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贊(2 / 2)

唐朝工科生 鯊魚禪師 1288 字 2020-12-24

「觀察,此事有些兩可。錄事司那邊,似乎是有人指點,莫要摻合。」

「噢?甚么新法,竟是要放下來看一看的?」

「巨野縣舊事。」

「嗯?!」

張德一愣:「那些個造反的,不是都被剿滅了嗎?今年洪災的時候,洛陽不是斬了一批惡?」

「有侯尚書帶頭,哪能除惡務盡。殘黨分散,如今流竄在各州縣,鼓吹妖言。」

「甚么妖言?」

「有類李南山之論,又雜以荀、屈天理。」

李南山,就是李奉誡除了「涼州儒林郎」的另外一個稱呼。因為最早的新式紙張,就是李奉誡在終南山督造,對知道此事的人來說,李奉誡功德無量。連佛門中人,聽說李奉誡親臨,不拘是高僧大德還是名望禪師,都要出來迎接。

無他,這年頭,佛經的印刷出版需求,絕對是強烈到無以復加。而新式的低成本優質紙張,是讓佛門看到深耕深挖深推的希望。這是建立在佛門擴張中央政府就要「滅佛」的理***治下的判斷,一張宣紙的份量,可比什么達摩祖師一葦渡江的傳說來得給力多了。

「你的意思是說,巨野縣余眾,竟是另外尋了個『謀反』路子?」

以前是被逼得動手,現在是動手不行,改成動嘴。可這個動嘴,和崔珏那種報紙上吹牛逼不同,這是典型的「hat-the-fox-say」。

問題來了,狐狸是怎么叫的呢?

大楚興,陳勝王!

當年,狐狸就是這么叫的。

放以後,這玩意兒姑且可以稱作「革命口號」。

然後加上「苟富貴,勿相忘」,就可以算是「革命綱領」。

至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那更是可以稱作「革命精神」。

荀子和屈子兩個人對老天爺的揣摩,差不多是一腳踩在了君王們的**上。

什么天有多高,誰他媽量的。什么天亮天黑,誰他媽規定的。什么鯀既然不會治水,憑啥又讓他當老大……

忒反動了。

於是屈子就跳了江,大家也只能靠吃「蜜汁淋粽」來紀念他。

不過和荀子比起來,屈子那就屬於「違反公序良俗」的層次。

畢竟,好歹屈子也沒直接大剌剌地說「老天爺過的好不好,關你堯、桀屁事啊」,所以很顯然的,帝王腦子抽了,才會拍著胸脯沖小弟們說:荀子說的對!

當年門房魏大爺沖李董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君和民來比擬,其實也沒敢說這個民其實包括了黔泥腿子。

黑臉老漢是個實誠人,他說的很明白,這個「民」,特么是地方上的豪族,州縣間的世家啊。

這年頭,能把泥腿子黔蒼頭當作「民」的人,基本……不存在的。

也就是老張經過十來年的偷雞摸狗,才算有了點徒子徒孫,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如履薄冰地在小圈子里拿血汗工廠中的工人以及大農庄大庄園中的農民當作「民」。

巨野縣一事,正是貞觀朝乃至以前所有朝代對「民」態度的一個現實寫照。

「亂黨?」

朝廷在洛陽的新法公文中,出現了這么一個詞。

老張頓時覺得這特么簡直是……贊。