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05 字 2020-12-24

至於沔州長史張德與陪這事兒,當然是不重要了。

宰相跑一個下州視察,這是多大的光榮。

同為荊襄子弟,與有榮焉。

更與有榮焉的是,中央領導同志高度贊賞了荊襄人民大力種棉的勞動熱情,肯定了安6諸州的長遠規劃……

當然,人民群眾不知道的是,長孫無忌同志之所以這么贊賞,完全是因為梳毛機有了改進,毛線內褲有希望不那么刺應人。

給李董的那條毛線內褲,經過幾年如一日的展,總算是有了點進步。

毛線內褲外面,也終於可以套上一條秋褲。雖然質量還是次了些,比如針腳不是那么整齊細密,比如棉布料子還不能做到耐洗耐造。不過反正是穿里面的,領導同志都覺得不錯。

棉紡、毛紡、絲紡、麻紡……一次技術升級,姑且稱之為技術升級,在這年頭,不是勞動力的減少,而是勞動力的增加。原材料加工便利之後,紗錠產量增加,二次加工就需要更多的工場,更多的工場,就是更多的工人。

長孫無忌真正關心的,就在這里。

要想淘到合適的勞力進入紡織業,這不是張德一個人的事情。種棉收棉需要普通勞力,這個問題好解決,但進一步棉加工乃至混棉,培訓一個熟練工,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半。

而哪怕沒有張德的提醒,那些工場主們也現,女工要比男工強,男工唯有童工才能和女工一樣能在並線、細紗等等機器面前呆得住。性別差異在利潤面前,被很快放大。

僅僅靠新羅婢、倭女的輸入,已經遠遠不夠。

張德在沔州圍圩造田、興修水庫、改造梯田等等讓獠人下山的政策,放在以前,絕對是成果斐然,度極快。可對於人工短缺的工場主來說,遠遠不夠。絲紡還好,原始的織機,對男工女工要求不大,但只要用上水力機械,效率極大提高,性別差異又再度釋放出來。

眼下的紡織品利潤,使得大開眼界的荊襄土豪,都拿出錢和土地來投資。可合格的工人,大部分都集中在沔州,少部分在鄂州的江夏,這就出現了有錢有土地卻無人可用的尷尬情況。

周圍州縣,大部分勞力,還是被束縛在了土地上。

長孫無忌要做的,就是讓那些土地上的女人,走進工場,六個月後,可以手腳熟練地並線,眼明手快地織布。

「京中對於沔州,還是很看好的。」長孫無忌對張德說罷,又道出了實情,「沔州若是無利可圖,也不便對諸州下手。待老夫回京,便讓人鼓吹沔州新風,外朝自會響應,到時便可以『效仿沔州,讓利於民』為借口,圈地趕人。」

「還需提防幽州故事。」

「『羊吃人』何如『棉吃人』,再者,又不是真要改稻為棉。皇帝要裁撤封建,自要有些讓利,中樞許地方一個包稅包賦。猶如汊川縣衙作保,夏糧秋糧,有大戶承擔便是。」

其中門道太多,長孫無忌也不和張德一一解釋,老張也清楚其中的復雜。只是倒霉的,大約又是那些農民,搞不好牽扯進來的,不僅僅是安6諸州,連鄂州等地都要中招。

到時候,朝廷用行政命令,動民夫去修水庫,去圍圩造田,去修梯田,男人累的半死,一轉眼,女人跑去做工,這才是霉上加霉。

而且長孫無忌考察了荊襄諸地,又和張德討論許久,心中也有計較,這漢水長江交匯之地,便是要「多方匯聚」「多點開花」。

當然,用老張的話來解釋,那就是中央領導經過深入考察,決定在荊襄地區建設以漢陽、江夏為核心的經濟中心,帶動雲夢澤地區全面展,跑步進入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