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總督(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129 字 2020-12-24

「別忘了,這個總制府,下設錄事司,興許各錄事司就管幾個州縣,也未可知。總之,如今也不過是摸索前行,時勢變化,須應勢而動。若只是逆來順受,也不過是隨波逐流。」

頓了頓,魏征這才正色道,「老夫能在侍中之位上除職,絕非只是靠著死諫搏名,更何況,老夫從未死諫。」

「多謝阿耶教誨……」

夜深人靜,魏征起夜觀星,良久,想起白天兒子戲言「行中書省」,便道,「荊楚若能繁盛似兩京,亦是膏腴之地,陛下未必會置之不理。少不得真就『行中書省』,直屬而制。」

杜如晦和長孫無忌兩個人,分別都是宰輔,卻又前後出任地方長官。這既讓地方官民感覺震驚,也讓關洛權貴心緒難耐。

一個杜如晦,便牽動數十萬人的變化。一個長孫無忌,光長孫氏背後牽連的權貴,動用的資源,簡直江海之量。

長孫無忌得手之後,立刻和妹妹見了一面,先陳述了沔州的變化及財富增長的年增率。

年增率這個概念,哪怕是此時也不被人所重視,當然王學子弟是重視的,可這種重視,僅僅是數學上的數據上的,卻和現實財富並不搭界。

「兄長所言,莫非漢陽城內小民,其年結,莫非是一年倍增,次年再倍增,如此增益,聞所未聞。」

權貴要想流動資金翻番,不過是靠一張嘴就行,但小民想要翻番,就需要歷經千辛萬苦。

但此時的漢陽城,其展歷程並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至少張德眼中是這樣的。可長孫無忌沒見過,長孫無垢也沒見過。到將來,漢陽城的城市居民還會更富,還會財富持續增長,可能未必是倍增,但增長率肯定還是兩位數,且會持續十數年數十年也不一定。

其關節之處只有一個,不是漢陽城的百姓聰明,也不是他們勤勞,而是他們的戶籍恰好在漢陽城。

天子腳下居行大不易,這是對底層和外來人員而言。但對兩京權貴或者小康之家而言,卻又沒什么痛苦的地方。漢陽城同樣如此,生活成本逐漸提高,但這是對新增的漢陽外來人口而言,這是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必然的展過程。

「漢陽今年新增船塢十座,新式大帆船已經入江試航。待明年,我會同李道宗一起上疏,合並漢陽和江夏,江夏新增船行,可以早早布置。」

「聽聞張德在扶桑隱匿物業,金銀無算,也不知道真假……」

長孫皇後語焉不詳,眼神卻看著兄長。

聽到妹妹的話,長孫無忌嘆了口氣,道:「且勿圖謀,單道真乃是張公謹、程知節、李績力保之人,放外人眼中,乃是單道真自請流放不在中國,倘使長孫氏染指,必有人誹謗皇帝。至於金銀,也的確是豐厚,不過,伯舒傳書入京,言明康居、疏勒有大金礦,『雷翥海』亦有銅銀大礦,如今有伯舒在西域掌控全局,無須在意扶桑財貨。」

「予不過是說說罷了,兄長何必如此……」

長孫無忌卻突然嚴肅道,「我知你欲將麗娘嫁給張德,但是,聽老夫一言,切勿逼迫張德。長孫氏只求傳世富貴,莫要弄計行險,眼下局面,老夫實在是揣摩不透。當初杜克明自請外放,如今想來,堪稱老辣果斷。」

見兄長說的這般嚴肅,長孫皇後面上順從,心中卻是狐疑:兄長前往荊襄一行,必是瞞了事體,也不知是看到了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