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092 字 2020-12-24

有個三十來歲的漢子,留著美髯,目光顯露著激動。這一片煤場有個礦洞被水淹了,一時半會兒不能出煤,但有了這台機器,按照計算,最多七天,就能把水排干,到時候就能繼續開工。

「郎君,大概也就這般吧?聽說華潤號還有幾個法式,有一款琉璃制的,能在軌道上拖拽車廂。只是有幾家試制了,都不成。」

「張沔州早說過那物事眼下是制不成的,怎么還有人去試?」

「萬一成了呢?」

那漢子一愣,點點頭道,「也是,萬一成了,那真是一本萬利。若是成了,我便叫上五服親友,在登萊修一條軌道,順著滄州,直通遼東。一年下來,百萬貫算得了甚么?」

「還有郎君,這『象車』笨重,連桿軸承都容易壞,這幾日試車,到底也是壞了一根軸承,換起來極為麻煩。郎君,要不要在這里建個龍門?」

「嗯……建,建吧。我聽長安那邊有人說過,這款機子法式改改,還能做個車床。今年兵部在春末,定是要采買一批長矛槍柄。我去求求江夏王,看看能不能接下十萬八萬的量。」

「要是成了,那自是大好。建這『象車』,投了太多。前後怕不是有十七八萬貫,要不是有遼河機子成例,只怕淮南人山東人都不跟著試。」

「這法式還是不成的,張沔州瞧不上。只怕他惦記的,還是能在軌道上跑的,聽他學生說起過,若是真有能在軌道上跑的,拉一趟貨,可抵得上咱們富川上的船隊。」

富川上的船隊是小型船隊,不如長江和東海的巨大型船隊,但數量也是相當的可觀。一艘船保底二十石還是有的,一般能有七八艘船,一個船隊,一趟能有一百五十石。

聽上去仿佛不多,但其中的成本和便利性,卻是大大不同。最重要的一點,七八艘船,光在船上的水手幫工,總數量就接近百人。遇上航行不利,雇佣纖夫那又是十五六七八。

再說卸貨,眼下永興縣的碼頭相當的不夠用,沙船靠岸是肯定需要排隊的。如果說不用裝了沙斗的配重式起重機,那么就只能靠人肩挑手提卸貨。一萬斤貨從船上弄到岸上,一個苦工要攤兩千斤,又是五個人工。

如今不比往年,華潤號體系內的工錢是每年都要審核調劑的。跳出這個體系自然也可以,一時半會兒,可能還覺得撿了便宜。但是,跳出這個體系後,信息、技術、人力、渠道等等,就無法共享或者贖買。

整體算下來,還是虧的。

華潤號最大的特別之處,就是當一個外來戶沉浸其中之後,再想脫離,除了自身對華潤號龐大體系的震怖之外,更多的還是利益上的捆綁。

便是江夏王李道宗,有心跟張德保持距離,但最終連河套地區的「鹼蒿子」都離不開,可見一斑。

如今江夏城只要涉及到面粉制成品生意的,皆是江夏王府的產業。

嗤!嗤!嗤……

簡陋活塞出著刺耳的聲音,但是不管礦主還是說礦工,都是咧嘴在那里傻笑。黑黢黢的煤渣混在流水中,流的極遠。

遠處的青山綠水,伴隨著黑白交替的煙霧,逐漸就模糊了起來,仿佛是今年新制宣紙上潑了一層墨,暈染開來,成了一副怪誕的水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