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697 字 2020-12-24

崔珏也是想不明白,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人,可還是人手不足呢?要知道像沔州治下,她親眼所見本地人口增加之迅,新生兒連續兩年遠同等下州。只是她以為沔州和別處州縣至少在生兒育女上是一樣的,哪里想到,這里鼓勵生育的方式,著實大為不同。

「人手哪有足夠的時候。」張德將手中的筆放下,倒也難得和這個女郎說起政事民事,「炎漢時天下丁口最高約六千萬,便是如此,於當下諸業,亦遠遠不足。如徐州吧,明月你也熟悉一些。」

崔珏給他倒了一杯茶,張德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今年不論西域,只以千里石塘諸國及南天竺獅子國,生絲缺額……明月你猜有多少?」

「十萬匹?」

眨眨眼的崔珏沒這個概念,隨口說道。

「一百二十萬匹。」

「一……」

半晌,崔珏都沒說出話來。

「徐州老式織機,三工一機,大戶應該是五百張。就是你徐州房。」

說到這個,崔珏臉色一紅,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這就是一千五百工人。」張德看著窗棱外的青竹,「便是此種,就是有一千五百人不操持田產。而徐州又有多少織戶呢?徐州如此,楚州泗州又如何?常州蘇州又如何?」

「總不能無窮無盡吧。」

「雖不能說無窮無盡,不過如今天下絹布產出,連五百萬匹都沒有,說來又有甚么意思?你要知道,天下不是只有大唐一國,外邦不拘大小,並非如大唐一般四季分明。中原一年三服,如交州嶺南,一年不過二服。千里石塘之南,更是一年到頭,不過是一件薄衫罷了。除非是無禮部落,否則,只要知禮有制度,如何窮困,也需中原絲綢。」

「可如此一來,種地的人少了,豈不是要餓肚子?」

張德笑了笑,問道:「明月沒見過八牛犁吧?」

崔珏點點頭。

「中原、關中、江南、遼東……若用八牛犁,原先若用十個農人,如此只需兩人。剩下八個人,坐著等吃就是。」

「天下哪有坐著等吃的道理。」

「所以嘍,與其坐著等吃,不若再尋些活計來做。比如開個碾米作坊,比如養上幾頭牛,比如把家中米糧販賣出去……再比如,去做個織工,一天最高工錢可以拿到一貫也未可知啊。」

簡單的道理串起來,崔珏瞬間就明了,突然道:「莫非阿郎十年前就在布置此等偉業?」

「……」

還好沒喝茶,不然得嗆死。

老張沖崔珏眨眨眼:「娘子怎么這般說,我何曾有甚偉業。」

「可是……」

「沒甚可是的,去換身衣裳,咱們去臨漳山。」

「噢,好。」

目送崔娘子那窈窕身姿消失在門簾處,老張才長長地吐了口氣:「偉業,偉業個鳥蛋啊。」

小霸王學習機遙遙無期,臨死之前能不能看到通用型蒸汽機車都兩說呢。

老張其實覺得自己的時間有點不夠用,教書、育人、編撰教材、辦公、施政、泡妞、撩妹、帶孩子……

到了臨漳山,就見坦叔帶著張滄在教書院的學生舞劍。木劍竹劍一板一眼,毫無美感可言,不過卻整齊劃一,倒是頗有氣勢。

宅院中安平正在安排人手布置新的玻璃蒸餾器,專用制備香精的房間也劃了出來,蕭姝一半興奮一半好奇地幫忙,忙的腳不沾地,倒是和以往大不一樣。

「姐姐這是甚么?」

「冷凝管。」

安平正說著,卻見門口來了兩人,瞥了一眼,便道:「舅父托人來問我,說是今年河南棉花能得種子幾何。」

「甚么時候的事情?」

「有幾日了。」

「河南河北的棉種,你不是知道么?」

「清河崔氏要擴產。」

「他們要恁多棉花作甚?」

「辦養濟院,逃稅。」

「……」

老張突然一個激靈,覺得這里面有鬼,清河崔氏也要辦養濟院?啥意思?給李承乾那暖男搖旗吶喊?跟李二對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