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10 字 2020-12-24

「還請史公教我。」

「自長安洛陽之間聯通達之後,關洛除富有畝產者,日子皆不如長安洛陽兩京坊內之民。」史大忠是願意提攜康德的,畢竟,有淵源在,別人也不會因為史大忠不承認,就以為康德不是史大忠的人。

內宦雖然地位低下,沒什么言權,但誰知道有沒有翻身的一天?

史大忠也想過了,反正他也不亂走,但總要有人幫他徒子徒孫們撐腰,這個人,地位低了不行,地位高了不會搭理他,想來想去,還是地位拔高到陪都的洛陽有靠譜的人。

他主子砸了錢翻修洛陽宮,難道就是為了好看?為了讓洛陽宮冷冷清清跑耗子?洛陽宮宮監康德,早晚都要,時間問題。

「早年,家有二百五十畝地,積年有余,不說頓頓錦衣玉食,但要糜子吃到不想吃,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也不對?」

「是。」

「可如今呢?就說金城坊,多是反正投靠大唐的胡人。這些胡人用度,皆要在長安城中采買。如今一個胡人校尉,家中馬夫,想要吃糜子,掏錢買就是了。長安的糧食不夠吃,洛陽的糧食也不夠吃嗎?長安人只要掏錢,洛陽人就趕著馬車,把糧食販到金城坊,販到西市。」

「史公是說,如今兩京百姓,最不濟者也能飽腹,反倒是那些有產農家,糧食賣不上去,日子倒是不如城中尋常人家。」

「歸根究底,還是因為快。以往長安洛陽之地,便是官道,又如何?馬車可以慢個三五日,人可以三五日餓著肚子做事嗎?貞觀二年糧價那么高,為什么?不就是因為外面的糧食不能快點入京嗎?」

「現在糧價和貞觀二年差不多,可為什么長安洛陽兩地,都覺得糧價低呢?」

「錢多了啊。」

史大忠有些無奈,這個康德,只能說守成可以,想要進取,可能性不大。

「朝廷為什么當初認賬了梁豐縣男購地修路一事,後來又加錢贖買?期間諸事更是不足為外人道,不過老夫可以告訴你一事,當年,若非梁豐縣男有可能尚公主,只怕當時再有人拱火,梁豐縣男就要問罪。」

康德一驚,不過現在梁豐縣男不但沒事,還是沔州長史,顯然有驚無險。

見康德旋即平復,史大忠倒是又滿意地點點頭:「如今么,中國既想修路,又不想修路,你明白?」

此刻說的中國,卻是指太極宮……康德點點頭,道:「有利有弊。」

「是啊,有利有弊,所以,洛陽現在又要新修道路南下至淮水。陛下少不得要問對你這個洛陽坐地戶,到時候,如何回答,你可有章程?」

「這……」

商人並不比地主先進,但有了合適的交通條件,不管是馬車、帆船、弛道、軌道還是其它什么,他們就突然先進了。地主沒有主動把糧食運動千里之外的個人意願,但商人計算了成本營收之後,他們就有這樣的意願。

資源調動的多寡,在這一剎那,就分出了勝負,而各自體系中的下層,又逐漸拉開了差距。

幫工一定比農民賺得多,同樣是在這一剎那,幫工的勇氣底氣就越了農民,盡管還是在那一剎那,他們開始成為一個「無產者」。

普通人感覺不到這種變化,但是作為一個大帝國,貞觀君臣以及大量的儲備精英干才們,能夠從數據和現實變化中,找到其中的軌跡。

這是那樣的觸手可及,又是那樣的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