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聯系(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785 字 2020-12-24

「大兄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眼睛放光的薛氏三郎搓著手,「大兄你可知道那日咱們大勝柳營隊,賺頭最大的一筆是甚么?」

「二成票賬,還有甚么?」

「不不不,是21號竹盔,一頂南山制竹盔,不過十文錢。可大兄可知賣了幾何?」

「多少?」

「散貨兩萬多。」

「那才兩百貫。」

「可兩市鋪面及洛陽咸陽諸地貨商,卻是包了長單,只要21號還能跑,這『飛毛腿』就是個搖錢樹,咱們琢磨幾個花頭,又能賺上一筆。」

「你還沒說多少。」

「二十萬。」

「多少?」

「二十萬。」

「嘶……」

兩千貫,雖然單獨拿出來是不多,可這只是因為一個人,於是就賣了一樣東西,就賺了兩千貫。

要是多來幾樣呢?

「而且大兄,我看了,灞水那館場,大頭也不是票賬。」薛三郎目光灼灼,「這東宮也著實有些能人,柳營隊那地界,多是賣咸香豆子的。不拘是松子、阿月渾子、板栗……多是咸口。這也就罷了,除此之外,光酸梅湯,就賣了一萬多大筒。止這些吃喝,就有一千多貫進賬。」

舔著嘴唇的薛三郎更是道:「再有柳營隊皆著綠袍,光綠頭巾就賣出去六七千。一條頭巾才值當幾何?可上面印著柳營二字,它便是能賣二十文!」

「這一個月要是有三五場要緊大賽,豈不是大賺?」

「可不是?當初我等還覺得東宮修那場館是個榆木腦袋,如今看來,這本事全在場外,不在場內。大兄,咱們也不消多去琢磨,照著柳營隊來就是。」

「好,咱們在合計合計,明日召來弟兄,早作決斷。」

柳營隊雖然輸給了霸王隊,但威風不減,城東擁躉多是想著下一回卷土重來,殺的霸王隊四面楚歌。

而此時作為詹事府令史的侯朔侯七郎,正在春明樓和幾個山東商人吃酒。

「柳營隊去洛陽打幾場,這票賬如何分,崔氏一切交由侯令史做主。倘使洛陽百姓還算歡喜,這柳營隊在洛陽的館場,就交由崔氏來建,如何?」

「無妨。」

侯朔點點頭,抬起酒杯飲了一爵,「這幾日某察覺市井之間不禁短袖薄衫,正要制上一批,天熱總能賣出去。」

「禮不下庶人,短袖短褲乃至披左衽刺面紋身,都無不可。令史可是要將這短袖薄衫交由武城來做?」

「裁剪有些不同,用料也有些不同。」

「尋常人家,有個麻衣就不錯了。」

「某要棉布。麻布也要,但棉布要多。」

「這……令史,去年棉花存料,多是兩京包銷,唯長安東城洛陽北城能用。若是市井用了棉布,怕是引起朱紫之家禁穿庶民之服。」

「他們能穿幾件?便是你們崔氏,主家再貴,一年能穿幾身衣裳?由他們去。」

說罷,侯朔更是道,「你們若是耳目靈光,也應該知道滄州前年就開始穿短袖免衫,更有工坊織工減了頭,防止長卷入織機。莫非就因『身體膚受之父母』,這便要擔著頭破血流的風險,去做工賺錢?既然『禮不下庶人』,又何必糾結,在商言商,只管增收,哪管貴賤。」

「令史說的是,貴人用的銅錢,倒也不比庶民用的銅錢要值錢。」

「若是今年怕棉種不夠,某也能幫忙。」

這句話一出,清河崔氏的走狗們眼睛一亮:「令史當真?」

「難道太子和張沔州交情莫逆這件事情,某也會隨便亂說的?」

「雖有所耳聞,聽說張沔州還曾救過儲君一回,以免儲君墜馬之危,不過……『忠義社』素來行事獨到,棉花種多少如何種,都是彼輩一言而決。」

「噢?那只能說,爾等還不夠誠心誠意罷了。」

說著,侯七笑的意味深長,手中卻多了一枚被把玩的華潤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