,使得李董的歷史地位,肯定不低。拍馬屁蔚然成風,雖然還沒有影響到中書門下運作,宰輔們也至多在形式上拍馬屁,但長此以往,驕狂的皇帝怎可能滿足這個層次。

因為中原缺銅,所以稅錢數量前幾年相當的少,只有兩百萬貫左右,但隨著某些銅礦的提前挖掘,以及對外貿易的暴漲,有意無意的,如東瀛兩個銅山,開采出來的銅,幾乎全部通過實物貿易,流入進了唐朝。

這還不包括單道真有針對性的掠奪,這些掠奪來的銅錠,最後在登萊轉一圈,又以賦的形式,進入唐朝財政中。

然後政府將這些銅錠熔融重鑄,又變成了開元通寶,再度行。

這才有了不算實物稅,光稅錢相較於武德年和貞觀五年之前,直接暴漲十幾倍,達到並過兩千萬貫。

盡管實際上因為政策空子,少收了大量的稅賦,比如甘蔗田繳納的是豆賦,比如榷場交易沒有抽市稅,比如大河工坊處在懷遠郡王的封地而不必向朝廷繳稅……林林總總加起來,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目。

只是因為民部官員們力有不逮,也只能讓李皇帝看著眼熱,卻只能通過非法手段來勒索利潤。

「你可有章程?」

「任內章程總歸有的。」老李將牙簽一扔,「做了個三年章程,三年內要做的事情我都算過了,上任後就照著三年章程來做,其余的不管。」

你聽說過五年計劃嗎?

老張想了想,跟老李道:「我看,你不如找個可靠寒門,再做個錢庄。」

看著張德意味深長的眼神,老李心說這可以啊,沒規定政府不能問民間借貸啊,漢朝就有這事兒,老子便宜別人,不如便宜自己啊。

套路,都是套路。

隔了幾日,照著老李的三年展計劃,竟陵縣的政治生態,徹底成了糞坑一樣,坐地戶們原本理解不了意大利面有什么好吃的,於是紛紛跑去吳王的都督府告刁狀,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吳王直接怒了:媽的意大利面都不吃,那就去吃意大利炮!

要知道,李德勝前往竟陵縣赴任,那是吳王作為都督親自護送的,坐地戶們居然敢來告狀,這是不給他面子。

不僅僅是不給他面子,傳到京城,那還得了?他可是舉薦了丹陽郡公的這個兒子,這要是剛上任就鬧出「同事關系不和睦」,他不是得被人放在爸爸案桌上婊?尤其是李泰這個還沒有就藩的魏王,他巴不得踩著諸王腦袋,直接將那個剛剛回到東宮的太子殿下嚇尿。

流浪快一年才回家的暖男太子有沒有嚇尿不知道,但竟陵縣的官場,瞬間就尿了。李德勝的治下,除「縣尉」,全部清洗一空,換上來什么人,吳王李恪扔給老李一張表格:兄弟你自己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