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沔風(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362 字 2020-12-24

「正是正是,這倭女唱的就是。」

「少待,我停當車馬,這便來!」

關西鼓鼓,就是三弦。秦人修長城時就開始玩弄的樂器,雖然不入流,卻勝在制作便利,倒是和胡琴們一起傳播的極廣。

此刻在茶肆里頭,有個竹篾做的屏風,能透過些許身影。眼里好的,便能看見是個極為嬌小的女子,正跪坐在篾席上彈撥著三弦。南方入春依然陰冷的厲害,正月一過,北方有煤爐用的人家,就要開始逐漸比南方人家好受。

茶肆中也燒了煤爐,只是煙氣卻有些大,雖然也是用了不差的煤餅煤球,卻因為潮濕,聞著略有不適。

又不敢不通風,通風卻又一絲絲陰冷風兒鑽進來,讓那些靠外坐的男人直跺腳,如何也不肯撤了手中溫熱的茶湯。

這不知是長樂公主還是鄒國公「所作」的詩余,最是受巴蜀荊襄的人們歡喜,多情的女子仿著苗女獠人,唱著「驀然回」,於篝火堆前,挨個做著「那人」。沔州的長史府,連「結婚」也越地不同起來……

「倭女子的關西鼓鼓操的好。」

王君子從懷里摸了十個錢,丁玲當啷一聲響,又一口氣飲了最後一點熱湯,這才把草帽往腦袋上一扣,脖頸上的布巾向上一提,遮住了口鼻,掀開半垂的草簾,出門去了。

「郎君好走……」

三弦驟停,倭女在屏風後依然用帶著荊襄調調的洛下音,提高了聲音,算是大聲地送了一下王君子。

王君子笑了笑,將車馬調撥,爬上去之後,坐在四輪馬車的車廂頂上,啪的一聲抽動了鞭子,布巾下嘴巴一張,蓋住了那倭女的聲音:「墩兒——」

得得得得……

載著棉布的四輪馬車,徑直朝著朱雀街去了,不遠處,漢陽城的城牆,郝然可見。

越是迫近城門,越是能瞧見兩邊的田畝,多是壟溝此起彼伏,新修的灌溉渠約莫二尺深,多有柳樹插著作為間隔,向來是前兩年插的,如今成了低矮的小小柳樹叢,成了不知誰家的田畝分界。

再往遠處看去,就見那些田越的寬敞連綿,只是在高低處,有個碩大的糧倉,還有牛羊在欄,不時地出牲口的叫聲。黃灰的草垛似那塔樓,一個隔著一個,下方還有手持短矛的「民團」,雖然不如府兵那般銳利殺氣,卻也壯碩結實,再看膚色,大約也是農家子,亦或是在作坊里廝混棍打過的。

王君子最喜歡和這些「民團」的人做生意,雖然量小,但卻不必費口舌,這些「民團」里的人,出手不算闊綽,卻是「線劃線」,從不賒賬。最要緊的,偶有他州要「剿匪」,為了省錢,會從沔州借「民團」充數,一年下來,倒是有七八十畝地仿佛的進賬。

「進城的不進?」

「進!進!太尉,這外頭新蓋的是客舍還是驛館?」

王君子交了錢,指著城外的一所龐大屋舍,問道。

那門卒瞄了一眼,有些厭惡地說道:「甚么客舍驛館,茅廁!分公母的茅廁,一氣能進六十人!大唐第一茅廁!」

「吔?怎地茅廁也蓋的這般大?」

王君子眨巴著眼睛,一臉的不可思議,不過他卻知道,那地界,原先也是「夜香」集聚之所,本就有個糞坑的。如今漢陽縣的驛卒,這一城的屎尿,也是要管上一鋪,且也成了買賣,倒是比前年賺的還要多些。

「怕又是個營生,莫非是賣給農戶的?」

小聲地嘟囔著,王君子這般猜想著,然後趕著馬車,前往市監登記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